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素问悬解 校注版

書城自編碼: 408694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清]黄元御 著 田思胜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446340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语言、使用与认知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NT$ 403.0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NT$ 383.0
一日浮生
《 一日浮生 》

售價:NT$ 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2
《温补学派》
+

NT$ 289
《穴位配对按摩祛百病(全面升级版)》
+

NT$ 398
《花韵楼医案 : 四卷本》
+

NT$ 330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四版)》
+

NT$ 133
《难经集注白话解》
+

NT$ 235
《伤寒论大方图解》
內容簡介:
黄元御将《素问》重新编次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分为一十三卷,逐一诠释,名日《素问悬解》,本书是黄元御诠释《素问》的专著,对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着力阐述,颇具独到见解。本次整理选择精善本,精勘细校,并对文中疑难字句进行释义。本书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關於作者:
校注说明 《素问悬解》计十三卷,成书于1755年。作者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生于公元1705年,卒于1758年,清代平度州昌邑县(今山东昌邑市)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 “一代宗师”。黄元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少年时,习举子业,遍览经史著作。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因庸医误治,左目完全失明。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在哀痛之余,当地名医、好友刘太吉劝他学医,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黄元御凭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又得到刘太吉认真传授,苦读历代中医典籍,数年奋斗,开始悬壶济世。在行医过程中他又不断总结经验,医术精进,医名大盛,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黄元御的著作,已知有十四种,医籍十一种,包括《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义》《素灵微蕴》《玉楸药解》《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另外尚有《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玉楸子堂稿》等非医学著作三种。黄元御精研《素问》《灵枢》《难经》《伤寒》《金匮》凡二十余年,谓:“《素问》旧本刺法篇亡,实误载于诊要经终论内,未尝亡也,今取彼文,以补此篇。旧本此篇(经络论)误在《玉机真脏论》,本病论原亡,取此篇补之。《灵枢》乃《素问》之原。岐黄而后,难《灵》《素》者,扁鹊耳。《伤寒》之次第,乱于叔和, 而叔和祖述之伤寒例,混热病于伤寒,遂启后来传经为热之讹。”为此,黄氏复 《素问》八十一篇之旧,重新编次为养生、脏象、脉法、经络、孔穴、病论、治论、 刺法、雷公问、运气等十类,分为一十三卷,逐一诠释,名曰 《素问悬解》,是黄元御诠释《素问》的专著,对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理论,着力阐述,颇具独到见解。冯承熙认为本书“条理分明,篇第昭晰,其所移置,则若符节之合也,义意周密,脉络融贯,其所诠释,则若日星之炳也。” 为弘扬黄氏医术,乃于同治十一年壬申(公元1872年)精校而梓行之, 并将其所撰“校余偶识”一卷附于书末,颇有参考价值。此次校勘以同治十一年壬申(公元1872年)精校为主校本,参考隋·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据明刻 《医统正脉》本缩印本)等医籍。校勘的具体情况如下:1.原书为竖排繁体,现改为横排简体。异体字、古体字、通假字等均改为现行通用简化字,不出校。原本因竖排所用“右”字,现因改为横排,全改为“上”字,不出校。2.对底本中明确是错讹、脱漏、衍文、倒置处,予以校正,并出校记。3.对底本与校本互异,若难以判断是非或两义皆通者,则不改原文,而出校记并存,或酌情表示有倾向性意见;若属一般性虚词而无损文义者,或底本无误而显系校本讹误者,一般不予处理。若底本与校本虽同,但原文却有误者,予以勘正,并出校说明理由;若怀疑有误而不能肯定者,不改原文,只在校注中说明。4.对一些已己不分、日曰混用的字,均予以校正,不出校记。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难以避免,敬请指正。校注者 2024年3月黄帝内经素问序 黄帝内经素问序 启玄子王冰撰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花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义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指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将仕郎守殿中丞孙兆重改误 朝奉郎守国子博士同校正医书上骑都尉赐绯鱼袋高保衡 朝奉郎守尚书屯田郎中同校正医书骑都尉赐绯鱼袋孙奇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阁判登闻检院上护军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先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夭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赐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具明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术晻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殊不知三坟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贤之能事,唐尧之授四时,虞舜之齐七政,神禹修六府以兴帝功,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伊尹调五味以致君,箕子陈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顷在嘉祐中,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者,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寖寻其义,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缪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国子博士臣高保衡 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谨上素问悬解自序 素问悬解自序 黄帝咨岐伯作《内经》,垂《素问》《灵枢》之篇,医法渊源,自此而始,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者也。秦汉而后,韦绝简乱,错落舛互,譬之棼丝,不可理矣。玉楸子盛壮之年(雍正甲寅,时年三十),误服庸工毒药,幸而未死。遂抱杜钦、褚炤之痛,愤检汉后医书,恨其不通(通者,思邈真人《千金》一书而已),上溯岐黄,伏读《灵》《素》,识其梗概,乃悟医源。至其紊乱错讹,未能正也。乾隆甲戌,客处北都成新书八部。授门人毕子武龄,字维新,金陵人。服习年余,直与扁仓并驾。毕子既得先圣心传,复以笺注《素》《灵》为请。其时精力衰乏,自维老矣,时年五十。谢曰不能。乙亥春初,毕子又以前言请。且谓:医尊四圣,自今日始,仲景二注已成,岐黄扁鹊之书,迄无解者,三圣之灵,未无遗恨!过此以往,来者诵法新书,心开目明,而不解先圣古义,又将恨无终穷也。时维二月,寒消冻解,律转阳回,门柳绽金,庭兰孕玉。玉楸子客况萧蘦,旅怀索落,歌远游之章,诵闲居之赋,幽思缕起,殊非杜康所解,乃笺释《素问》,以消郁烦。十一月终书成,淆乱移正,倏绪清分,旧文按部,新义焕然。嗟乎!仆以东海顽人,远宾上国,研田为农,管城作君,流连尺素,爱惜分阴。春雪才收,秋露忽零,星斗屡易,弦望几更。倏而陇阴促节,急景催年,冰凘长河,霜结修檐。岁凛凛以愁暮,心悢悢而哀离,夜耿耿而永怀,昼营营而遥思。此亦羁客迁人骚牢悱怨之极,概诚足悲忧不可说也。无何稿脱书清,事竣业就,遂作岐伯之高弟,黄帝之功臣。是即拥旄万里之荣,南面百城之乐也,贫而暴富,莫加于此矣。《南史》沈攸之有言:穷达有命,不如读书。掩卷怆然,情百其慨。武夫学剑,仅敌一人,医士读书,遂宰天下。痛念先圣传经,本以起死,讵知下工学古,反以戕生。良由文义玄深,加之编写凌乱,岂其终身无灵,实乃白头不解。仆以为死生大矣,何bi读书也。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已亥黄元御撰新刻素问悬解叙 新刻素问悬解叙 昔唐太仆王冰注《素问》,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方臻理要,宋光禄卿林亿辈典校旧文,犹或议之,盖将阐扬至道,羽翼微言,固若斯之难也。迄今披览遗编,综观体要,未尝不叹其研精于经者深,而为功于世者大也。然或条绪未明,强为移置,或讹舛未正,曲为诠释,诚有足议,未可尽从。林亿辈从而正之,虽多所发明,亦得失相半,要未能踌躇而满志也。夫后人之著述,每视古人而益详。观王冰之注,视全元起之训解为详矣,观林亿之校正,视王冰之注又加详矣。岂古人之心思材力,果不逮后人耶?非也。道经递阐而益明,理以互证而愈邃,窃意后世必有探微穷奥,集其大成,远胜于前人之所为者。乃自宋元以来,士大夫咸薄为艺术,置而勿讲,盖斯道亦渐微矣。向读黄坤载先生《素灵微蕴》《四圣心源》诸书,奥析天人,妙烛幽隐,每谓自越人、仲景而后,罕有其伦。继而闻先生邃犹有《素问》《灵枢》《难经》诸解,神往者久之。顾世无刊本,且闻其后裔珍藏甚密,欲一觏卒不可得。春初,陈子梦陶偶游坊肆,见先生遗书抄本若干帙,举以告余。遂与访之,则《素问》《灵枢》《难经》诸解具在焉。亟购以归,日夜披读,寝食俱忘。观其条理分明,篇第昭晰,其所移置,则若符节之合也。义意周密,脉络融贯,其所诠释,则若日星之炳也。然后叹穷微探奥,集其大成,远胜于前人之所为者,窃幸于先生见之也。《难经悬解》既已梓而行之,今将刻《素问悬解》,因书以冠篇首。同治十一年壬申四月阳湖冯承熙叙目录
目錄
素问悬解卷一
养生
上古天真论一
四气调神论二
金匮真言论三
生气通天论四
阴阳应象论五
素问悬解卷二
脏象
十二脏相使论六
五脏别论七
五脏生成论八
脏气法时论九
宣明五气十
脉法
经脉别论十一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