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售價:NT$
305.0

《
卡夫卡日记
》
售價:NT$
500.0

《
失衡的50年:不平等的起源和当代美国社会(比《乡下人的悲歌》更深刻,比《压裂的底层》更接近权力的真相!揭示美国精英主义如何破坏美国民主并摧毁美国梦!)
》
售價:NT$
352.0

《
手艺中国(中英)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于永正、管建刚、钱守旺、何捷等8位名师,皆系一线颇具影响力的实践者、研究者。
*8则名师故事,展现他们成为特级教师的历程,为广大教师提供成长范本。
*9篇教学智慧,从教书和育人两方面,剖析一名好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与能力。
*10 经典课例,以“教学实录 点评反思”的形式,双管齐下,提供实实在在的实践指导。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于永正、管建刚、钱守旺、何捷、王文丽、戴银杏、沈百军、柏继明8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故事、教学智慧和实践反思。每位名师单独成章,每章分为三大板块:其一,名师故事,借名师个人故事还原其教学求索的历程;其二,教学智慧,借凝练的文字剖析其教学智慧;其三,教学实践,借名师的教学体悟、经典课例等反映其课堂原貌。基于此,本书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的帮助,为他们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指导和成功案例,为有志于自我成长的教师提供实用技巧和独到策略。
|
關於作者: |
雷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高级编辑,历任《现代教育报》副总编辑、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主编等职;创建由“红仓书院”视频号和“老师吧”“研修苑”“听名师讲课”“走读”等微信公众号组成的新媒体矩阵,拥有数十万粉丝;曾主持多项北京市重点课题,获北京市新闻奖等奖项百余次;编著、主编、策划70余本中小学教师专业用书,编有《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打开教育之门:顾明远教育观启示录》《寻找教育之根:李烈教育观启示录》《教师要学陶行知》等书,著有《梦想触手可及——教育行走与思考》一书,广受教师读者的欢迎。
|
目錄:
|
目录
1.于永正 老师,是一本教科书
名师故事
品读于永正 / 雷玲
教学智慧
重情趣 重感悟 重积累 重迁移 重习惯——解读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 婧涵 整理
教学实践
隐性备课重于显性备课 / 于永正
2.管建刚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名师故事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 雷玲
教学智慧
作文教学的另一条出路 / 管建刚
教学实践
案例1:
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评讲课 / 管建刚
点评·反思:
激赏为先 修改为轴 训练为重——管建刚作文讲评课观察 / 谈永康
上好作文讲评课的三件事 / 管建刚
案例2:
欣赏 挑刺 指导——《我的同桌》作文讲评实录 / 管建刚
点评·反思:
锲而不舍,自有清泉 / 钱正权
3.钱守旺 三次转身的专业成长之路
名师故事
三次转身——钱守旺的专业成长之路 / 雷玲
教学智慧
我的好课“五字诀” / 钱守旺
教学实践
教学中出现10个意外怎么办——教师课堂教学机智例谈 / 钱守旺
4.何捷 阅读教学的创新者
名师故事
有种人生叫坚持 / 雷玲
教学智慧
“我”就是作文 / 何捷
教学实践
案例1:
六年级论说文教学——《“难写”的作文怎么写》教学实录 / 何捷
点评·反思:
《“难写”的作文怎么写》教学点评 / 刘仁增
案例2:
习作的兴趣从哪儿来?——《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实录 / 何捷
点评·反思:
《特别的自我介绍》教学点评 / 刘仁增
5.王文丽 记住这四个“别忘了”,老师才能真正成长
名师故事
记住这四个“别忘了”,老师才能真正成长 / 王文丽
教学智慧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 王文丽
教学实践
案例:
幸福而有激情的课堂——《寻隐者不遇》教学实录 / 王文丽
点评·反思: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 薛法根
把“话”变成“画” / 王文丽
6.戴银杏 多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
名师故事
36年的坚守:笑着做老师,蹲下看学生 / 雷玲
教学智慧
多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 / 戴银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戴银杏
教学实践
案例:
把“生活味”与“数学味”融为一体——《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 / 金晓霞
点评·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点评 / 金晓霞
把“生活化”的素材上出“数学味”来 / 戴银杏
|
內容試閱:
|
自序
一种直抵心灵的唤醒
今天的教师最需要什么?一种直抵心灵的唤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犹如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一时间,人工智能会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与挑战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工智能生态中,教师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完全可能替代教师工作中的课程设计、知识搜索、课堂模拟、语言翻译、作业测评等内容。而不可被人工智能简单替代的,是教师对学生理想与信念、价值与意义、思维与情感、意志与勇气、奋斗与进取、反思与自省、创造与创新等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因此,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同伴研修”“反思成长”“有效教学”等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对于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已经不再陌生的今天,教师怎样才能找到有利于其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给了中小学教师如下建议:“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这一建议至今仍被广大教师奉为指导其专业成长的圭臬。
诚然,学习、积累、反思,永远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身处知识爆炸时代的当代教师而言,以往我们所倡导的“积识成智”应该被赋予新的注解: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谁能够更智慧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谁就能够获得更快速的成长。
曾有一线教师感慨:教育是一个受经验左右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较容易被以往的经验所羁绊。如此,有效地学习他人的经验,有效地借鉴他人的智慧,有效地在“积识”中“转识成智”,已成为当代教师成长的最佳路径。《名师课堂内核:8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智慧解读》一书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8位特级教师:于永正、管建刚、钱守旺、何捷、王文丽、戴银杏、沈百军、柏继明。他们或仍活跃在教学一线,或一直影响着广大教师成长。本书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中的经验总结,以“现身说法”的形式给教师带来最实用、最直观的学习和借鉴模板。
名师们的教学智慧解读、教学实践反思和接地气的成长故事,能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精彩的成功案例和实用的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得好:“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让我们一起静静倾听名师们在各自教学研究道路上的所思所悟,在他们娓娓道来的细语中,感悟教学的乐趣,一起“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人工智能时代,每一位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诸多困惑与难题。如果我们善于思考困惑因何而起、难题因何而生,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积识”、更智慧地“成智”,从而在答疑解惑中收获教学智慧,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人生价值。
雷玲
2024年4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