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NT$
545.0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NT$
484.0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
》
售價:NT$
380.0

《
攻金之工:早期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金属艺术
》
售價:NT$
6528.0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NT$
254.0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NT$
806.0

《
心学的诞生
》
售價:NT$
347.0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本书除保留了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简明实用等特点外,还融入了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在内容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和补充,适用范围更宽。全书针对各知识点编有示范性例题,并配有丰富的练习题以及参考解答,以引导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改变常见的面对具体问题难以下手的状况,提升学习效果。
|
內容簡介: |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土木建筑、交通车辆、舰船、化工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并准确评价和预测其性能,是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复合材料的基础。本书系统讲述复合材料力学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内容包括: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分析,层合板的刚度和强度分析,残余应力,弯曲和屈曲,若干强度专题,优化设计,等。本书内容完整精炼,注重基础,难易适中。各知识点配有精选例题,以及丰富的练习题和参考解答,便于教学和自学。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力学、材料、航空航天、土木、船海等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编委。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复合材料力学,材料断裂疲劳,结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进化算法及其应用。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博士点基金,国防973子专题,武钢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
目錄:
|
第1章复合材料概述(1)7.4层合板的屈曲(134)7.5层合梁的分析计算(138)7.6层合板的自由振动(140)习题(144)第8章若干强度专题(146)8.1复合材料与断裂力学(146)8.2各向异性板的线弹性断裂力学(147)8.3层间断裂(152)8.4层间疲劳裂纹扩展(155)8.5层合板的其他破坏形式(157)8.6带圆孔层合板的应力和强度分析(158)8.7缺口的应力断裂准则(162)8.8复合材料的连接(165)习题(167)第9章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168)9.1材料与结构的优化设计(168)9.2夹心梁单元模型(169)9.3面内加载层合板的刚度设计(170)9.4面内加载层合板的最大强度设计(173)9.5层合板弯曲刚度设计(175)9.6最大屈曲强度设计(177)习题(178)第10章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179)10.1有限元法(179)10.2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分析步骤(179)10.3复合材料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析(181)10.4复合材料结构强度分析(182)10.5复合材料结构应力集中问题(185)习题(187)附录A各向异性材料三维弹性理论(188)A.1应力应变关系(188)A.2具有一个弹性对称平面的材料(189)A.3正交各向异性(190)A.4横观各向同性(190)A.5各向同性(191)A.6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192)A.7面外剪切变形(193)附录B部分习题解答(196)参考文献(232)
|
內容試閱:
|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土木建筑、交通车辆、舰船、化工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并准确评价和预测其性能,是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复合材料的基础。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复合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同时兼顾力学性能的试验评价,复合材料结构的数值分析等内容。全书配有较丰富的例题、练习题以及参考解答。第三版增添了振动固有频率计算、缺口的应力断裂准则等内容。本书注重基础,难易适中,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先后被数十所院校选作教材或参考书。适合用作普通高等学校力学及相关理工科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取本书的配套课件。张晓生博士承担了第10章的数值计算工作,第7章有关固有频率及弯曲变形的数值计算工作由胡洪平博士和李俊祥博士协助完成。本书先后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的立项资助,以及航空航天学院的出版资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支持。在多年的复合材料力学教学经历中,许多学生或读者给作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若干国内外有关复合材料或复合材料力学的文献。在此一并致谢。陈建桥2024年6月于武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