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读(畅销书《精进》作者采铜重磅新作,助你掌握AI不具备的精读能力 )
》
售價:NT$
305.0

《
排爆组遭遇自旋(第165届直木奖得主佐藤究首次引进国内! 推理×科幻×怪物 )
》
售價:NT$
352.0

《
舌尖上的微生物:发酵的历史、食谱与创新
》
售價:NT$
806.0

《
认知行为疗法简易操作指南(原著第二版)
》
售價:NT$
449.0

《
分镜!成为漫画家的第一步
》
售價:NT$
500.0

《
永恒与时间: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交响曲
》
售價:NT$
500.0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售價:NT$
551.0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介绍了电测计量与检测技术。书中大量的应用实例内容翔实,具有可操作性,将有助于提高从事电力系统计量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更好地服务电力系统的电测计量与检测试验工作。
根据供电企业、发电企业生产岗位工作需要和检修试验规程规范要求,特编写了本套教材。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电路分析基础、电测量指示仪表、数字多用表、绝缘电阻表(兆欧表)、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表、交流电能表等内容。为便于自学、培训和考核,各章均附有复习题,书末附有复习题答案。
|
關於作者: |
黄亚龙,2016年-至今就职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要从事江苏省内发电企业电测专业技术监督服务工作、江苏省电力公司范围内运检专业仪器仪表校准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电测专业相关电力行业标准编制、科技项目研发工作,曾参与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公司及以上科技奖励6项。
|
目錄:
|
前言 3
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7
第1节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7
第2节 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22
习题和参考答案 41
第2章 电测量指示仪表 45
第1节 概述 45
第2节 技术要求 50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55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65
第5节 报告出具 69
习题和参考答案 71
第3章 数字多用表 74
第1节 概述 74
第2节 技术要求 76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83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88
第5节 报告出具 92
习题和参考答案 94
第4章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 98
第1节 概述 98
第2节 技术要求 101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104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110
第5节 报告出具 114
习题和参考答案 115
第5章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 118
第1节 概述 118
第2节 技术要求 121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125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130
第5节 报告出具 134
习题和参考答案 135
第6章 接地电阻表 138
第1节 概述 138
第2节 技术要求 142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145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149
第5节 报告出具 154
习题和参考答案 156
第7章 交流电能表 159
第1节 概述 159
第2节 技术要求 167
第3节 检定/校准试验 177
第4节 测量数据处理 193
第5节 报告出具 198
习题和参考答案 200
|
內容試閱:
|
现代化制造业是集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计量是保障制造业科研、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要使现代计量技术能够快速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就要大力发展计量事业,通过培养大批精通技术业务、有梯次结构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计量人才队伍。进入现代化过程中,产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溯源性及国际互认性都对计量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培训交流,推进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计量技术发展,为培养和造就一支为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计量人才队伍作出一定的贡献。计量培训是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方法:计量培训为计量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大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工作方法、质量监督、内部审核等内容的计量培训以减少员工与当前的业务能力之间的差距,而从长远看,计量培训是促进计量行业人才成长和进步的一条捷径,有利于建设人才队伍和储备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供电企业、发电企业生产岗位工作需要和检修试验规程规范要求,特编写了本套教材。本书共分七章,分别为电路分析基础、电测量指示仪表、数字多用表、绝缘电阻表(兆欧表)、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表、交流电能表等内容。为便于自学、培训和考核,各章节均附有复习题,书末附有复习题答案。本书适合从事电力系统电测计量人员、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电厂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及检测仪器(装置)研发人员使用,可为供电企业和发电企业专业人员提供操作性强的电测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之不断完善。 编者2024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