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NT$
398.0

《
爱因斯坦学习法
》
售價:NT$
281.0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NT$
602.0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NT$
367.0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过去遗留下的遗产出现了越来越趋同,甚至濒危现象。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由联合国主导,自20世纪中期以降,“保护人类遗产事业”在全球兴起;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各类遗产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深入、扩大。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遗产进行全新的研究。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遗产与语境、类型与案例,从理论的角度和案例的实证进行阐释和分析。
|
關於作者: |
彭兆荣,江西泰和人,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原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人类学系主任,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曾到法国尼斯大学人类学系,法国国家科学院“华南及印支半岛人类学研究中心”学习和研究,法国巴黎大学(十大)客座教授,巴黎大学(索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人类学系高级访问教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福建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仪式、博物馆等,出版专著30多部(含合著),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
|
目錄:
|
导言
第一部分 遗产与语境
第一章 以“民族—国家”的名义
第二章 遗产政治学:表述与被表述
第三章 公共财产与家园遗产
第四章 民俗与遗产
第五章 口述传统:作为叙事方式的遗产
第六章 作为身体实践的人类遗产
第七章 作为物的民族志标识:交换
第八章 “礼”之物与物之“无礼”
第九章 博物馆的人类学研究
第十章 遗产研究的“原真性”与“操作性”
第十一章 城市遗产的范式
第十二章 现代遗产与旅游时代
第十三章 田野调查与遗产研究方法整合
第二部分 类型与案例
第十四章 人与生物圈:文化—自然共处
第十五章 美国:国家公园的起源与变迁
第十六章 法国:遗产的历史形貌
第十七章 澳大利亚:凸显原住民遗产
第十八章 日本:文化财
第十九章 传家宝:中国遗产的原型
第二十章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第二十一章 镇江:运河遗产
第二十二章 哈尼梯田:农业遗业
第二十三章 客家土楼:建筑中的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