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NT$
500.0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还可以的金女士(小镇女孩误入时尚圈血泪史)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卡住”就是卡定、停滞不前、不停在原地打转的状态,例如陷入困境没有任何突破、没有动力、得过且过、昏昏沉沉、喘不过气来、骑虎难下的境遇,好比是汽车放开刹车,踩住油门却依然原地不动的状态。本书基于真实案例的学术研究、行业故事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帮你找到阻碍我们前进的因素,并带你突破这些阻碍。
本书将带领你:
打破旧有的习惯和模式从过去的痛苦和创伤中获得全新的视角从折磨人的“为什么”问题中解脱出来掌控自己的选择,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
內容簡介: |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困境,感觉被困在人际关系、职业发展、成瘾等等问题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但却总是无法迈出这一步去实现它。然后便开始责备和羞辱自己,并停留在自我怀疑的循环中,毫无结果。
本书汇集了有科学研究支持的专业解决方案,包括作者亲身经历的临床实践,透过形象的案例,旨在帮助你带着目标、自信和自由向前迈进,成为真正的自己。
|
關於作者: |
[美]布里特·弗兰克(BRITT FRANK)
社会工作硕士,持证临床社会工作者,实验心理学家协会会员,临床医生,教育家,创伤专家。她先后获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学士学位,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也是堪萨斯大学屡获殊荣的兼职教授。弗兰克在情绪健康和心理康复方面造诣颇丰。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焦虑,具有超能力
没有焦虑,我们就会被卡住
第二章 卡住的潜在好处
第三章 动机神话
第四章 阴影商
为什么你需要自己厌弃的那部分
第五章 何以为人
三节速成课带你快速入门亲密关系
第六章 友情与约会的亲密世界
第七章 不善于处理情绪的家庭
第八章 信任你使用的手段
如何摆脱不良习惯的困扰
第九章 做一名知性的成年人
第十章 一起玩吧
致谢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年少时,交个朋友多简单啊,就如那首儿歌所唱:“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长大以后,交友却似乎变成了一件让人感到别扭的尴尬事,大家都更少主动与某人交好了。是啊,在大家都没有表示出交友的意愿时,又有谁会自降身份、冒着惨遭拒绝的风险去问另一个成年人:“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我敢肯定,鲜少有人会这么做的。因为这会立马让你变得“卓尔不群”,另类而又扎眼。设想一下孩子初到一所学校,看到周围满是陌生面孔时的那种感觉吧!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梅雷迪斯·阿特伍德(Meredith Atwood)的节目《同样的24小时》(The Same 24 Hours)中听到了布里特的声音。这段播客采访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其中的观点也让我佩服得点头如捣蒜,有好几次我甚至脱口而出“我的天啊!”这位机智幽默、思虑周全、不拘小节、心直口快的心理治疗师究竟是何方神圣?我真想和她做朋友。
倘若当时有《卡住的艺术》这本宝藏图书就好了。如此,我就能从中找到安慰和指引,只可惜事与愿违。于是,我在照片墙(Instagram)上给布里特发了一条傻乎乎且幼稚的私信。
幸亏我面对的是布里特,她有能力在3秒钟内消除社交媒体中的“中学食堂”(注:如前提到的主动交友的尴尬)尴尬,因为她打心眼里赞同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的那句古怪言论——人人都很糟糕,人人都会犯错。要知道,尽管大家都认同阿尔伯特·埃利斯是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但喜欢他这句话的人却是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
转眼间,我们就快认识两年了。现在布里特不仅是我可亲可敬的同事,更重要的一点是,她还成了我的闺蜜。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人类有些行为真挺让人抓狂的。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偏偏不做,而且还时不时地为这类问题烦躁不已。当然,像这种人类的矛盾之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早在2000年前,有个名叫扫罗的犹太人在给罗马人的信中写道:“我真搞不懂自己。因为我总是做那些让我感到讨厌的事,却偏偏不做我想做的事。”末了,他又说了一句特别容易引起共鸣的话:“我只有做正确事情的愿望,但缺乏执行它的能力。”窃以为扫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共同的症结所在。
大概,卡住的关键特征就是上述这些激烈的思想斗争吧。但是,正如快乐的体验一样,用隐喻定义卡住的状态应该更便于人们理解(没错,在本书中,布里特会向你展示,行为科学家是如何闯入语言艺术的海域,并使用隐喻掀起了狂风巨浪的)。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博士认为,“卡住”的状态恰如一个人同时踩下了“油门”和“刹车”。想想看,这是一种什么情况:一只脚踩在油门上(你的意愿),另一只脚却踩在刹车上(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正踩下油门,希望汽车开往前方,然而踩下刹车却使汽车纹丝不动。这是何等的无奈与煎熬!
如果你正在看这本书的话,我想你应该很希望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前进不得、后退不能的状态吧。我再大胆猜测一下,你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从旋转木马一跃而下,或者早已逃离那个“游乐园”了呢?
恭喜你,那个指引你走向正确出口的向导已经在你身侧了。
布里特·弗兰克会充分发挥其坦率、人道和幽默之能事,为你揭开创伤产生的层层面纱,帮助你找到卡住的原因(提示: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样!),预测你还会在哪些事上再次被卡住(提示:回家过节时一定要记得把这本书带上哟),以及如何给那些卡住的“关节”上油从而解除卡定的状态(注意:每章都附有实操练习)。
不管怎么说,我要为你直面问题的勇气点赞。既然你有勇气承认生活中的某一领域出了岔子,致使你不停地在原地打转,那么我就该义不容辞地告诉你本书的内涵所在。
本书虽不能保证你一下子就能做出改变,但它一定会鞭辟入里、毫不留情地直指你的症结所在。只有把歌舞伎舞台上的“三色幕”扯下来,你才能看到那个黏糊糊、脏兮兮的陀螺到底长什么样。这听起来很有趣吧。但是,实践起来可能没那么有趣。不管怎样,重要的是卡定即将解除!
如果你真的烦透了整天被卡住的生活状态,那就别傻站着了,赶紧追随布里特的脚步,跟她一起学起来吧。她给你的心理良药能令你的精神状态“起死回生”、康复如初。我再补充一点,这一心理良药可是布里特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她的“生命实验室”中亲力亲为研发出来的。对于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从本质上说,从摇篮到坟墓的每个发展阶段(是的,即使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也处在发展阶段中),人们心中都有两股相背而行的内驱力持续不断地进行交锋:追求安全的自我保护力和谋求发展的自我改造力。这种存在于防御和进攻、限制和突破之间的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内心深处希望的外在表现形式。假如人人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固守着自己眼前的一切,久而久之就会被卡住,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相反,倘若人人都能够释放自我,崇尚极限,追求无止境的个人发展,那压根儿也就不需要希望了。
本书不仅会为那些被卡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带来希望和曙光,还郑重宣告:直面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之间的交锋,积极应对由此产生的张力,唯此,方能成就一个个充满希望的鲜活个体。
亲爱的读者朋友,在你翻开下一页之前,我希望你能承诺并遵循布里特·弗兰克给予的饱含仁慈与智慧的指导。时刻牢记,无论境况多么惨淡恶劣,你在,希望就在。冬日愈寒,傲立枝头的梅花才会愈香、愈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