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稷下先生(稷下学宫的历史探究,稷下先生的故事再现)
》
售價:NT$
347.0

《
我和她们不一样
》
售價:NT$
347.0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img.megbook.hk/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27/9787111777861.jpg)
《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
》
售價:NT$
254.0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售價:NT$
301.0

《
弱关系创富
》
售價:NT$
296.0

《
日本的财政危机:摆脱危机的体制机制变革努力,1975~2000
》
售價:NT$
949.0

《
如何去爱:我们终将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告别争吵与内耗,用爱的能力守护亲密关系)
》
售價:NT$
347.0

《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本辑《文化研究》重点关注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研究,以及当代数字人文的学术进展。在当代文化与艺术现象中,媒介是不仅是中心议题,更加为理解媒介的意义、内涵以及媒介的原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晚近以来,对跨媒介性或者媒介间性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疑难,并且为回顾文化艺术的历史进程及其逻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路径。此外,在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进程中,如何借助数字手段,调动云平台、大数据、计算机算法等应用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也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伴随AI学习的技术提升,数字环境中的哲学美学、伦理学与文化研究等诸多新议题愈加得到广泛且深入的讨论。
|
關於作者: |
周宪,1954年生于南京。文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BU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曾任教育BU中文教指委副主任,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艺术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主要著作有:《艺术理论的文化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年第三版),《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2015)等。曾获国家教学奖一等奖,教育BU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
陶东风,1959年7月生于浙江,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获得过“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著作《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获得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获得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目錄:
|
编者的话
笔谈 复制人题材科幻电影的伦理透视
主持人语
科幻电影中后人类形象的创生逻辑
复制人与本体人的三重矛盾:电影与现实
主体的“进化”与记忆重塑
——从《布拉格的大学生》到《天鹅挽歌》
专题一 跨文化研究
声音战争:爵士乐的挪用与功能转化(1933-1964)
图文共塑与历史转义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印度巡捕的形象生成及意义建构
中西动物保护思想的冲突与互动
——以近代上海租界的流浪犬救助为例
在药品与毒品之间:近代中国的安眠药问题
专题二 数字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辱追:社交媒体时代的观剧体验与负面情感
超越“再现”:新媒体艺术的“现场转向”
元宇宙再思考:技术产品及其意义
数字技艺中的自然:来自古希腊哲学的启示
专题三 创伤记忆研究
论自传体家庭小说《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对东方劳工史的后记忆书写
萧伯纳与英国左翼大屠杀戏剧
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心理创伤及其复原
其他论文
“承认”可以消灭异化吗
——试论霍耐特对卢卡奇的批判
新左翼视野中的中国后殖民批评
美人与病身
——西施形象与近现代中国女性身体观
战时晚明叙事与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
——论台静农《亡明讲史》
“江湖”因革与对话时代
——贾樟柯电影中的“斌斌”叙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