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温病类方临证思辨录

書城自編碼: 408910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李吉彦,沈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64867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NT$ 500.0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中国法律史学学说史(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售價:NT$ 857.0
方尖碑(全2册)
《 方尖碑(全2册) 》

售價:NT$ 490.0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NT$ 398.0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03
《脉学心解 图解脉诊入门中医入门 28种病脉解析 16种常见病》
+

NT$ 240
《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大字版)》
+

NT$ 602
《国医大师谈食物保健》
+

NT$ 184
《方证相应方歌集》
+

NT$ 410
《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NT$ 3934
《张景岳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編輯推薦:
辽宁省名中医李吉彦先生、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沈会女士广求医道,集思广益,勤于临床,善于总结,教学相长,传仲景术且伤寒与温病并重,擅用经方及温病类方治疗杂病,体会颇多,将自己对温病类方的体悟及临床经验相结合,著成《温病类方临证思辨录》一书,可喜可贺。是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在参阅了古代历代名家及现代医家温病类方研究专著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不类经而类方”的形式编撰而成,强调临床应用,书中专门列出每个温病类方的“医家临床应用”。《温病类方临证思辨录》强调尊崇师训、重温经典、勤于临床,传承类方思想,将仲景以后医家所创之温病方根据其临床效用编入温病类方后世拓展方,使读者能够随证取方,便于临床应用,同时列举了历代医家及作者的温病类方临床经验,理、法、方、药兼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及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温热病类方临证思辨,中篇湿热病类方临证思辨,下篇寒湿类方临证思辨。在温病类方之后,又列温病类方后世拓展方。并在温病类方及温病类方后世拓展方下面对各个单方进行解析,例举了历代名家对该方的经典论述及临床应用经验,彰显古今著名医家对类方的精思妙用,以启迪当代。温病类方鉴别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伤寒论同类方方名、组成、主症、脉象、辨证要点、治法、方源等,揭示类方运用变化规律。本书强调尊崇师训、重温经典、勤于临床,传承类方思想,并将仲景以后医家所创之温病方根据其临床效用,编入温病类方后世拓展方,使读者能够随证取方,便于临床应用,同时列举了作者自己的温病类方临床经验,理法方药兼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较高学术价值。
關於作者:
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优秀继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星火工程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名医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2006年被评为“珍奥杯”大连市首届十大名医,2009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宝泉杯”全国基层优秀中医
目錄
上篇 温热病类方临证思辨
第一章 银翘散类方临证思辨/ 002
第一节 银翘散类方/ 002
一、银翘散、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方、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方/ 002
二、加减银翘散方/ 006
三、银翘汤/ 006
四、桑菊饮/ 007
五、陈氏桑杏前胡汤/ 009
第二节 银翘散类方鉴别/ 009
第三节 银翘散类方临床应用/ 010
医案一 何廉臣医案/ 010
医案二 张文选医案/ 011
医案三 吴鞠通医案/ 011
医案四 何廉臣医案/ 012
医案五 蒲辅周医案/ 012
医案六 张文选医案/ 013
医案七 李吉彦医案/ 013
第二章 桑杏汤类方临证思辨/ 015
第一节 桑杏汤类方/ 015
一、桑杏汤/ 015
二、翘荷汤/ 017
三、清燥救肺汤/ 018
四、贝母瓜蒌散/ 020
五、五仁橘皮汤/ 022
六、加减葳蕤汤/ 023
第二节 桑杏汤类方鉴别/ 024
第三节 桑杏汤类方临床应用/ 024
医案一 张文选医案/ 024
医案二 张文选医案/ 025
医案三 张文选医案/ 026
医案四 何廉臣医案/ 026
医案五 何拯华医案/ 026
医案六 沈会医案/ 027
第三章 杏苏散类方临证思辨/ 030
第一节 杏苏散类方/ 030
一、杏苏散/ 030
二、活人败毒散/ 032
三、荆防败毒散/ 034
第二节 杏苏散类方鉴别/ 035
第三节 杏苏散类方临床应用/ 036
医案一 心禅僧医案/ 036
医案二 魏之琇医案/ 036
医案三 张文选医案/ 037
医案四 刘渡舟医案/ 037
医案五 赵绍琴医案/ 037
医案六 沈会医案/ 038
第四章 栀子豉汤类方临证思辨/ 040
第一节 栀子豉类方/ 040
一、栀子豉汤/ 040
二、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043
三、栀子干姜汤/ 045
四、栀子厚朴汤/ 046
五、栀子柏皮汤/ 047
六、枳实栀子豉汤/ 049
七、栀子大黄汤/ 050
八、柴胡栀子散/ 051
九、泻黄散/ 052
十、三香汤/ 053
十一、连翘赤豆饮/ 054
十二、杏仁石膏汤/ 055
第二节 栀子豉汤类方鉴别/ 056
第三节 栀子豉汤类方临床应用/ 057
医案一 叶天士医案/ 057
医案二 叶天士医案/ 058
医案三 刘渡舟医案/ 058
医案四 张文选医案/ 058
医案五 张文选医案/ 059
医案六 李吉彦医案/ 059
医案七 李吉彦医案/ 060
医案八 李吉彦医案/ 060
医案九 李吉彦医案/ 061
第五章 苇茎汤类方临证思辨/ 063
第一节 苇茎汤类方/ 063
一、千金苇茎汤、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汤/ 063
二、桔梗汤/ 065
第二节 苇茎汤类方鉴别/ 067
第三节 苇茎汤类方临床应用/ 067
医案一 吴鞠通医案/ 067
医案二 吴鞠通医案/ 067
医案三 缪希雍医案/ 068
医案四 薛立斋医案/ 068
医案五 黄仲权医案/ 068
医案六 沈会医案/ 069
第六章 麻杏石甘汤类方临证思辨/ 071
第一节 麻杏石甘汤类方/ 071
一、麻杏石甘汤/ 071
二、清金化痰汤/ 073
三、清金降火汤/ 074
四、雷氏清宣金脏法/ 075
第二节 麻杏石甘汤类方鉴别/ 076
第三节 麻杏石甘汤类方临床应用/ 077
医案一 吴鞠通医案/ 077
医案二 吴鞠通医案/ 077
医案三 雷丰医案/ 078
医案四 雷丰医案/ 078
医案五 沈会医案/ 078
第七章 白虎汤类方临证思辨/ 080
第一节 白虎汤类方/ 080
一、白虎汤/ 080
二、白虎加人参汤/ 085
三、苍术白虎汤加草果/ 086
四、白虎加桂枝汤/ 088
五、竹叶石膏汤/ 090
六、玉女煎、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竹叶玉女煎方/ 092
七、通变白虎加人参汤/ 094
八、三黄石膏汤/ 095
九、防风通圣散/ 096
十、石膏知母汤/ 098
十一、泻白散/ 099
十二、黄芩泻白散/ 101
第二节 白虎汤类方鉴别/ 102
第三节 白虎汤类方临床应用/ 104
医案一 张锡纯医案/ 104
內容試閱
温病学是广义伤寒中的一类,是仲景学术思想的延续,是中医临床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等温病医家在温病方面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他们用温病类方治疗内科杂病的光辉。在三焦辨证或卫气营血辨证指导下,《温病条辨》所记载的理法方药是对经方的重要补充和发挥。
东汉末年,由于战乱不息,以致仲景著作散佚不全,虽经魏晋间王叔和整理编次,流传仍然不广,唐初孙思邈在著《备急千金要方》时就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叹!可见《伤寒杂病论》一直为当时和后世医家所珍视,直到他的晚年,才发现较完整的《伤寒杂病论》,叹为观止,并探索论中要妙,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单独构成两卷,编入《千金翼方》里。孙思邈以方类证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分析的方法,颇为后来施沛、柯琴、张璐、徐大椿所赏识和借鉴。他们都认为《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大经大法的张本,主张从方证立论,把仲景辨证用方的心法要领阐发出来。明代施沛《祖剂》论方宗祖。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以方类证,证从经分。清代张璐《张氏医通·祖方》方祖类方。清代徐大椿借鉴孙思邈“以方类证”的归类方法, 同时吸收施沛、柯琴、张璐各家研究《伤寒杂病论》类方之长,撰《伤寒论类方》。徐氏着眼于对仲景处方用药的探讨,在《伤寒论类方·自序》中说:“当时著书,亦不过随症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也。余始亦疑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而后悟其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说明方剂治病虽有一定范围,但病之变化无一定规律,只要掌握用方对症并随症加减变化,即可治疗千变万化的疾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问世以后,引起后世医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对类方的研究代有发展。例如《伤寒论类方汇参》《伤寒论方解》的出现,使伤寒论类方的学术研究意义进一步提升。
本书传承徐氏《伤寒论类方》“以方类证”学术思想而有所创新。本书类方归类原则主要有:治法一致归为一类,如辛凉解表法之银翘散类方,辛温寒凉表里双解之防风通圣散类方;病机一致归为一类,如燥热在肺、肺津受灼之桑杏汤类方;主证病状一致归为一类,如肺痈咳喘之苇茎汤类方;主要药物一致归为一类,如香薷为主之新加香薷饮类方,六一散为主的六一散类方;病位一致归为一类,如湿热弥漫三焦之三仁汤类方等。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温热病类方临证思辨,中篇湿热病类方临证思辨,下篇寒湿病类方临证思辨。上篇温热病类方临证思辨分为十八章,包括银翘散类方临证思辨,桑杏汤类方临证思辨,杏苏散类方临证思辨,栀子豉汤类方临证思辨,苇茎汤类方临证思辨,麻杏石甘汤类方临证思辨,白虎汤类方临证思辨,清营汤类方临证思辨,犀角地黄汤类方临证思辨,安宫牛黄丸类方临证思辨,导赤散类方临证思辨,青蒿鳖甲汤类方临证思辨,泻心汤类方临证思辨,承气汤类方临证思辨,增液汤类方临证思辨,沙参麦门冬汤类方临证思辨,乌梅丸类方临证思辨,炙甘草汤类方临证思辨。中篇湿热病类方临证思辨分为十八章,包括新加香薷饮类方临证思辨,六一散类方临证思辨,清暑益气汤类方临证思辨,三仁汤类方临证思辨,温胆汤类方临证思辨,橘皮竹茹汤类方临证思辨,龙胆泻肝汤类方临证思辨,藿香正气散类方临证思辨,半夏泻心汤类方临证思辨,小陷胸汤类方临证思辨,黄芩汤类方临证思辨,中焦宣痹汤类方临证思辨,茵陈蒿汤类方临证思辨,小柴胡汤类方临证思辨,三石汤类方临证思辨,宣清导浊汤类方临证思辨,白头翁汤类方临证思辨,茯苓皮汤类方临证思辨。下篇寒湿病类方临证思辨分为八章,包括参附汤类方临证思辨,五苓散类方临证思辨,四逆汤类方临证思辨,理中汤类方临证思辨,达原饮类方临证思辨,鹿附汤类方临证思辨,竹皮大丸类方临证思辨,寒湿其他类方临证思辨。每章内容包括温病类方介绍、温病类方鉴别、温病类方临床应用。
“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临床治病方药亦应随病变化无穷,方能奏效。因此,我们对每一类温病类方的各个单方进行解析,列举了历代名家对该方的经典论述及临床应用经验,彰显古今著名医家对类方的精思妙用,并且在温病类方临床应用部分补充了编者临床应用温病类方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迪。同时,温病类方鉴别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同类方方名、组成、主症、舌脉、辨证要点、治法、方源等,揭示类方运用变化规律。本书中所有方剂及古代医案用药均保留原书剂量、单位及表述,部分近代、现代医案亦遵从原书表述。书中“医家临床应用”所涉及著作,由多人主编的,仅列第一主编人名。
总之,我们力求将温病类方理论、临床经验较为全面地介绍于本书,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但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望各位同道指正。本书的问世,得益于辽宁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吉彦传承工作室、大连市中医医院专家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对此深表感谢!
李吉彦 沈会
2023 年2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