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英博物馆:讲故事的中世纪神话艺术
》
售價:NT$
1010.0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
论人类的教育
》
售價:NT$
500.0

《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
售價:NT$
454.0

《
哈佛大学科学通识课:探索宇宙、地球与生命
》
售價:NT$
509.0
|
內容簡介: |
《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围绕数智时代对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内容包括数智时代的知识与教材理论探索、数智时代的教材编制与表达、数智时代的教材学探索、数智时代的教材认知与学习、数智时代教材研究的多学科方法、数智时代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机制、数智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扎根中国大地的高质量教材建设经验、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国际比较等前沿问题。本书是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十四五”基地重大课题“国家知识管理视角下中小学教材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關於作者: |
陈霜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英文版)》执行主编。2009年至今,担任了分布在美国、欧洲、澳洲和香港的四个国际期的编委会成员,为20多个重要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为五个重要的学术出版社评审了书稿,共出版了超过30篇论文与书籍篇章。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政策、教育组织与领导力、全球化与国际比较研究、华人地区教育实践的国际化与理论化、教育政策研究方法。承担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十四五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知识管理视角下中小学教材建设研究”。
雷浩: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主要从事课程改革与教材使用,教学设计等研究。主持全国教科“十四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全国教科“十三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等。出版《课程政策的监测与评估研究》《为学而教: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等专著。相关研究成果入选ESI全球高被引论文,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
目錄: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教材学
陈友芳
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内涵、价值与建设路径
尹巧玲 夏永庚
融合发展与文化自信:聋校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研究
石 娟 石 鸥 孟宪杰
数智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审视
贾建国
南非数字化习题及其对我国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启示
诸涵清 李文华 陆吉健
高质量数字化教材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曲 锐
指向跨学科知识的实践:数智时代下德国学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与时代动向
任 平
让个体与学科建立意义联结的知识最有价值——基于学生视角下的科学叙事证据
杨淏璇 唐佳欣
对“数智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再认识
秦 琳
论以表现为目标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编写
丁圣俊
高质量教材建设何以可能?——基于政策工具分析视角
李 琪 陆卓涛 张雨强 王丹艺
|
內容試閱:
|
序
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智时代对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次会议论文集,作为本次论坛的智慧结晶,收录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涵盖了教材建设的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多角度的视野。
数智时代的教材不再仅仅是纸质的平面媒介,而是向数字媒体与纸质媒体共存的知识呈现状态转变。这一变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材的边界和内涵。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所指出的,“无教材非学校”和“无数智不成教”,数字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无处不在,国家数智教材研发体系的建构势在必行。这种变化不仅拓宽了教材的边界,更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播向互动互学的范式变化。教材的数字属性,使得知识呈现更加多样化,允许使用者以灵活的方式搜索、重组及获取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本次会议论文集展示了教材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德育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教材编写,到利教促学的教材理解与使用,再到作为政策保障的教材管理政策,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和策略。同时,本次会议论文集收录了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精彩论文,涵盖了教材建设的多个方面。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教材学构建,到交互式数字教材的内涵与价值;从数智时代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审视,到德国学校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这些论文不仅展示了我国教材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为全球教育同仁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感谢所有关注和支持本次会议的各界人士,感谢会议组织方和各位志愿者们。
陈霜叶 雷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