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98.0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347.0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NT$
301.0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612.0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NT$
653.0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一书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独立拥有的宝贵的历史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云冈石窟,其始建于公元5世纪,开凿时间长达60余年,历经1500年的岁月冲刷,风沙磨砺,依然完整屹立于中国北方。
*云冈研究院主编,集结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南开大学、云冈研究院等10多所高校、研究院的近30位学者、专家就云冈石窟与交融创新的不同视角研究。
*本书研究包含了对南北朝图像的转型、辽金墓葬、云冈洞窟形制的变迁、北魏平城外来文明艺术、北魏政治社会情状等。
*一睹北魏王朝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里,留给后世像云冈石窟、魏碑书法等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魏平城时代,外来文明已经成为平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鲜卑文化、汉族文化兼容并蓄,共同造就北魏格外醒目的恢弘气象。
|
內容簡介: |
云冈石窟兼具历史、宗教、社会、科学属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只包涵中华文明一种文化形态,而是兼具数个世界级文明在古丝绸之路上多次碰撞与融合形成的多元文化形态。所以云冈石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世界性,它成为继巴米扬大佛之后大型石窟中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代表,身处其中,能够深切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汇和多民族交流的辉煌。
本书由云冈研究院主编,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南开大学、云冈研究院等10多所高校、研究院的近30位学者、专家就云冈石窟与交融创新的不同视角研究,其中包含对南北朝图像的转型、辽金墓葬、云冈洞窟形制的变迁、北魏平城外来文明艺术、北魏政治社会情状等,挖掘、弘扬南北朝时期兼容并包的文化,让人们感悟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生生不息。
|
關於作者: |
云冈研究院是专门负责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的机构,统筹云冈学建设发展和担当区域性石窟保护的职责。
2023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八批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云冈研究院正式获批建设“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冈学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涵盖石窟保护、研究、管理及利用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阐释北魏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云冈文化遗产保护与云冈学学科。未来,其成果将进一步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
目錄:
|
中华民族“凝聚力”考古学研究 008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刘秀娟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试论中国佛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的积极作用 026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034
彭丰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044
汪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从世俗到宗教:汉魏南北朝大象图像的转型 060
戴卫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章泽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大同地区辽金墓葬中的民族融合现象研究 094
刘贵斌 云冈研究院
草原丝绸之路视域下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书写 106
张景明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
古代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6
杨燕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130
朱大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民族融合与制度革新——十六国北魏的历史轨迹 164
李凭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佛教在北朝的弘传及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174
李书吉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墓志所见北朝的民族融合——以司马金龙家族墓志为线索 196
张学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关于胡族汉化的实态 206
川本芳昭 日本九州大学
张雨怡(译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论平城时代“大一统”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222
张公达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玉梅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
北魏墓葬动物殉祭习俗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230
张国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42
宿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从穹庐到殿堂——漫谈云冈石窟洞窟形制变迁和有关问题 280
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于云冈石窟的《茹茹造像铭记》——兼谈柔然的名号问题 300
周伟洲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云冈石窟与北魏平城外来文明艺术 308
张庆捷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试述河西凉州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关系 322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 328
张焯 云冈研究院
云冈石窟——文化交流融合的瑰宝 342
李君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特色与文化多样性 350
彭栓红 大同大学文学院
云冈石窟大中型洞窟供养人的意识表达 366
员小中 云冈研究院
云冈石窟——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艺术典范 386
侯瑞 云冈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