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NT$
653.0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NT$
571.0

《
大英博物馆:讲故事的中世纪神话艺术
》
售價:NT$
1010.0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等韵学著作《经史正音切韵指南》的首个整理本
|
內容簡介: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校注》为《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之一种,元代刘鉴所著《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是元代重要的等韵学著作。作者李红教授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刻本为底本, 参校日本京都大学藏《五音集韵》所附正德十一年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碧琳琅馆丛书》本《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以一图一注的形式,首次对《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中的诸 韵图进行了详细的校注,体例谨严。另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刻本附录于后,以飨读者。
|
關於作者: |
李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古音韵学及等韵学,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研究》《宋本<切韵指掌图>研究》等学术著作。
|
目錄:
|
《宋元切韻學文獻業刊》序
凡例
熊澤民序
劉鑑自序
《新編經史正音切韻指南》(檢例)
分五音
辨清濁
明等第
交互音
檢篇韻法
檢篇卷數捷法
第一圖通攝内一
第二圖江攝外一
第三圖止攝内二開口呼
第四圖止攝内二合口呼
第五圖遇攝内三
第六圖蟹攝外二開口呼
第七圖蟹攝外二合口呼
第八圖臻攝外三開口呼
第九圖臻攝外三合口呼
第十圖山攝外四開口呼
第十一圖山攝外四合口呼
第十二圖效攝外五
第十三圖果攝内四假攝外六開口呼
第十四圖果攝内四假攝外六開口呼
第十五圖宕攝内五開口呼
第十六圖宕攝内五合口呼
第十七圖曾攝内六開口呼
第十八圖曾攝内六合口呼
第十九圖梗攝外七開口呼
第二十圖梗攝外七合口呼
第二十一圖流攝内七
第二十二圖深攝内八
第二十三圖咸攝外八(一圖)
第二十四圖咸攝外八(二圖)
《經史正音切韻指南》版本情况簡介
參考文獻
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弘治九年刊本《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
內容試閱:
|
熊澤民序
夫讀書必執韻〔一〕,執韻須知切,乃爲學之急務,吾儒之不可闕者。古有《四聲等子》〔二〕,爲傳流之正宗,然而中間分析尚有未明。不能曲盡其旨,又且溺於經堅仁然〔三〕之法,而失其真者多矣。安西劉君士明〔四〕通儒也,特造書府〔五〕來訪於余,出示其所編前賢千載不傳之秘,欲鋟諸梓〔六〕,以廣其傅,名曰《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余嘉其能求古之道以正今之失,俾〔七〕四方學者,得其全書,易求誨於先覺〔八〕云。後至元丙子歲仲冬吉日〔九〕,雲谷〔一〇〕熊澤民序。
〔一〕執韻:依照韻學,即爲明音韻。
〔二〕《四聲等子》,著者不詳,約爲南宋時期韻圖,合韻韻圖,《切韻指南》以其爲藍本。劉鑑自序“因其舊制,次成十六通攝”,所依舊制,當爲《四聲等子》。
〔三〕經堅仁然:指助紐字。是古人由於對字母(反切)的作用和拼切的方法認識不足,在拼切時用來幫助拼切字音的一組組雙聲字。古人拼切的方法,如《玉篇》“切字要法”所述,‘(切語)上字喉聲,下二字即以喉聲應之(如歌字居何切,居經堅歌);上字脣音,下二字即以脣音接之(如邦字悲江切,悲賓邊邦)。’……居—經堅—歌,就是這裏所説的‘凡三折’。助紐字多用“經堅”“仁然”,故用此四字指代用助紐字來拼合字音的方法。
〔四〕劉士明:劉鑑,字士明。高明先生認爲是安西路人,今陝西關中道東部之地。
〔五〕造書府:造,到;去。書府,指中書省或秘書省。宋蘇軾《謝卿材可直秘閣福建轉運使》:“釋此大邦,付之一路,仍進直於書府,俾增重於使權。”
〔六〕鋟:刻;雕刻。鋟梓,刻板印刷。書板多用梓木,故稱。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上:“眉山史學齋繩祖内子著《錦官百詠》,鋟梓於柯山倅廨。”
〔七〕俾:使。《書·湯誥》:“俾予一人,輯寧爾邦家。”《詩·邶風·緑衣》:“我思古人,俾無訧兮。”毛傳:“俾,使。”
〔八〕先覺:覺悟早於常人的人。《孟子·萬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韓道昭《至元庚寅重刊改併〈五音集韻〉序》中,亦提到“故先覺之士,其論辯至詳……”。
〔九〕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十一月,《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吉日,指朔日。農曆每月初一。《周禮·地官·黨正》:“及四時之孟月吉日,則屬民而讀邦法以糾戒之。”鄭玄注:“以四孟之月朔日讀法。”亦指朔日。農曆每月初一。《周禮·地官·黨正》:“及四時之孟月吉日,則屬民而讀邦法以糾戒之。”鄭玄注:“以四孟之月朔日讀法。”元丙子年,爲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一三三六年。
〔一〇〕雲谷:疑爲熊澤民之字。《鄭堂讀書記》載:“……卷首有至元丙子自序及熊雲谷澤民序。”餘不可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