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学工程发展战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
售價:NT$
2540.0

《
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导 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及康复
》
售價:NT$
230.0

《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
》
售價:NT$
1474.0

《
遇见清朝
》
售價:NT$
653.0

《
中药监管科学
》
售價:NT$
2030.0

《
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洲际公铁联运物流运行体系
》
售價:NT$
347.0

《
佛教与晚唐诗(修订本)
》
售價:NT$
255.0

《
食品中真菌毒素与健康影响
》
售價:NT$
704.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统介绍了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代谢特点、多种相关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母羊产后羔羊的饲喂技术,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全面地了解母羊产前产后的生理机能、消化代谢的变化,以及适宜的改善措施,从而提高母羊的生产性能,提高羊场经济效益。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介绍了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代谢特点、多种相关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母羊产后羔羊的饲喂技术。重点介绍了营养性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调控,以及对羔羊的营养调控。本书能使读者系统全面地了解母羊产前产后的生理机能、消化代谢的变化,以及适宜的营养改善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母羊的生产性能。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书可作为羊生产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
1.1 羊生产概况 1
1.1.1 国外羊生产的情况 1
1.1.2 国内羊生产的情况 5
1.2 我国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8
1.2.1 日粮搭配不合理 8
1.2.2 羊场日常管理技术欠缺 9
1.2.3 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完善 10
1.2.4 母羊的培育和管理不足 11
1.2.5 肉羊产业体系建设滞后 11
1.3 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繁殖效率的措施 12
1.3.1 主要影响因素 12
1.3.2 提高繁殖效率的措施 16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代谢特点 23
2.1 母羊的生理特性 23
2.1.1 生物学特性 23
2.1.2 消化生理 24
2.1.3 生殖生理 25
2.2 母羊的代谢变化 25
2.2.1 能量代谢平衡 25
2.2.2 免疫功能变化 26
2.2.3 激素变化 28
2.2.4 消化代谢 30
2.3 母羊的营养调控 31
2.3.1 营养变化特点 31
2.3.2 干物质采食及能量需要 32
2.3.3 妊娠后期日粮能量需要及调控 33
2.3.4 日粮蛋白质水平 34
2.3.5 矿物元素的需求 35
2.3.6 营养平衡的评估体系及监控 35
2.3.7 常用的饲料添加剂 37
2.3.8 母羊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39
2.4 母羊健康的影响因素 49
2.4.1 糖脂代谢紊乱 49
2.4.2 胰岛素抵抗 50
2.4.3 氧化应激 52
2.4.4 免疫抑制 53
2.5 母羊产前产后营养不平衡 54
2.5.1 饲料中脂肪不平衡 55
2.5.2 饲料中蛋白质不平衡 55
2.5.3 饲料中钙(Ca)、磷(P)比例失调 56
2.5.4 饲料中维生素缺乏 57
参考文献 58
第3章 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调控研究 66
3.1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66
3.1.1 过瘤胃蛋氨酸在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羊的应用研究 66
3.1.2 日粮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对妊娠后期母羊的影响 75
3.1.3 过瘤胃烟酸在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羊的应用研究 82
3.1.4 母羊短期优饲的应用研究 89
3.2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95
3.2.1 复合消化酶在产前和产后母羊的应用研究 95
3.2.2 姜黄素对妊娠母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03
3.2.3 大蒜素对妊娠母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11
参考文献 119
第4章 母羊产后羔羊的营养调控研究 130
4.1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过瘤胃蛋氨酸在羔羊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130
4.2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复合消化酶在羔羊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136
参考文献 142
|
內容試閱:
|
畜牧业是全球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羊业作为畜牧业的一部分,在提供肉类、乳制品和羊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羊肉和羊奶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国内外都非常关注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重视羊肉的生产,提高羊肉的产量。全球范围内的羊肉产量每年接近900万吨,而发展中国家的羊肉产量位居榜首。中国养羊业在生产和效益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规模养殖比重和养殖生产效率也持续提高。在市场方面,种羊、商品羊和羊肉的价格走势均表现强劲,符合季节性消费增长模式。在消费方面,随着肉类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渠道的多样化,羊肉消费质与量都有所提升。不过,我国在养羊生产中也存在较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日粮搭配不合理、羊场日常管理技术欠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不完善、母羊的培育和管理不足等。
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养羊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对羊肉产品的需要。羊肉生产,尤其羔羊肉的生产,需要有大量的羔羊用于育肥。这就要求在养羊生产中提高母羊的繁殖能力,增加羔羊的产出数量,推动高品质羊肉的生产。
母羊的生产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环境、遗传和管理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营养被认为是影响母羊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母羊在初情期、性成熟、妊娠、分娩、泌乳等过程中伴随着多种不同激素水平的变化,生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性机能和繁殖机能也随之变化。伴随这些激素水平和生殖、生理水平的变化,机体的消化代谢、能量平衡、免疫功能均出现显著改变。在这些特殊阶段,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通常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母羊能量、蛋白、钙磷等摄入不足。
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调控对于维持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妊娠和哺乳期间,母羊需要额外的营养来支持胎儿的发育和维持乳汁的分泌。如果这个阶段的营养不足,可能会导致妊娠失败、胎儿发育不良、母羊生产性能下降以及哺乳期乳汁分泌不足等问题。因此,对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进行调控,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不仅对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也对新生幼崽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母羊营养调控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营养素的配比、饲料种类和饲喂方法等。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母羊的生产性能,而且提高了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精确地确定母羊的营养需求、如何优化饲料配方以及如何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等。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调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讲,研究可以揭示营养与母羊生殖生理和乳汁分泌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探讨动物生殖生理和营养代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实践角度,通过对母羊产前产后营养需求的精确调控,可以提高母羊的生产性能,增加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提高幼崽的存活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母羊的利用年限和繁殖效率。此外,合理的营养调控还可以提高羊肉和羊奶的品质和产量,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安全和健康食品的需求,同时对促进羊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饲料添加剂是常用的营养调控剂,具有很好的饲喂效果,并具有多方面的功效。营养性添加剂主要用于补充或平衡必需的营养,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等。非营养性添加剂能增进机体健康,促使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或参与消化和神经调控,提高饲料及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等。另外,目前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等添加剂也被广泛用于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增强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此外,动物体内是一个稳态系统,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复合型的添加剂更容易发挥其效果,甚至达到1 1>2的效果。不同添加剂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可促进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著者结合近年主持的横向课题和科研项目,对母羊在产前产后应用多种饲料添加剂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饲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从不同的方面影响母羊的代谢机能,改善母羊的生殖和生产性能。课题和项目内容主要包括过瘤胃蛋氨酸、复合消化酶、姜黄素、大蒜素、过瘤胃葡萄糖和过瘤胃烟酸对妊娠后期和泌乳母羊的应用研究,也包括部分添加剂对羔羊的影响。
本书共4章,包括绪论、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代谢特点、母羊产前产后的营养调控研究和母羊产后羔羊的营养调控研究,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陈勇撰写第2章、第3章,甄莉撰写第1章、第4章。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将来修订再版。
著者
2023年12月于大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