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北朝隋唐史论集
》
售價:NT$
1270.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NT$
1273.0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NT$
306.0

《
大国谍影
》
售價:NT$
449.0

《
制造消费者
》
售價:NT$
230.0

《
精简写作:博报堂演讲撰稿人教你写出好文章(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NT$
305.0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以学生集体行为为视角的学生运动研究专著
|
內容簡介: |
学生运动乃是中国近代史之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历史发展的惯性冲击力相对较强。《抗战胜利后北平地区学生运动行为研究(1945-1949)》首次尝试以学生集体行为的视角研究学生运动,强调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突出对具体的、实在的行动进行分析。《抗战胜利后北平地区学生运动行为研究(1945-1949)》讨论了学生运动存在的多种面向,诸如运动主题、对象、口号、要求的变换,理性与非理性现象,暴力的使用及特点,参与者意愿的复杂性,以及运动中的“搭便车”情况等,展现了学生作为中国近代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即使是学生运动发育的成熟阶段,也仍然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
關於作者: |
刘一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科研工作,侧重于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城乡关系变迁,以及变革社会中社会动员模式、基层权力结构和公众行为方式的变动的研究。有《村庄内外》(合著)、《新中国成立前夕临清事件之历史真实与认识导向》、《“五四”运动中的学生群体行为分析》等论著发表。
|
目錄:
|
绪言
一、 时代、地位及其产生原因
二、 既有研究特点及问题
三、 目的、范围和材料说明
第一章新变动下之面向:民主、爱国及自身利益
一、 胜利之后的紧张
二、 民主精神的传承
三、 甄审与反甄审
四、 民族主义情绪之宣泄
五、 在剧烈震荡中徘徊
第二章发展的新契机:抗暴运动
一、 运动前的校园氛围
二、 传播、串联与冲突
三、 抗暴示威游行
四、 后续发展之涨落
五、 贞操观、民族主义及情绪
第三章成熟之标志:“五二○”运动
一、 纪念、请愿、抗争、声援之混声
二、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高涨
三、 平息抑或再起
四、 学潮持续之矛盾现象
五、 组织、宣传及策略之运用
第四章风暴潮:在苦闷与焦躁中前进
一、 法令与迫害的边界
二、 四月风暴的冲击
三、 学潮中之历史纪念
四、 民族主义魅力的减退
五、 校园抗争的运动化
第五章别样学生运动行为:“七五”事件
一、 流亡及其困境应对
二、 导火索、抗议对象与行为特点
三、 不同目标的声援
四、 善后中的分化、痞化及回归校园
五、 别样行为特征及学运终结
结语
一、 新政权下之发展趋向
二、 行为特征之归纳
三、 历史惯性及其启示
附录:参考文献要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