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地球的故事

書城自編碼: 398206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美]房龙,著 张白桦,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85436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NT$ 653.0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NT$ 352.0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NT$ 305.0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NT$ 352.0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NT$ 347.0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NT$ 2540.0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NT$ 403.0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0
《《文心雕龙》研究》
+

NT$ 352
《二手时间(阿列克谢耶维奇文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转型之作 聚焦》
+

NT$ 286
《我在北京送快递》
+

NT$ 305
《挣脱:一个律师的女性辩护记录》
+

NT$ 305
《阿来游记(当代大家阿来的游记精华集)》
+

NT$ 254
《长征日记》
內容簡介:
《地球的故事》是著名科普作家房龙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本通俗读物,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是从我们居住的世界——地球开始,细细讲述四季、气候与山川湖海,将世界各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古人怎么认识到地球是圆的?新大陆是如何被发现的?每个国家和民族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房龙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地理故事,普及地理知识,译文
准确简洁,通俗流畅,富有趣味,有助于唤起青少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關於作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裔美国作家、通俗历史学家、人文学者。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创作了《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宽容》《圣经的故事》《与世界伟人谈心》等通俗读物,也有政论、寓言、科普歌曲、儿童读物和旅游指南作品等。房龙的作品大多畅销,其代表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
目錄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地球上的人类
第二章 地理学的定义
第三章 地球的特点
第四章 地图:山高水长
第五章 地球上的四季
第六章 大陆:在水一方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
第八章 希腊: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
第九章 意大利:海陆两栖占地利
第十章 西班牙:亚洲与非洲的战场
第十一章 法国:一应俱全
第十二章 德国:蜗行牛步
第十三章 荷兰:沼泽变泽国
第十四章 英国:岛小人稠
第十五章 俄罗斯:费亚非欧
第十六章 亚洲的发现
第十七章 亚洲与世界
第十八章 中亚高原
第十九章 西亚高原
第二十章 阿拉伯:无所适从
第二十一章 印度:天人合一
第二十二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二十四章 澳大利亚:天之养子
第二十五章 非洲大陆:莫衷一是
第二十六章 美洲大陆:天之骄子
第二十七章 新大陆
內容試閱
很久以来,人们对这个定义深信不疑: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暗色物体,悬于宇宙之中。就让我们从这个定义谈起吧。
地球不是“球体”,也不是球形的,而是与圆球体最接近的、两极略平的“椭球体”。怎么找“两极”呢?你拿一根织毛衣的针穿过一个苹果或者橘子的中心,把它竖在自己面前,针穿出的地方便是“两极”啦。地球的两极,一个在深海之渊(北极),另一个在高山之巅(南极)。
也许你物理老师实验室里的一个装置就可以给你展示,一粒微尘自转的时候,两极也自然变扁。问问你的老师就行,省得你亲自跑到子午圈去量了。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行星。“行星”这个词是从希腊人那里继承来的。希腊人观察到(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观察到),有些星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行,有些星星却纹丝不动。所以,他们把前者称为“行星”或者“流浪星”,把后者称为“恒星”。因为没有望远镜,他们无法跟踪到它们的运行情况。至于“星星”一词,我们无法考证它的词源,不过可能跟梵文的一个词根有关,而这个词根又跟动词“点缀”有关。倘若真的是这样,那星星就是“点缀”整个太空的小火苗,这个描述太美丽、太贴切了。
地球围着太阳转,从太阳那里汲取光和热。鉴于太阳的体积是太阳系内全部行星体积总和的700多倍,太阳表面的温度也高达6000℃左右,所以,地球向邻居借用这么一点舒适,完全不必感到不安,毕竟这么点光和热,对太阳而言完全微不足道。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一小块平坦干燥的碟状陆地,周围被汪洋大海团团围绕,像小孩子手中断了线的气球似的高悬天际。少数更开明的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是首批敢于违逆教士的教义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斩钉截铁地认定该理论有误。经过几个世纪艰难而执着的思考,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地球并非纹丝不动地悬在空中,确切地说,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反,它围绕着一个比它的体积大得多的星球——就是那个被唤作太阳的星球在宇宙间漂流,飞行的速度还挺快。
与此同时,这些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还指出,其余那些以所谓“纹丝不动的星星”作为背景,好像是围绕着我们旋转发光的小星体,其实它们也是行星,是我们的伙伴,也是太阳母亲的孩子,也遵循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法则,譬如固定的作息时间,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万一出现偏差,便会毁于一旦,等等。
在罗马帝国濒临覆灭的200年间,知识分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假说,视其为无须辩驳、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在5世纪初,教会的势力日益强大,再宣传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那可就性命难保了。可是我们对他们不必苛责,因为基督教最早的皈依者大多出身于鲜有机会接触新学说的阶层。不仅如此,他们还坚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届时耶稣即将为了他的子民重返受难地,对人的善恶做出末日审判。所有的人都将亲证耶稣在荣光中的回归。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这样推理没有错。这样一来(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地球必然是扁的。否则耶稣就得现两次身了,一次去西半球,一次去东半球。这样荒谬绝伦、亵渎神灵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可是,接下来的千年间,尽管教会坚持传播地平说,古希腊的观点仍没有被完全抛弃,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部分基督徒都被迫接受了这个概念: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是圆的。到了15世纪末,支持这个古希腊理论的证据确凿,再不容辩驳了。地圆说是基于以下观察得出的结论:
第一,我们靠近一座高山和一艘大船时,最先注意到的是山顶和桅杆的头,靠得更近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其余部分。
第二,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周围的风景似乎都是圆形的。因此,我们的眼睛看大海也好,看一块陆地也罢,都是平行移动的。我们乘热气球脱离地面升空或者站在塔尖上的时候,圆形就扩大了。假如地球是鸡蛋形的,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一个大椭圆的中心;假如地球是正方形或者三角形的,地平线也应该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
第三,发生月偏食的时候,映在月亮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而只有圆形的物体才能映出圆形的影子。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