新書推薦: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人生法则: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
售價:NT$
347.0

《
政商现形记: 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
售價:NT$
398.0

《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辅导与培训家长用书
》
售價:NT$
539.0

《
萨满文化研究丛书——通古斯人的心智丛(全三册)
》
售價:NT$
1639.0

《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售價:NT$
490.0

《
鲨鱼大图鉴:世界现生536种鲨鱼完全解读
》
售價:NT$
2189.0
|
編輯推薦: |
1.作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旗帜,黄河科技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个到处租房的自学考试辅导班,发展为拥有4个校区、20多个院系、2000多亩校园的示范性民办院校,靠的是什么?
2.作为黄河科技学院的开创者,胡大白多次历经磨难,浴火重生,抓住机遇,敢为天下先,从“平凡的老百姓”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领路人”,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黄河精神,若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必将收获人生的奇迹。
|
內容簡介: |
胡大白,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先河;黄河科技学院,浓缩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历史。本书讲述的是胡大白和她所创办的黄河科技学院的故事。
胡大白的人生原本是平凡的,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咱就是一老百姓”,但上苍给了她磨难,给了她思考,给了她机遇和力量,让她越来越不平凡,直至站上中国民营教育界的高山之巅,并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大潮中勇立潮头。
黄河科技学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个到处租房的自学考试辅导班,发展为拥有3个校区、20多个院系、2000多亩校园的示范民营院校,成功的秘籍是什么?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精神;黄河科技学院的成功,凝结的是黄河精神——“开拓、拼搏、实干、奉献”。
|
關於作者: |
刘标玖,1970年出生于山东莒南,历任司务长、排长、军医、卫生所所长、干事、编辑、参谋、政委等职,上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班、解放军艺术学院中青年作家研修班、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先后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山里的孩子》《行达最前线》《为霞满天》、长篇传记文学《总司令的长征》《书圣王羲之》《吴孟超传》(合著)等。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等。
|
目錄:
|
引言 胡大白与黄河的渊源
第一章 天将降大任
◇在饥饿中成长
◇在病痛中煎熬
◇在“运动”中沉浮
◇差一点精神崩溃
◇峰回路转
◇厄难再次降临
◇浴火重生
第二章 白手起家
◇30元如何起步
◇风起云涌
◇“两个全心全意”
◇冰火两重天
◇贺老师的一句牢骚话
◇一个大胆的想法
◇寻找独立校园
◇寻找组织
第三章 矢志办大学
◇擘画蓝图
◇平生第一醉
◇千方百计筹资金
◇从航海路启航
◇勇夺全国第一
◇好事成双
◇终于有了自己的校园
◇更上一层楼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女儿结婚了
◇走进《东方时空》
第四章 一切为了学生
◇扶困济残
◇以就业为导向
◇竭力改善办学条件
◇更上一层楼
◇再夺全国第一
◇赴美探亲
◇对学生负责任的大学
◇二十年校庆
◇再次赴美
◇爱人患重病
第五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全力以赴
◇从祈望到绝望
◇生死时速
◇最后的告别
◇每天都有心灵交流
◇人大代表是第一职务
◇放眼世界
◇儿子回来了
第六章 着眼未来谋发展
◇迎接**部评估
◇一鸣惊人
◇探索发展之路
◇参与国家教改规划
◇意外受伤
◇选择接班人
第七章 在擘画中前行
◇“慕课”是什么
◇掀起“双创”大潮
◇推动生态文化研究
◇推动创新发展研究
◇推动“势科学”研究
◇推动“双创教育”研究
◇主抓附属医院建设
◇主推管理体制改革
尾语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
◇沉淀而清
◇升华而上
◇融汇四海
◇水韵天籁声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天将降大任
◇在饥饿中成长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1960年的冬天。郑州大学的校园里,草木凋零,寒风瑟瑟。
这天清晨,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干巴巴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发出有气无力的咔嚓声。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短缺,学校和很多单位一样,也实行了“低标准,瓜菜代”,体育课取消了,早操也取消了,师生们为了“减少消耗”,大都不会起得太早。
在校园一隅的操场上,一名女学生正在晨曦中跑步,两条大辫子随着跑动的节奏一摇一摆的,极富青春活力。有几位中老年老师在跑道上散步,走得慢吞吞的,与跑步的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胡大白,跑了几圈了?”一位老师对跑过来的女学生发问。
胡大白满脸是汗,气喘吁吁地答:“还差一圈,5000米。”
“你这孩子,都饿成这样了,还坚持长跑。别跑了,走一圈吧。”
“最后一圈。”
胡大白抬手抹了一把汗,超过了问话的老师,继续往前跑。可是,她的步速明显减慢,步幅也明显减小,两条腿在机械地拖动,显然只是靠着毅力在坚持。那两条大辫子也甩不起来了,只是在她背上轻微摇动,在朝霞中泛着金黄。
这年,胡大白17岁,一个青春绽放的年华。她和同学们一样,有活力,有梦想,并努力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她当时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或者一个文学家,也正因此,她喜欢文艺,喜欢运动,是班里的活跃分子,是中文系学生会的骨干,职务是文体部长。
她不仅喜欢运动,也热爱劳动。不久前,学校组织大学生去挖河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她的干劲可大了。那个工地上的氛围很好,到处红旗招展,标语林立,人声沸腾,几个大喇叭里反复唱着革命歌曲,她被那热火朝天的场面震撼着,也像大家一样,把裤子卷到大腿,甩开膀子拼命干。那时的口号是“革命加拼命,两头见星星”,事实上她也是这么干的,可是,正在长身体的她,不仅又累又饿,还因为工地的湿冷受了凉,没几天就病倒了。病情恢复后,她的内分泌系统又出现了紊乱,闭了经,人明显消瘦,头发很黄。
胡大白又跑完了一圈,这才停下来,与老师一起绕跑道走,边走边做舒缓的整理活动。
“大白,别太累了。饿着肚子跑长跑,对身体并不好。”老师劝她。
胡大白笑了笑:“没事。习惯了。”
“怎么没事?你看你的头发,比以前可是黄了不少。人也明显瘦了。”
“这是挖河累的,跟跑步无关。”
胡大白没作过多解释,她不好意思说自己的生理变化,也不愿提自己作为文体部长的以身作则,更不能跟老师聊跑步的好处之类的话。其实,她也感觉到了身体的透支,但她仍选择了坚持,原因除了她作为文体部长要带好头,更重要的是她把这看作磨砺自己意志品质的机会。体育课上她学到过,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有助于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她觉得,饿着肚子坚持跑步,应该对培养性格、品质和意志更有好处。
胡大白后来回忆说:“我觉得早操应该跑,应该锻炼身体。每天早上,郑大北区就我一个人在跑步,而且还跑5000米。饿归饿,但是坚持跑。不仅坚持跑步,我还坚持用冷水洗漱、洗澡、洗衣服。上大学前,我干什么事全是用冷水,包括洗冷水浴。大学里条件好,有澡堂,我还是坚持冷水浴,用冷水洗衣服。当时不怕吃苦,还有意磨砺意志。”
作为文体部长,胡大白除了每天坚持长跑,每周还要组织一次舞会。前者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后者是她在学生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时,大学里时兴跳交谊舞,我作为文体部长,每个周六都必须组织舞会,几乎雷打不动。”胡大白说。
周六吃完晚饭,食堂就成了胡大白的“战场”。她赶紧招呼同学们布置场地,把食堂的大饭桌拉到边上,把长条的连椅摆在四周,然后打扫卫生。打扫干净后,在房顶扯上拉花,一个简易的“舞场”就布置好了。她还要去招呼乐队,招呼不太积极的同学,到舞会开场时,她已经累得跳不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