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五维管理:管理入门九堂课
》
售價:NT$
449.0

《
剑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马利亚研究
》
售價:NT$
398.0

《
大家艺述 园林的意境
》
售價:NT$
551.0

《
你的叛逆少年
》
售價:NT$
454.0

《
草木有灵
》
售價:NT$
1367.0

《
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18世纪欧洲的权力博弈(王权与革命交织的时代,哈布斯堡家族四位权势女性的治国、磨难与沉浮)
》
售價:NT$
653.0

《
首发经济:重塑商业生态与消费未来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 除了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神经官能症也能转化成巨大的创作动力!
★ 揭开东西方文艺巨擘们光芒之下的隐秘暗面,21篇不一样的名人传!屈原的浪漫主义、凡·高的后印象主义、卡夫卡的荒诞主义、蒙克的表现主义、张爱玲的苍凉派、太宰治的无赖派、萨德的性虐派、伍尔夫的意识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性,斯特林堡的鬼怪风……神经症如何成就了这些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这些文艺怪杰如何与重度神经症抗争、和解、共生和超越?这对于普通人和患精神障碍群体有什么启示?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医师、“600号画廊”联合创办人陈智民,深度透视精神障碍与创造力的复杂关系谱,对天才和疯子去妖魔化和去浪漫化,还原本质的人性。带你找到无序中的秩序,不确定中的确定,冲突背后的诉求,不完美背后的真实,绝望边缘的奇迹!
★ 23幅铜版彩插呈现梵高、蒙克、徐渭孤独、疯狂又灿烂的生命爆发点!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名誉理事长王祖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肖世富等鼎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疯狂天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文艺创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文艺大师们更是人类精神高贵性的象征。然而,历史上有一群特殊的大师,他们童年不幸、穷困、颠沛、酗酒、疯癫,浪荡出格或者遗世独立。他们深受精神障碍的折磨,如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等,他们的生命和作品都是在痛苦和救赎之中双向拉扯的产物。
本书聚焦于21位患有精神障碍的中外文艺大师,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凡·高、夏目漱石、伍尔夫、张爱玲等,通过详实的病迹学方法,梳理他们的生平病史、分析精神障碍,然后对照其重要作品内容和风格,深入探究精神障碍与创作的关系。一章至第七章按照病理分类呈现每一位大师的生动个案,探讨不同病种对精神状态和艺术创作表现的影响;第八章总结精神障碍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第九章、第十章介绍本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通过回溯多位中外巨匠的生存和创作演变历程,借助他们细腻而高超的创作技艺,展现精神障碍者独特的创作世界与内心挣扎,揭示精神疾病的多元身心和社会意义,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著作,期望为精神医学研究者、艺术治疗工作者、精神障碍困扰者和心理学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启发,以及消减公众对于精神障碍的恐惧和病耻。
|
關於作者: |
陈智民,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在读医学博士。著有《电影中的精神病学》《文艺大师与精神障碍》等。
研究方向为病迹学/精神病传记学。硕士和博士课题均为对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文艺名人进行精神病理分析,研究其精神障碍与文艺创作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涉猎精神病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领域,如精神病学电影研究、精神障碍者绘画研究和相关思想史议题。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和英文SCI论文数篇,在研局级课题“艺术创造力与精神障碍关系的质性研究”。参与创办和运营“600号画廊”,定期举办与精神健康相关的艺术展。
|
目錄:
|
前言
1 文艺大师与精神分裂症
003 荷尔德林
023 斯特林堡
038 芥川龙之介
2 文艺大师与双相障碍
061 屈原
083 夏目漱石
103 凡·高
146 伍尔夫
170 普拉斯
3 文艺大师与焦虑障碍、进食障碍
193 蒙克
210 卡夫卡
233 卡伦·卡朋特
4 文艺大师与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245 菲茨杰拉德
257 金斯堡
5 文艺大师与人格障碍
271 张爱玲
298 萧红
316 太宰治
6 文艺大师与性心理障碍
343 萨德
354 三岛由纪夫
7 文艺大师与器质性精神障碍
373 尼采
390 徐渭
409 陀思妥耶夫斯基
8 精神障碍与文艺创作的关系
432 精神障碍对文艺创作的有益影响
438 精神障碍对文艺创作的有害影响
443 文艺创作对精神状况的有益影响
447 文艺创作对精神状况的有害影响
452 共同影响精神状况和文艺创作的因素
454 精神状况和文艺创作共同导致的结果
455 精神状况和文艺创作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
458 精神状况和文艺创作的复杂相互作用
——“汉堡”模型
460 讨论
9 精神病理传记学的方法
468 传统传记学的局限性
470 症状获取的来源和级别
472 文学主体和历史主体的区分
473 症状判断的技法和经验
478 个案研究的步骤
481 “症状—年表”呈现法
483 创作案例论证法
10 精神病理传记学的方法学和哲学立场
487 学科的性质
491 诊断问题
495 伦理考虑
496 精神障碍和文艺创作在相互作用中的不同概念
501 以创作案例来研究因果关系
502 研究复杂人文现象时量性方法的缺陷
505 两种价值取向
508 研究意义
511 附录:超越主义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