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NT$
454.0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NT$
352.0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
咖啡烘焙师:CCR数据化咖啡烘焙实战
》
售價:NT$
347.0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內容簡介: |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特性及其抑制技术》*先简要阐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组成及工作原理、热失控原理及相关安全标准,然后详尽阐述三种滥用方式(电滥用、热滥用、机械滥用)下电池的热失控行为特性及影响规律,明晰电池老化对其性能及热失控的影响,分析电池组热失控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后介绍降温、阻隔、灭火等热失控抑制技术,并进行总结展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特性及其抑制技术》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及其防护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影响因素及其防护技术。
|
目錄:
|
目录前言第1章绪论11.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及应用11.2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1.3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原理41.4锂离子电池相关安全标准41.5本章小结6参考文献6第2章电滥用诱发电池热失控92.1实验装置与方法92.1.1实验对象92.1.2实验装置112.1.3实验方法172.2锂离子电池循环过充热行为特性272.2.1循环过充电池热行为272.2.2循环过充电池结构变化特征312.2.3循环过充电池库仑效率变化特性332.3不同环境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动态过充及热失控362.3.1开放环境下电池的动态过充362.3.2绝热环境下电池的动态过充382.3.3电池热失控的临界条件分析412.4高倍率充电条件下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因素422.4.1电池数量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432.4.2连接方式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462.4.3接出点位置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492.4.4电池间距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522.5高倍率放电条件下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因素562.5.1电池数量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562.5.2连接方式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582.5.3接出/接入点位置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602.5.4电池间距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622.6高倍率循环充放电差异性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642.6.1高倍率循环充放电电池组差异性分析642.6.2差异性对电池组热失控的影响672.7本章小结67参考文献69第3章热滥用诱发电池热失控713.1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713.1.1实验装置及实验对象713.1.2实验方法及方案763.2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833.2.1不同电量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变化特性833.2.2不同电量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行为特性843.3不同热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危险特性903.3.1保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温度变化特性903.3.2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危险特性933.3.3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热失控行为特性1023.3.4高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热释放1053.4本章小结107参考文献108第4章机械滥用诱发电池热失控1114.1实验装置与方法1114.1.1实验对象1114.1.2实验装置1124.1.3实验方案1174.2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1204.2.1平面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过程1214.2.2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特征参数1234.2.3均匀机械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火焰特征1264.2.4均匀机械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残骸1274.3横向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1304.3.1横向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1304.3.2横向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特征参数1334.3.3横向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火焰特征1364.3.4横向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残骸1364.4圆柱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1394.4.1圆柱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1394.4.2圆柱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特征参数1424.4.3圆柱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火焰特征1444.4.4圆柱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残骸1464.5球头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1484.5.1球头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1484.5.2球头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特征参数1504.5.3球头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火焰特征1534.5.4球头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电池热失控残骸1554.6非均匀挤压热滥用联合下热失控残骸特征参数1574.7本章小结157参考文献159第5章电池老化对其性能及热失控的影响1625.1实验装置与方法1625.1.1实验对象1625.1.2实验装置1635.1.3实验方案1675.1.4实验方法1715.2高低温老化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1725.2.1高低温老化对电池容量的影响1725.2.2高低温老化后电池容量增量分析1765.2.3高低温老化对电池内阻的影响1815.3高低温老化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影响研究1855.3.1热失控特征温度1855.3.2高低温老化对热失控特征温度的影响1875.3.3高低温老化后电池热失控反应动力学分析1925.4高低温老化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变化研究1955.4.1电池正极材料的变化1955.4.2电池负极材料的变化2015.4.3电池隔膜的变化2085.5本章小结214参考文献215第6章电池热失控传播特性及影响因素2176.1实验装置及材料2176.1.1实验装置2176.1.2实验材料2226.2电池组热失控传播过程特性2236.2.1现象特征2236.2.2温度变化特性2256.2.3电压变化特性2276.2.4电阻变化特性2306.3不同约束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特性2316.3.1不同约束部位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2316.3.2不同开口面积盖板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2326.3.3约束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的影响2346.4不同环境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特性2376.4.1不同约束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特性2376.4.2不同气体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特性2396.4.3不同大气压力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蔓延过程特性2456.5电池间距对热失控传播的影响2486.5.1开敞空间下热失控传播间距2486.5.2封闭空间下热失控传播间距2556.5.3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2586.6连接方式对热失控传播的影响2616.6.1串并联单*使用2616.6.2串并联组合使用2616.7电池排列方式对热失控传播的影响2636.7.1水平方向不同排列方式2636.7.2垂直方向不同排列方式2636.8荷电状态对热失控传播的影响2656.9本章小结274参考文献276第7章锂离子电池热管理、阻隔及灭火技术2787.1相变材料热管理2787.1.1相变材料分级热管理两级危险温度节点的判定方法2787.1.2两级相变材料制备工艺2787.1.3相变材料的装载方式及热管理效果2807.1.4相变材料的用量估算2827.2热失控阻隔技术2837.2.1锂离子电池组排布方式热失控研究2847.2.2多孔材料及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2867.2.3多孔材料细水雾协同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2907.2.4FMEA方法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效果的分级2927.3细水雾灭火技术2947.3.1纯水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火2947.3.2单一添加剂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火2987.3.3复合添加剂细水雾最佳浓度实验及结果3027.3.4低导电性添加剂细水雾抑制锂离子电池火3057.4液氮灭火技术3147.4.1开敞及受限空间中液氮喷淋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研究3147.4.2液氮抑制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的研究3177.5本章小结322参考文献323第8章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安全防护技术展望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