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書城自編碼: 408964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北京蒲公英中学教育研究中心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863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NT$ 352.0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NT$ 398.0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NT$ 347.0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NT$ 352.0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NT$ 383.0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NT$ 281.0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編輯推薦: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困扰着许多孩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由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领衔主编,汇集了一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经验,呕心20年,为教育领域、教师、课堂、家庭打造一本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方法、拿来就能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本书实用性强,内容丰富围绕青少年成长中的11个关键话题展开,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生涯规划等重要领域。书中不仅提供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真实案例、课外资源和40个步骤详细、可直接上手的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这些活动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操作性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强调“知行合一”,通过师生、生生和亲子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情感交融中学习和成长。书中提供的互动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访谈、观影、阅读、小组讨论等,帮组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心智的成长。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在理念上注重中西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中借鉴心理智慧与心理资源,融入西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青少年提供了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成长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
因此,《青
內容簡介: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领衔的北京蒲公英中学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本书基于一线社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与20年专业知识,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全面支持。
书中围绕青少年成长中的11个关键话题展开,包括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和生涯规划等。全书共11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修身养性、修心养德、修行养智”的基调,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重要问题。
本书强调知行合一,深化理论讲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与西方心理学理论;也提供40个互动活动,包含访谈、观影、小组讨论等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书中给出了大量实际案例供参考解决,包括家庭心理教育案例与校内活动案例等。
本书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用工具书,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它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这本书都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启发。
關於作者:
北京蒲公英中学教育研究中心,于2022年由北京蒲公英中学成立。北京蒲公英中学成立于2005年,是北京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专门为流动儿童创办的公益学校。学校从创办之初就一直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和尝试,成效显著。教育研究中心以“摆渡”为定位,连接实践与理论、普通人与研究型教育工作者、校内与社会,致力于教育实践与创新,通过分享和传播蒲公英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青少年教育贡献力量,为其他学校等机构与教育者提供指导与帮助。
目錄
第一章 少年乐相交--有朋自远方来
第二章 亦师亦友--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章 孝亲敬长--老者安之
从环境到心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第四章
我是谁 --自知者明第五章
第六章最美的青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七章做情绪的主人--致中和
第八章 友谊从此开始--与人为善
第九章 学习有法--知之、好之、乐之
第十章 慧眼辨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第十一章 成长的生涯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內容試閱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眼下,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孤独感、无意义感、焦虑和抑郁指数在不断攀升,这与孩子眼下所面临的学业压力、学习环境不利和家长的过度期盼密切相关。据此,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支持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挑战。
本书作者是北京蒲公英中学教育研究中心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团队。北京蒲公英中学成立于2005年是北京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专门为流动儿童创办的公益学校。在过去20年的发展中,学校汇集了众多社会人士的爱心和支持。学校从创办之初就一直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和尝试,成效显著。近几年来,蒲公英中学又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乡村教师,来支持乡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本书的作者了解学生的学情,无论是心理教学还是个案咨询和辅导实践,都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从事课题行动研究,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本书就是他们多年实践和行动研究成果的结品。
本书有望能够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参考书或工具书,同时也涉及了一些对家庭教育的启发。在结构上,本书也是匠心巧具,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操作巧妙地加以结合,不仅为老师们提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点,也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还有许多经过检验的互动活动,以及蒲公英的教学案例,令人深受启发。
在实用方面,全书共提供了四十个贴近学生需求的互动活动,主题涵盖认识自我、交友、亲师、与父母相处、学习、媒介信息素养和职业启蒙等。这些活动可操作性很强,相信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翻阅此书的时候会发现它是一本很实用的书。
本书另一大特点是在中西结合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这不仅仅是把相关的传统智慧罗列在每章的经典标题下面,也尽力统筹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积极心理学的互补性和结合点。在全书中渗透传统文化,为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滋养学生的心灵发展。
是为序!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岳晓东

序言
人性与现代性
有这样一个由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队,在一所以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合一”为已任的中学躬身耕耘,他们用火一样的青春温暖着少年们的心田。为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他们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担任“道德与法治老师;他们担任班主任,担任年级组长;他们主持着“爱心小屋”“倾听小屋”“心理能量舱”“职业路径规划工作室”:他们推动与深化“从环境到心灵”大型校园艺术工程;他们开展对全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工作能力培训:他们指导各班级“心理班会”的举行;他们为家长送去各种贴心的“亲子乐快报”:他们还在寒暑假中先后到陕西、天津、北京、甘肃、湖南、河北等地,为二百多所乡村学校的老师们举办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研修坊”。他们自己在大学读书时,是乐学的学习者:毕业后选择了到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工作后,他们又成为念兹在兹的行动研究者和终身学习者。本书的写作过程占用了他们大量日常工作之余的时间,同时也成为他们走向成熟的加速器。这个团队一起经历曲折的心路历程,生成了相促激发、相扶克难、相互陪伴的气场。现在,他们扬起挂着汗水与泪水的年轻的脸庞,带着灿烂的笑容向教育界的同仁们捧出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这个团队“教学做合一”的产物,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国家战略”指引下,他们在一线努力探索与践行,为青少年心理成长全心服务。在专家的指导下,直面现实,群创共创,承载着思考与方法,传递着希望与能量。自然而然地,一本基础教育一线实践者的教学参考工具书应运而生。当前,全社会、学校、家长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团队对这种迫切的需求感同身受,为了能够尽量达到本书的初衷,在编写时尤其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植根于需求的内容体系
基于大量与学生面对面的第一手经验,我们梳理了学生在初中阶段会陆续遇到的主要挑战,通过共计十一章的内容,以“修身养性、修心养德、修行养智为基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自身成长中的大话题,比如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生活适应、生涯规划等,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善意和潜能。全书十一章围绕以下主题展开,内容不仅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参考。
本书章节体系如下。
?第一章 少年乐相交--有朋自远方来
?第二章 亦师亦友--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章 孝亲敬长--老者安之
?从环境到心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第四章
?我是谁?--自知者明第五章
?第六章最美的青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七章做情绪的主人--致中和
?第八章 友谊从此开始--与人为善
?第九章 学习有法--知之、好之、乐之
?第十章 慧眼辨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第十一章 成长的生涯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参考工具书,全书各章节展开的思路力求遵循“学习心理学”理论提供的方法论,知行合一。每章都有经过反复推敲的一致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的设置基于三个主要原则。
(1)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
(2)遵循认知科学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建议;
(3)具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可操作性。
在全书40个互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会非常丰富,包括访谈、观影、阅读、收集信息、回忆、独自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提炼、绘画、演绎、聆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静心沉淀等。每一章的学习绝非把孩子们的心智当作容器往里灌东西,而是通过师生、生生和亲子之间一系列相辅相成的互动产生情感的交融,学生在具有情感的知识的引领下,缓缓走入人生的一片崭新天地。老师怀着对学生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陪伴、接纳、启发;学生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困惑,学习、体验、思考,将点点滴滴的感悟转化为心智的成长。
下面这张图表非常重要,可以作为老师备课的路线图。图表显示了本书每一章的内部结构,依据主要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认知逻辑。可以把这个逻辑系统想象为构建一个建筑的脚手架。当建筑完成以后,脚手架会被拆除,然而正是这套符合建筑学逻辑的脚手架使得建筑物成型。这张图表通过四级标题表现了本书每章的架构。在“老师的行动”一栏,对架构组成部分的功能做了简要的说明,意在帮助老师们在备课时能够理解结构所基于的认知逻辑,除了了解“做什么”和“怎样做”,也理解内在的“为什么”
三、中西互补的基本思辨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曾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编写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地发现中国几千年的经典传统智慧与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如何有意义地互动与互补的过程。
这是一场重要的学习。本书借力西方心理学的几个重要分支,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等。西方实证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出认知过程的脚手架系统。同时,我们也惊奇地发现在理解本书涉及的西方心理学相关理念时,中国国学”的一些内容及时地澄清了我们遇到的困惑,更为我们的思辨注入了灵魂,使得之后的活动设计更加贴心、更加落地。我们对《论语》的学习相对更多一些。最令我们受益的是,家的“道”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术”之间的有力互补,这让我们体会到“儒家的世界观从来都是普世的,是‘天下’观,而不是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学说”。事实上,这不仅令我们第一次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国学,也深化了我们对西方心理学的审视与思考。
令人惊喜的是从中西互补的角度,我们从文字和心灵层面接触了一些近现代思想大师,并受教于这些大师的卓越思考与雄辩,比如辜鸿铭、蔡元培、梅贻琦、林语堂、陶行知、钱穆、金岳霖、卫礼贤、荣格、罗杰斯、阿德勒、马斯洛等。我们也从当代致力于在东西方思想之间构建桥梁的学者的思想中受到启发,他们对待中西文化的角度虽然各持特点,但是他们此番努力的轨迹共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各国都是世界人文思想共和国的一员”’。这使我们能够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去拓宽对人性、文化、哲学、社会的理解,这些理解又都反过来指引着我们,以更和谐的身心状态沉浸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修中。
我们年轻的团队成员接受心理学的专业教育时,读的基本都是西方的教科书。恰恰是在这个以现代性为特征的时代,很多西方的教科书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天平上已经严重倾斜。对于西方的现代性,辜鸿铭直截了当地指出是心脑脱节,即灵与理智的脱节。荣格则说:“人们已经厌倦了科学的专业化以及理性主义的唯理智论。””辜鸿铭还说:“要判断一个文明的价值,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造就了怎样的人性、怎样的男人和女人。”2荣格曾这样写到他本人的东方文化启蒙人:“他(指卫礼贤)感到了这一文化使命的召唤,意识到东方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治愈我们的精神匮乏。”3人性与现代性这两个属性,就这样在心理学领域相遇清晰地看到了彼此。而我们的团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阅读和学习了许多东方智慧的书籍,思绪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话题,努力实现“中西互补”,也成为本书的一个特点。
金岳霖先生曾经陈述过他的心得:“中国的思想我也没有研究过,但生于中国,长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修三养”中国,于不知不觉之中,也许得到了一点子中国思想的意味与顺于此意味的情感。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这种心得我们也有幸略获同感。在对道的追求中,聚焦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提出了“三修三养”的基调,即修身养性、修心养德、修行养智。
我们走在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上。这本书既是蒲公英中学十九年一线经验的阶段性回顾,也是编写过程中困而学之的阶段性收获。这番行与知的征途如同穿过了一道宽阔的闸门,继续探索的热情如滔滔之水涌流奔腾。我们渴望与同仁们切磋琢磨,携手前行,不亦说乎!

北京蒲公英中学教育研究中心
2024年4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