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
王阳明全集(套装5册)
》
售價:NT$
1367.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战争史上的著名战斗机
》
售價:NT$
388.0

《
360张图表读懂6S精益管理
》
售價:NT$
449.0

《
良好生活的哲学 : 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售價:NT$
449.0

《
DeepSeek+Dify+Ollama全栈AI开发实战:前端本地部署到大模型集成训练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入选“无废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获得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
|
內容簡介: |
《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系统介绍了农业固废的来源、循环利用技术、成功实现农业固废循环利用的典型模式等 ,可为 “十四五 ”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无废社会”的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农业固废循环利用技术与实践》可供环境管理、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丛宏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与政策研究,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0余件。
孟海波,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处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秸秆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
沈玉君,现任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所长。
|
目錄:
|
第1章认识农业固体废物
1.1农业固体废物来源
1.1.1内涵与外延
1.1.2来源及分类
1.1.3基本特征及污染风险识别
1.2农业种植类固体废物
1.2.1农作物秸秆
1.2.2果树剪枝
1.2.3废菌包
1.2.4尾菜
1.2.5烂果
1.3畜禽养殖类固体废物
1.3.1畜禽粪便
1.3.2病死病害动物
1.3.3家禽散落羽毛
1.4水产养殖类固体废物
1.4.1鱼塘污泥
1.4.2水生植物残体
1.5废旧农业投入品
1.5.1废旧农膜
1.5.2农药包装废弃物
1.5.3肥料包装废弃物
1.5.4废旧农机
1.5.5养殖医疗废物
1.6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剩余物
1.6.1稻壳
1.6.2花生壳
1.6.3玉米芯
1.6.4栗苞
1.6.5甘蔗渣
第2章农业固废“无废”建设背景
2.1农业固废“无废”建设意义
2.1.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无废农业”的指引
2.1.2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无废农业”的动能
2.1.3落实“双碳”行动方案——“无废农业”的灯塔
2.1.4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无废农业”的愿景
2.2农业固废与“无废城市”建设
2.2.1“无废城市”动员令
2.2.2“无废农业”重点任务
2.2.3“无废农业”保障措施
2.3农业固废有关法规政策
2.3.1农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综合性法规政策
2.3.2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
2.3.3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
2.3.4废旧农业投入品回收利用政策
2.3.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
2.4农业固废市场体系
2.4.1市场体系
2.4.2市场主体
2.4.3市场监管
第3章农业固废“无废”技术路径
3.1技术体系及技术模式
3.1.1技术驱动作用
3.1.2技术体系
3.1.3技术模式
3.2肥料化利用技术
3.2.1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3.2.2秸秆/尾菜间接还田技术
3.2.3畜禽粪污肥料利用技术
3.3饲料化利用技术
3.3.1秸秆青贮饲料技术
3.3.2秸秆膨化饲料技术
3.3.3秸秆压块饲料技术
3.3.4秸秆揉丝饲料技术
3.3.5鸡粪饲料化利用技术
3.4能源化利用技术
3.4.1沼气技术
3.4.2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
3.4.3生物质热解技术
3.4.4秸秆打捆直燃供热技术
3.4.5生物质发电技术
3.4.6纤维素乙醇技术
3.4.7生物质制氢技术
3.5基料化利用技术
3.5.1食用菌栽培基质技术
3.5.2育苗基质技术
3.5.3动物养殖垫料技术
3.6原料化利用技术
3.6.1传统人造板材技术
3.6.2木塑复合材料技术
3.6.3造纸制浆技术
3.6.4生物基材料技术
3.6.5生物基容器技术
3.6.6秸秆块日光温室墙体技术
3.6.7废旧农膜再生塑料颗粒技术
3.6.8秸秆编织技术
3.7协同处理利用技术模式
3.7.1协同处理技术体系
3.7.2混合原料发酵供肥主体模式
3.7.3混合原料热解/气化/燃烧供能主体模式
3.7.4城乡统筹一体化处理主体模式
第4章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4.1生态循环树典范
4.1.1福建光泽县产业集聚型农业固废高值循环利用模式
4.1.2青海西宁市高质量发展生态牧场模式
4.1.3浙江全域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4.1.4甘肃平凉市“牛果互促”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4.1.5辽宁盘山县“稻蟹共生”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4.2高值利用建样板
4.2.1青海西宁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
4.2.2河南许昌市秸秆多元高值利用模式
4.2.3浙江绍兴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链条监管回收模式
4.2.4江西瑞金市蚯蚓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4.2.5安徽固镇县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高值利用模式
4.3能源利用立标杆
4.3.1山东威海市农业农村固废能源化肥料化综合利用模式
4.3.2山西长治市农林生物质热解联产供暖工程
4.3.3山东阳信县生物质能源清洁供暖模式
4.4收储运体系
4.4.1江苏徐州市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
4.4.2山东省威海市农业农村固体废物全域全量收储运体系
4.4.3河南许昌市农业固体废物分类收储运模式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新时代的十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更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无废城市”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建筑和生活等领域固废治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2020年4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首次将农业固体废物写入法律文件,明确了农业固体废物产生者的回收利用责任,规定相关部门应组织建立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其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防止污染环境。
农业固体废物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具有组分复杂、来源多样、污染环境和季节性波动等特征,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理利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持续推进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和人居环境,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和推动“无废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本书在总结农业固体废物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基本特征等,梳理了农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理利用的主要法规政策、市场体系等; 系统介绍了农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路径和模式,结合首批“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剖析了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典型模式。本书内容共分为4章。
第1章分析了农业固体废物的内涵、外延及其来源、分类、特征和污染风险等,按不同来源分类解析了各种农业固体废物的特点。
第2章阐述了“无废城市”建设中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战略需求、法规政策和市场体系等。
第3章梳理了农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应用技术模式,从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个维度介绍了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第4章结合首批“无废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鲜活案例,阐释了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模式。
本书编写过程中的相关调研活动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300300、2019YFD1100501)、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规英才(QNYC202103)、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青年带头人(QD 202109)等项目的资助,同时,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为本书编写提供了首批“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的资料,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提供了全国秸秆产生量数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的编写还得到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创新团队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叶炳南、邢浩翰、荆勇、邵思、李丽洁、陈明松、温冯睿、于炳弛、宋威、安佳铭等直接参与了资料整理与文字校对工作。
本书从不同维度和视角为农业固体废物画像,期待能在推动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受笔者水平和精力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同仁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2022年11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