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权威性。作者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常在电视台做节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简单实用。只有老中医知道的养肾老偏方、经验方、小方法,自己动手做,花小钱防大病。
★安全有效。用菜市场就能买到的食物调理肾虚,按按穴位就能增强肾气,动动手脚就能让肾重回年轻。
★认知度高。在中国人的养生认知中,养肾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普遍接受的。对于关注养生的人来说,养肾是绕不开的话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讲述如何在生活中养好脾胃。
内容包括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与健康的关系,为什么人们容易犯脾胃病,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运动、经络按摩等养护好脾胃。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给出了相应的脾胃调养方案。
|
目錄:
|
专题:《黄帝内经》教你肾病问题早发现/14
章 养肾就是养命,肾好命就长
关于肾,90% 的人都想错了 /19
肾是生命的发动机,肾好人生才能更长久 /20
肾也管呼吸,咳嗽气喘不都是肺的错 /23
肾是身体的水阀,水肿、尿频调调它 /25
想要思维清晰、意志坚定,先养好肾 /27
肾好,让你腰不酸、腿不痛、牙口好 /29
便秘也关肾的事,别总折腾肠胃 /31
保持耳聪目明的秘诀,就是养好肾/34
肾好不好,看看头发就知道/36
第二章 看看你是哪种肾虚
你所认为的“肾虚”,真的是肾虚吗/39
喜温怕冷的人,多半是肾阳虚/43
头晕耳鸣是肾阴虚,要滋补肾阴/47
咳喘、自汗是肾不纳气,温肾才能平喘 /51
腰酸、尿频是肾气不固,要固肾涩精/54
肾精亏虚各人有不同,按肾俞穴能通用 /57
第三章 注意细节,别让“小事”伤了肾
经常熬夜,就是在透支你的肾/63
工作压力有多大,肾的压力就有多大/65
久坐工作的人,肾功能多数都不好 /69
小心憋出来的肾病/72
吃香喝辣,爽了嘴巴却伤了肾/74
豪饮不仅伤肝,也伤肾/76
随意吃药治不好病,反倒会伤了肾 /80
第四章 顺应四季,肾气养得足足的
晚睡早起,让你一个春天都精力充沛 /83
静心莫忘养肾,心肾同养安然过盛夏 /86
秋季燥邪来袭,吃点酸味滋补肾阴防未病 /90
“冬眠不觉晓”,吃饱睡足来年才有好身体/94
第五章 吃对食物,护好肾,身体壮
补肾,选黑色食物准没错/101
咸味也能滋阴补肾,但别太过/104
肾虚的人,餐桌上不能少了黑豆 /107
常吃黑芝麻,气血足头发好 /110
黑米适合头晕目眩、贫血的人 /113
核桃,养肾健脑果/115
栗子是“肾之果”,体寒体弱的人可常吃/118
山药健脾益肾,适合遗精早泄的人 /122
韭菜又称“起阳草”,让人温暖又强壮/125
秋冬进补,吃羊肉胜过吃人参 /128
夏天出汗也伤肾,巧吃鳝鱼帮你补回来/131
常吃泥鳅的人,不缺“性趣”/134
第六章 家里有这些中药,补肾就够了
枸杞子泡水,长寿的人都在用/139
常吃莲子,摆脱遗精滑泄的烦恼 /142
桑葚滋补肝肾,能让头发黑又亮/145
肉桂,让身体的火旺起来,不再怕冷/148
肾虚腰痛,不妨试试杜仲 /151
何首乌补肾气,让你白发变黑发 /154
鹿茸温肾健骨,腰膝酸痛的人常含服/157
肾虚遗精、盗汗,金樱子 /160
女贞子调理“无形之水”,治阴虚发热 /162
熟地黄肝肾同补,养出精气神 /164
山茱萸阴虚阳虚都能补,让你远离腰痛、耳鸣 /167
五味子泡水喝,摆脱自汗、盗汗 /170
锁阳,锁住阳气,让你冬天不怕冷 /173
第七章 养肾无须花钱,经络穴位就是特效药
常揉肾经,肾气足,少生病 /177
经常刺激涌泉穴,让肾气源源不断 /179
太溪穴激活先天之本,给肾脏添活力 /181
照海穴滋肾阴,有虚火的时候要常按 /184
大钟穴,肾气不足时会很痛/186
然谷穴,缓解烦躁、失眠、没胃口 /189
水泉穴,消水肿、利小便、止痛经/191
筑宾穴能帮肾排毒,常吃药的人要多按/194
调动肾经气血,肾俞穴“当仁不让”/196
命门穴是掌控生命的“门户” /199
每天揉揉腰眼穴,能让你长寿 /201
第八章 生活小妙招,养肾大功效
耳朵是“外肾”,常揉效果让你意想不到 /207
苏东坡推崇的梳头养肾法,原来是这样 /209
好睡眠胜过补肾药 /212
泡脚不是洗脚,这样泡脚肾不虚 /215
水是好的排毒药,你喝对了吗/218
换个方式走路,前列腺问题没有了 /221
经常提肛,留住“性福” /223
第九章 12 种常见病症,补好肾就能解决
尿频,吃点温阳食物就能解除/227
遗尿、尿失禁,三个穴位就搞定/230
早生白发,就吃黑色食物/232
肾虚耳鸣、听力下降,常按耳前三穴/235
冬天手脚冰凉,多管齐下温补肾阳 /238
阳虚自汗,黄芪温阳固表有疗效 /241
阴虚盗汗,桑葚茶滋阴清热/245
肾虚腰痛,京门穴一穴搞定 /248
阳痿是肾阳虚,试试复原汤/251
频繁遗精,阴虚阳虚调理大不同/254
月经不调,阳虚、阴虚、气虚分开调/260
肾虚痛经,生姜水泡脚效果好 /266
|
內容試閱:
|
内文试读 《黄帝内经》教你肾病问题早发现
肾病是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尤其是在肾病早期,常被误诊成亚健康或其他不适。当发现肾脏异常时,往往肾已经“病重”。所以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不容忽视。读读《黄帝内经》,我们就可以掌握肾病的征兆。
精神不振、浑身无力
《黄帝内经》认为,肾藏精。肾精可化生为肾气,肾气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肾气足则精神好、身体强健。如果肾不好,肾精流失,肾气就化生不足,人就容易出现精神不振、浑身无力的现象。
腰痛、腰酸
肾脏位于人体脊柱两侧的腰部,如果你出现腰痛或腰酸,排除肌肉组织劳损、骨骼疾病,有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
耳鸣、听力减退
《黄帝内经. 灵枢. 脉度》中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如果你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多是肾虚的表现。一些老年人出现的耳聋,也多跟肾气衰退有关。
性能力下降
肾藏精,主生殖。如果肾不好,容易导致精气流失,男性出现遗精、滑泄、阳痿、早泄,女性出现带下过多、崩漏、月经不调、闭经,以及自汗、盗汗等。
水肿、尿多、尿频、尿失禁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说:“肾者主水。”肾具有控制和调节水液的作用,如果肾出问题,人体就不能及时将水气化,就会产生水肿、尿多、尿频、尿失禁等问题。
便秘
便秘不一定是因为上火、肠道疾病,还有可能是由肾功能失常造成的。肾开窍于二阴,主二便,大便的传导需要通过肾气的激发和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如果肾功能失常,人也容易出现便秘现象。
畏寒怕冷
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阳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畏寒怕冷的现象。肾是阳气产生的根源,如果你总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就要考虑是不是肾阳虚了。
头发少、容易干枯或少白头
中医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的说法。肾精充足,头发就乌黑茂盛。如果肾出了问题,肾精不足,头发就会稀疏干枯,容易变白脱落。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
《黄帝内经》里说,肾主骨。肾有掌控骨骼生长的功能,如果肾好,肾精充足,人体骨质就能得到很好的滋养,骨骼发育良好,牙齿坚固。如果肾出了问题,肾精不足,就容易出现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等现象。不少老年人容易骨折,跟肾精流失、肾气衰微有关。
容易气喘
肾主纳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容易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表现,也就是中医里所说的“肾不纳气”。
记忆力减退
中医认为,肾生髓,脑为髓之海。一个人肾好,肾精就充足,大脑得到的滋养也就足够,人就会头脑发达、精力充沛、记忆力变强。如果肾不好,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记忆力就会减退,使人变得健忘。
关于肾,90% 的人都想错了
人的肾有两个,生长在人体腰部脊柱的两侧,右肾略靠下,左肾略靠上,其外形呈椭圆形,弯曲,就像豇豆粒一样。肾的作用就是泌尿,即将血液中的废物过滤出来,再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因而肾又有“尿素工厂”之名。肾还有代谢水液、分泌激素等作用。
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肾炎、肾功能衰竭等,都与这两个肾有关。
相信大多数人对肾的了解仅限于上面所述,其实上面所说的“肾”,只不过是西医所讲的肾,而中医里所说的肾,不仅包括上面提到的肾脏器官,还涵盖了人的生殖、泌尿、肾经、骨骼等各组织、器官,是一个被称为“先天之本”的生命系统。
简单来说,中医所说的肾系统包括肾脏、膀胱、骨、髓、脑、发、耳、二阴等。从功能来看,肾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同时调节人体功能,使各组织、器官能够和谐相处。
《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中说:“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五脏之一的肾属阴。
肾位于膈之下、腹腔内,膈上属阳,膈下属阴,因而肾又为“阴中之阴”。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看,肾属水,与心相济,与脾相依,肝为肾之子,肺为肾之母。总之,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肾是生命的发动机,肾好人生才能更长久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中医认为,肾主要的功能是“藏精”,即把人的精华的宝贝储存起来,封藏起来,使其不能任意流失。《黄帝内经. 素问. 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气是人体至关重要的精华,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项功能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毫无疑问,肾就是这辆汽车的发动机,为生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肾藏精,“精”即精气,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是生命之源。
“精”又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黄帝内经. 灵枢. 本神》中说:“生来者,谓之精”。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来源于每天的饮食,由脾胃运化而来,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一样,而且看似独立,其实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所用——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的化生提供“支持”,而后天之精不断地培育和充养先天之精。
肾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是这样记述肾精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的: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
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气,即肾精化生之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的。人出生后,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出现换牙、长头发等生长发育的现象;
当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产生了一种名为“天癸”的精微物质,促进机体性腺发育,使人的性器官成熟,进而具备生殖能力,女性表现为月经来潮,男性表现为“精气溢泄”;中年之后,随着肾中精
气的逐渐衰少,“天癸”也随之衰少而枯竭,使人的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逐渐衰退,人也日渐衰老而步入老年期。人的一生,就是肾中精气生长、发育、强壮、虚衰、枯竭的过程。
肾也管呼吸,咳嗽气喘不都是肺的错
清代名医林佩琴在《类证治裁. 卷之二》中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其中,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的气,必须要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可以说,一个人肾好气足,呼吸才能顺畅,生命才旺盛。
肾气足,呼吸和调有深度
《黄帝内经. 灵枢. 本输》中说:“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肾、肺通过经脉联通,机体内气体的运行交换有赖于肾纳气和肺换气的功能。而肾主封藏精气,为元气之根;肺主呼吸、换气,除了肺的本身功能外,还依赖于肾中元气的激发推动。因而,肾气充沛的人,纳气功能正常,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就均匀和调、平衡而有深度。
呼吸、换气的过程,即吸入氧气,将身体里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肾、肺和谐,呼吸功能正常,五脏六腑获得足够的氧气的滋养,可使身体呈现良好的状态,使人看起来精神奕奕、充满活力。
气喘咳嗽,原来是肾不纳气
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弱柳扶风,动则娇喘、咳嗽。林黛玉的病症看起来是“肺痨”,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肾。《黄帝内经. 素问. 示从容论》中就说:“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个人如果肾气亏虚,摄纳失常,不能潜藏于下而上逆,就会影响到肺,使肺气不能深深吸入清气而出现气喘、咳嗽。这也就是中医里所说的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喘、气短,呼吸时呼气多、吸气少,稍微运动喘气加重,有的还伴有出冷汗、手脚冰凉等。
对于肾虚失纳,调养的关键在于补肾纳气。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核桃仁、熟地黄、当归等中药具有补肾纳气的作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金匮肾气丸是补肾纳气的名方,适当服用有助于改善气短、咳喘。
想要思维清晰、意志坚定,先养好肾
肾藏精,精舍志。——《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出“肾藏志”的说法,如《黄帝内经. 素问. 宣明五气》中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黄帝内经. 灵枢. 本神》中说:“肾藏精,精舍志。”肾藏志是肾的一种生理功能,“志”指志向、意志、精神,肾藏志则指人的意志或记忆力与肾密切相关。
肾好的人记忆力好
《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精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宝贵的东西,而肾是生精、藏精的地方。
中医认为,肾生精,精生髓,髓聚于骨为骨髓,髓聚于脑为脑髓,因而有“脑为髓之海”的说法。“肾精充盛则脑髓充”,一个人如果肾精充足,则脑髓充盛而精力旺盛、记忆力强。如果肾精虚衰,则容易呈现精神不振、健忘等状态,严重的还可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
所以,自古以来很多“益智健脑”的方药,多从补肾论治,例如著名的补肾药物“益智仁”即是补肾固精、健脑益智的良药。
关于中药“益智仁”补肾益智,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个富商老来得子,给孩子取名来福。可来福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从小体弱多病、反应迟钝,看起来呆滞木讷,还有尿床的毛病。富商遍寻名医给儿子治病,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个老道士云游到此,告诉富商郊外有一种仙果可以治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画了“仙果”的“画像”。富商根据老道士的指引,找到了仙果。来福吃了仙果之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慢慢变得开朗活泼、聪颖可爱,后来来福学有所成,金榜题名。来福所吃的仙果因有益智、强智、使人聪明的功效,因而被称为“益智仁”。
人若肾气虚,容易“犯错误”
“肾藏精,精舍志”。精舍志,通俗地说,就是肾精充足才能掌管好人的意志活动,使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意志坚强。
人体的意志活动不是归大脑管吗,跟肾又有什么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精神意志活动由心生,“心藏神”,但其中的意志问题分配给了肾来掌管。如果肾精不足,肾气虚,人就容易变得精神恍惚、思维迟钝,工作中也容易犯错误。所以如果你经常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排除休息不足、器质性疾病的原因外,就需要考虑是不是肾虚了。
便秘也关肾的事,别总折腾肠胃
很多人一便秘都会想到是上火了,于是喝凉茶、吃清火药,想要将“火”降下去。凉茶、清火药都属于寒凉之物,具有一定的滋阴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缓解便秘。但是,一旦停止饮用凉茶、服用清火药,很容易“反弹”,使便秘严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得从便秘的原因说起。其实,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上火、脾胃虚弱、肾虚等。上火引起的便秘,通常肠胃有积热,这时可适当用凉茶、清火药来调理;而脾胃虚弱引起的便秘,则需要强健脾胃;对于肾虚引起的便秘,就要辨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引起,然后再对症下药。这里,我们主要来看看肾虚与便秘的关系。
肾阳虚型便秘,越降火越严重
《黄帝内经》认为,肾司二阴,主二便。“二阴”指的是前阴和后阴,前阴即泌尿和生殖系统,负责人体的排尿、生殖,后阴主管人的排便功能。前面我们提到,肾主水的功能包括司膀胱开合,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其实,大便的排泄也离不开肾。肾阳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脾胃、肠道的运动需要肾阳提供动力。人如果肾阳虚弱,没有力量推动大便下行,就会出现便秘。这种便秘被称为肾阳虚型便秘,也就是中医上常说的“虚秘”。
肾阳虚型便秘的人,大便并不干燥,但就是解不出来,同时还伴有怕冷、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腰痛、腹部冷痛、舌质淡白等。对于肾阳虚便秘,需要温补肾阳。著名的附子理中丸、济川煎,都是温肾的名方,对于肾阳虚引起的便秘有不错的缓解作用,肾阳虚便秘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肾阳虚型便秘的人不宜用泻药或清火药。泻药、清火药性质寒凉,容易耗损阳气,肾阳虚型便秘的人本身肾阳虚弱,若不当服用泻药、清火药,本就虚弱的肾阳再遭受“重创”,相当于“雪上加霜”,使便秘变得更加严重。这就是有的人便秘,越清火便秘越重的原因。
肾阴虚型便秘,滋阴生津是关键
肾虚引起的便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肾阴虚便秘。正常的大便需要有肾阳的推动,还需要肾阴的滋润。人如果肾阴虚弱,人体津液不足,不能够滋润肠道,大便就会干涩不畅。这就如同河里没有水,船失去水的浮力和推动,也就无法行驶。肾阴虚引起的便秘也是如此,因而,中医里也将肾阴虚型便秘形象地称为“无水舟停”。
肾阴虚型便秘的人,看起来形体比较消瘦,常感觉肠道干涩,粪便干结如羊屎状、难以排出,还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心烦失眠、潮热盗汗等。
对于肾阴虚引起的便秘,需要补肾、滋阴、通便。黑芝麻具有补肾养阴、润肠通便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肾阴虚型便秘,可以作为日常调理之用。中医上也有两个治疗肾阴虚便秘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增液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另外,肾阴虚型便秘的人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熬夜不但损伤了阳,也消耗了阴,会让肾阴虚雪上加霜。
肾阴虚型便秘与实火便秘的区别
肾阴虚型便秘看起来跟上火引起的便秘很像,尤其是大便干结,使人常将肾阴虚型便秘误诊为上火引起的便秘。其实,这两种便秘只是症状看起来像,但并不是一回事儿。
肾阴虚型便秘的根源在于肾阴不足,肾阴包含一切阴液,其中包括水,肾阴不足使肠道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因而在调理上要多吃补肾、滋阴、通便的食物或药物。
上火引起的便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火便秘,多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如过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饮水少、暴饮暴食等,使肠胃负担过重,食物得不到完全的消化而积存在肠胃中,产热并消耗肠道水分,从而引起排便困难,同时伴有口臭、口腔溃疡、口干咽干等。对于上火引起的便秘,则要消食积、清实火,多吃富含水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并且性质清凉的食物以润肠通便。
对于肾阴虚型便秘的人来说,也不可吃清火药,因为清火药的主要功能是泻火、清火而不是补阴,一旦停用,很容易引起反弹,加重便秘。
你所认为的“肾虚”,真的是肾虚吗
现在很多电视广告都以女性和儿童为主要对象,但有一种商品确是专门针对男性的,那就是补肾保健品。经常听到“是不是肾透支了”“把肾透支的补回来”“补肾圣品,男人不能少了它”。从电视广告就能感觉得到,肾虚还是非常普遍的。那么,肾虚到底是什么呢?
肾虚即肾中精气亏损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黄帝内经. 素问. 通评虚实论》中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简单来说,肾虚就是肾的精、气、阴、阳不足。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这些词听起来挺玄乎的。打个比方,我们用电饭锅做饭,米和水就相当于肾阴、肾精,而电饭锅的煮饭功能就相当于肾气、肾阳。如果家里没有米和水,或者是电饭锅的煮饭功能坏了,或者是没电了,这样就无法做熟饭了。人体也是这样,肾气、肾阳不足,身体也就亏虚了。
肾是怎么亏虚的
李中梓在《医宗. 虚劳》中指出:“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由此可见,一切虚损疾病,肾和脾是根源。其中,肾虚是正气损伤的结果。
正气指人的元阳之气,是人体精、气、津、液、血和脏腑、经络之气充盈的总称,也被认为是肾气的通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损伤肾气,如过度劳累、纵欲过度、饮食不当、
错用药物等。肾就相当于银行,收支平衡才能稳定,但如果长期支出大于收入,久而久之就会入不敷出而形成亏损,也就是肾虚。
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对人体起滋润、濡养的作用,而肾阳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情况,也就是肾虚。就相当于一架天平,阴、阳各居两边,维持平衡,任何一边过盛或过少,都可导致天平不平衡。
肾中精气分阴、阳两方面,也就意味着肾虚也分证型,常见的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另外,肾有藏精、纳气等作用,肾虚还包括肾不纳气、肾不固气、肾精亏虚等证。
你离肾虚有多远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意思是女性35岁之后、男性40 岁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肾中精气逐渐衰少,第二章|看看你是哪种肾虚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肾虚的问题。当然,肾虚不单是跟年龄有关系,年轻人也有可能肾虚。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肾虚呢?
(1)有腰痛的情况,而且腰痛经常复发,劳累或者是阴雨天气的时候腰痛会加重。
(2)每天饮水正常,但夜尿超过3 次,而且有小便无力、感觉
尿不干净的情况。
(3)感觉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或者大便虽然不干燥,但排不出来。
(4)经常感到疲劳,不想说话,懒得动,总想躺着,而且精神不集中,工作时没有激情,常觉得力不从心。
(5)经常失眠,虽然感觉很困,但就是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容易醒,睡眠质量很差,醒后仍然觉得很累。
(6)经常手脚冰凉,即使夏天也穿长衣长裤,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特别怕冷,睡觉半天也捂不热被窝。
(7)性欲减退,对性生活提不起兴趣,或者是性生活质量不高,男性刚过40 岁就没有晨勃的现象,女性刚过40 岁就月经变少甚至闭经。
(8)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咳嗽,尤其是季节交替的时候,特别容易“中招”。
(9)洗头的时候头发大量脱落。
(10)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
如果以上症状,你有4 条以上,意味着你很可能有肾虚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当然,以上只是作为自己关注自身健康的参考,并不是肾虚的依据,是否肾虚需要经过医生诊断才能作出判断。
肾阴虚与肾阳虚的辨别方法
看年龄
中青年是人一生中有活力、负担重的阶段,无论是学习、工作、锻炼,身体消耗会特别多,而且中青年人性需求也很强,因此更容易肾阴虚。老年人身体消耗减少,但各种器官逐渐衰老,容易出现肾阳虚。
看冷热
肾阴虚的人常出现五心烦热、盗汗的情况;而肾阳虚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
看性功能
肾阴虚的男性多早泄、遗精;肾阳虚的人多阳痿。
看二便
肾阴虚的人多小便发黄、大便秘结;而肾阳虚的人多小便清长、大便溏稀。
常揉肾经,肾气足,少生病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 邪走足心, 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贯脊属肾,络膀胱。——《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刺激经络是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络联络表里,就像是身体健康的遥控器,通过对体表经络的刺激,就能对脏腑起到调理作用。肾经是十二经络之一,全称是足少阴肾经。起于脚趾下,终于舌根部,内属于肾,故肾经与肾功能的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适当地刺激肾经及其穴位,就可以达到养肾强肾的效果。可以说,肾经就是我们随身携带、随时能用的养肾方。
很多人记不住或者找不准穴位,那也没关系,这里我推荐给大家一种简单的刺激经络的方法,叫做揉经络,就是顺着经络的大致走向按揉,揉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对穴位起到了刺激作用。这种方法不受环境与场地限制,简便易学,省时,而且行之有效,防病治病都可以。
对于养肾来说,揉肾经是比较简单的方法,肾经位于下肢内侧和胸腹部,按揉起来也比较方便。
揉肾经时我们可以把肾经分为两段,分别来揉,即胸腹部和下肢部。
胸腹部一段可用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从上往下按揉。从俞府穴到步廊穴,可宁心安神,缓解郁闷、胸闷、咳嗽等问题。从幽门穴到肓俞穴可排出腹中浊气、调节肠胃功能的。从肓俞穴往下推到横骨穴,能防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下肢内侧一段,可手握空拳,沿着经络从上往上下滚揉,重点穴位可用拇指加力按揉,以感到穴位处酸胀为宜。
揉经络想要起到好的效果,还需要注意一个时间问题,也就是什么时候揉。中医上把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相对应,认为每个时辰有一条经络当令,也就是这条经络在此时段经气旺。肾经经气旺在酉时,即傍晚5~7点,所以此时当为按揉肾经的时间。
上班的人酉时正值下班高峰,揉肾经不太现实,在下班路上,无论是行走还是乘车,都可以多做十趾抓地的动作,以刺激涌泉穴,达到保健目的。
经常刺激涌泉穴,让肾气源源不断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其首穴就是涌泉穴。《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意思是指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从脚底涌出,灌溉全身各处。所以涌泉穴对养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经常刺激涌泉穴有补肾、疏肝、明目、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涌泉穴的位置很好找,它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第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 处。取穴的时候,可将脚卷起来,足前部会出现一个凹陷处, 这个凹陷深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按摩涌泉能打通肾经
刺激涌泉穴时,先把大拇指的指甲剪平,然后用力点按。或者双手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如果感到涌泉穴处很痛,那就要每天按摩。一定要坚持,因为补肾是需要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一般来说,每天按摩3分钟,坚持1 个月,就会发现脚底有弹性了,再按的时候就不会凹陷下去。
如果坚持按了一段时间还是总痛,说明气血在流经肾经的其他穴位时,中途被堵塞住了,这时,我们要先在肾经上找其他的痛点按,依次把这些堵塞的地方按通了,然后再去按涌泉穴,就会逐渐不痛了。
有的人脚心总发热,属于肝火过旺,但受到了抑制,火气没有宣泄出去,而肾阴又不足,所以就会脚心发热。这时,需要向肾要点水,来浇灭体内的火。简单的方式就是揉涌泉穴,坚持几天,脚心发热的问题就会缓解。
艾灸涌泉,可消除寒证
涌泉穴可以治疗足寒。如果你身上怕冷,脚心老是冰凉,而且按的时候凹陷不起,这时候好用艾灸法。用艾条悬提灸涌泉穴15 分钟,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每天1 次。
除了补肾,涌泉穴的作用还非常多。可以治呃逆(打嗝不止)、虚寒性呕吐、耳鸣、耳聋等。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也都是肾经不通、肾气不足造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