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img.megbook.hk/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27/9787111777861.jpg)
《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
》
售價:NT$
254.0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售價:NT$
301.0

《
弱关系创富
》
售價:NT$
296.0

《
日本的财政危机:摆脱危机的体制机制变革努力,1975~2000
》
售價:NT$
949.0

《
如何去爱:我们终将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告别争吵与内耗,用爱的能力守护亲密关系)
》
售價:NT$
347.0

《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售價:NT$
245.0

《
清宫与皇家生活
》
售價:NT$
403.0

《
结构化的政治:比较分析中的历史制度主义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历史资料,尽可能全面地审视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源与流,同时在民族心理和文化接受心态的层面考察表现主义及新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与转化流变,从而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某种理论启示。
|
關於作者: |
徐沛君,1971年出生于江苏铜山,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长期致力于美术历史及理论研究,出版著作多部。现工作于中国美术馆,为该馆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导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合作导师。治学的同时坚持文学插图创作,作品刊载于《民族文学》《读者》《人民文学》等知名文艺期刊。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概念、特征、渊源与演进
第一节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渊源及其演进
第二章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实践
第一节20 世纪20 年代中国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译介
第二节20 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时的文化环境
第三节20 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初中国对表现主义思潮的译介与阐发
第四节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中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实践
第三章20 世纪80 年代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的传播、阐扬与中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实践
第一节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再度引入
第二节20 世纪80 年代国内表现主义的绘画实践与理论探讨
第三节新表现主义的导入与初步实践
第四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的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绘画
第一节20 世纪90 年代表现主义的绘画实践
第二节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继续发展
余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主要译名对照表
|
內容試閱:
|
中国美术馆建馆6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指出“中国美术馆有力见证了新中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典藏精品、展览展示、公共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守正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征程上,中国美术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艺术精品、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
2021 年,中国美术馆成立中国美术馆创作与评论指导委员会,并特别策划推出“中国美术馆创作与研究丛书”,旨在为美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搭建一座长久稳固的桥梁,推动中国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业已出版的《中国美术馆人话馆藏》,讲述馆藏经典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受到美术界和出版界好评,出版一年后即再版。《中国美术馆人作品集》《中国美术馆展览设计选编》等则是中国美术馆各方面创作成果的集中体现。丛书还收录馆内外专家专著多种,涉及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评论、美术馆研究等领域。
“中国美术馆创作与研究丛书”记录着中国美术馆与美术馆事业发展的足迹,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美术馆同广大美术工作者、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合作,与读者分享最新的美术创作与研究感悟,建立更加密切的艺术交流和互动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