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NT$
398.0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內容簡介: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纲要》提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巴蜀故事,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明确以重庆主城和成都双核为驱动,打造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本书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部署,认为推动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又是培育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全书系统阐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理论基础,立足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现实基础,分析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优势条件和主要挑战,借鉴国内外文旅极核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总体思路和路径选择,为中国跨区域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特别是极核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样本。
|
關於作者: |
尹宏,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文化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参编学术论著10余部。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城市问题》《宏观经济管理》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多篇决策咨询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李春艳,成都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和参与编撰学术论著近10部,获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近10项,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余梦秋,成都市社科联学会学术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近10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农村经济》《理论与改革》《开放导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目錄:
|
绪论第一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研究综述 一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二 极核城市与文旅极核城市研究综述 三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研究综述第二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建设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一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相关概念界定 二 中国主要文化旅游走廊规划建设实践 三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宏观背景第三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总体概况 一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资源禀赋 二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业发展 三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域文旅协同第四章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二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业融合度的时空分异 三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产业融合的空间演进 四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旅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优势条件 一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重大意义 二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比较优势 三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保障条件第六章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文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二 文旅区域带动力有待增强 三 科技赋能创新力有待激发 四 文旅市场活力有待恢复 五 公共服务支撑力有待夯实第七章 国内外文旅极核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 国内文旅极核城市的建设经验 二 国外文旅极核城市的建设经验 三 国内外经验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建设的启示第八章 成都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核城市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 一 成都建设巴蜀文旅走廊极核城市的总体思路 二 成都建设巴蜀文旅走廊极核城市的路径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