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有思政课教学的应用研究,应用价值较为明显;本书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适用的读者范围比较广。
|
內容簡介: |
本书一是阐明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涵与实质,论述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对于增强其教学实效的重要意义;二是阐述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理论、路径与风险,构建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精准思政运行模式。全书分为8个章节,包括精准化与教学精准化的相关概述、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涵与实质、实现精准化是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人工智能概述及其教育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理论逻辑、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技术理路、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践路径以及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风险规避。
|
關於作者: |
操菊华,法学博士,系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湖北省伦理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省级教育教学项目3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共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系省级金课《加油中国》团队成员;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精准化与教学精准化的相关概述(1)
第一节精准化的内涵与提出背景(2)
第二节精准化的理论依托(5)
第三节教学精准化的研究综述(9)
第四节教学精准化的发展趋向(25)
第二章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涵与实质(33)
第一节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研究综述(34)
第二节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涵(47)
第三节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质(51)
第三章实现精准化是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诉求(61)
第一节思政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62)
第二节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重要意义(83)
第四章人工智能概述及其教育应用(91)
第一节人工智能的缘起(92)
第二节人工智能研究的总体概况(97)
第三节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04)
第五章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理论逻辑(115)
第一节把握学生是促进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基础(116)
第二节内容创新是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核心(127)
第三节良好环境是驱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条件(140)
第四节科学评价是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保障(153)
第六章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技术理路(163)
第一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精准把握学生的技术理路(165)
第二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的技术理路(170)
第三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环境优化的技术理路(175)
第四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科学评价的技术理路(180)
第七章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践路径(186)
第一节以人工智能多模态分析为思政课教学精准画像赋能(187)
第二节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思政课教学精准供给赋能(194)
第三节以人工智能场景为思政课教学精准引领赋能(201)
第四节以人工智能人机协同为思政课教学精准评价赋能(210)
第八章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多重审视(214)
第一节辩证把握思政课教学中算法的“利”与“弊”(215)
第二节辩证把握思政课教学对象的“实”与“虚”(223)
第三节辩证把握思政课教学要素的“主”与“辅”(232)
附录A关于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238)
附录B关于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现状的教师访谈方案(243)
附录C对其中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访谈材料(245)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3)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一体化推进思政课创新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表明,对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目前,围绕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这一主题,学界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而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1VSZ121)资助成果《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研究》是这些研究中一部较为引人注目的有诸多创新性见解的著作。从研究意义看,本书的研究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质。在理论方面,一是拓展了思政课的研究视域。本书从思政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作用的视域,探讨思政课在新时空境遇的运行图景。本书并没有从一般层面泛泛研究两者的关系,而是聚焦精准化这一具体问题开展细化研究,这有助于研究视域的拓展与深化。二是丰富了思政课的研究内容。把握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中介以及教学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是思政课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学界围绕“精准思政”主题形成一批研究成果,本书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提出以精准把握教学客体诉求为基础、教学主体精准供给教学内容为核心、精准构建教学场景为条件、精准评价教学效果的理论逻辑,呈现出思政课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的新图景。三是探析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之道。本书认为,人工智能为思政课教学精准化赋能的逻辑在于,人工智能以技术嵌入的方式为思政课的矛盾运动提供强劲动力,驱动其内部要素精准对接、高效协同,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这为推动思政课传统教学优势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学术思考方向。在实践方面,一是探索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升针对性、实效性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书将实现精准化理解为解决这一现实难题的突破口,探索以人工智能赋能精准化的路径,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二是构建了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新模式。本书将人工智能引入思政课,探索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思政课教学全要素与全过程,通过技术赋能,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画像、精准供给、精准引领与精准评价,构建人工智能为依托的精准思政运行模式。同时也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产业融合、提高教学效能做出探索,为推动人工智能拓展应用领域、为产业赋能提供了新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