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因斯坦学习法
》
售價:NT$
281.0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NT$
602.0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NT$
367.0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347.0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随着社会济的发展,网络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城镇空间格局的新范式,从网络的角度研究不同地域尺度之间的社会济联系和网络特征,对于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湖北省365个乡镇为例,首先对空间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点要素和线要行了评价分析;其次,本书提出与空间可达性相结合的辐射模型对各个尺度的空间联系强行模拟预测,基于此构建地级市、县市级和乡镇级的社会济空间网络;再次,本书主要从网络的中心性、聚集特征、社团特征、节点角色等从整体、局部和个体三个层行了网络。本书基于多尺度的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三个不同等级对上述内行横向对比分析,揭示湖北省不同类型空间单元的差异特征,以期为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
目錄:
|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剖析
1.3.1 空间可达性、空间联系、空间相互作用
1.3.2 空间联系与空间网络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1.4.1 城镇体系研究
1.4.2 城镇空间网络研究
1.4.3 空间联系研究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多尺度社会济空间网络研究基础
2.1 城镇规模特征分析方法
2.1.1 位序移动指数
2.1.2 位序—规模法则
2.2 空间格局分析技术
2.2.1 标准差椭圆方法
2.2.2 核密度
2.2.3 空间自相关
2.3 空间可达性分析技术
2.3.1 距离可达性
2.3.2 机会可达性
2.4 空间联系模拟
2.4.1 重力模型
2.4.2 辐射模型
2.5 空间网络分析技术
2.5.1 统计
2.5.2 网络社团划分
2.5.3 节点角色识别
2.6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
2.6.1 研究区域概况
2.6.2 湖北省交通概述
2.6.3 数据来源
2.7 本章小结
3 湖北省社会济空间网络的点、线要素及分布特征
3.1 点要素:多尺度区域空间联系能力测度
3.1.1 地市级空间联系能力测度及结果
3.1.2 县级空间联系能力测度及结果
3.1.3 乡镇级空间联系能力分析
3.2 线要素:多尺度区域空间可达性分析
3.2.1 多尺度区域距离可达性分析
3.2.2 地市级和县级区域机会可达性分析
3.3 多尺度下点、线要素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比较
3.3.1 点、线要素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3.3.2 点、线要素的空间格局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社会济空间网络构建
4.1 空间网络构建技术
4.1.1 空间联系模拟方法
4.1.2 网络构建技术流程
4.2 多尺度区域空间联系测度与比较
4.2.1 基于多方法的区域空间联系结果比较
4.2.2 乡镇级空间联系检验
4.3 地市级空间联系分析与空间网络构建
4.3.1 地市级空间联系分析
4.3.2 地市级空间网络构建
4.4 县级空间联系分析与空间网络构建
4.4.1 县级空间联系分析
4.4.2 县级空间网络构建
4.5 乡镇级空间联系分析与空间网络构建
4.5.1 乡镇级空间联体格局
4.5.2 乡镇级空间联系强度特征
4.5.3 乡镇级空间网络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社会济空间网络分析
5.1 地市级社会济空间网络分析
5.1.1 网络的整体特征
5.1.2 网络的社团特征
5.1.3 网络节点角色识别
5.2 县级社会济空间网络分析
5.2.1 网络的整体特征
5.2.2 网络的社团特征
5.2.3 网络的节点角色识别
5.3 乡镇级社会济空间网络分析
5.3.1 网络的无标度特征
5.3.2 网络的小世界特征
5.3.3 网络的社团特征
5.3.4 网络的节点角色识别
5.4 基于网络视角的城镇体系规划
5.4.1 现有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及评述
5.4.2 基于网络视角的城镇体系规划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
6.1.1 社会济空间网络的点、线要素分析
6.1.2 社会济空间网络构建
6.1.3 社会济空间网络分析
6.2 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