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NT$
653.0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NT$
571.0

《
大英博物馆:讲故事的中世纪神话艺术
》
售價:NT$
1010.0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NT$
449.0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NT$
505.0

《
当代前沿社会理论十讲
》
售價:NT$
500.0

《
诸王的不列颠:从罗马帝国时代到联合王国的2000年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潇湘晨报》创始人、著名出版人龚曙光继《日子疯长》《满世界》等散文集之后的全新散文力作。
2.题材丰富,可读性强。本书整合了作者已发表以及暂未公开的散文文章,集故乡风物和人物、疫情日记、所作序言等内容于一体,展现了一位湖南人的故乡情怀,一名出版人的文学见解,一名历史记录者的理性克制。
3.本书的第三辑为作者于疫情时期的个人见闻、感受,虽忧思深重但克制理性,引人思考与共鸣。
4.在充满温情的故乡回忆中,捕捉小人物的“不世俗”,描述记忆中至真的人、原始的景,质朴的文字流露出对故乡的纯真感情。
5.一本随性且任性的文字,在记述上与时代昵近,在思考上和时局死磕,记录下生活中的隐寓,寻找生活与生命的真相。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潇湘晨报》创始人、中南传媒股份公司首任董事长龚曙光的最新散文作品。既收入了在各类文学期刊上发表的单篇散文,如发表在《湖南文学》期刊的《凤凰的样子》《寓言之岁》等篇,又精选了为友人佳作所写的图书序言若干。此外,还记录了一名资深媒体人在疫情时期的一些见闻、思考,聚焦灾难面前个体的坚韧力量,理性而克制,述写了一份直面灾难的精神样本。该书创作的时间跨度长,题材类型多,且记述内容与时代同频,展现了作者作为一位湖南人的故乡情怀,一名出版人的文学见解,一名时代记录者的理性克制。
|
關於作者: |
龚曙光,《潇湘晨报》创始人、中南传媒股份公司首任董事长。曾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奖”“2011 年CCTV 年度经济人物”等荣誉。在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出版管理学、文学论著多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日子疯长》《满世界》;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逾 100 万字。担纲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总策划、总编剧。
|
目錄:
|
第一辑
002 凤凰的样子
020 城头斜阳
030 山里
042 津市三顿饭
第二辑
052 鸟命
063 猫和尼姑
074 阿满娘
078 一个人的桃花源
092 愚咖咖的暑期流水账
101 醴陵三记
第三辑
108 寓言之岁
122 年尾年头
137 罢读季
146 冰雪劫
第四辑
152 元旦默想——我的新年献辞
158 霍金十问试答
163 读残雪作品比猜她得奖有意思
168 钟先生的文章
174 我究竟算不算个湖南人——因《天宠湖南》兼问生长于斯的朋友们
第五辑
194 一个坠落苹果的两面:极端智慧与极致想象——“第一推动丛书”25 周年版序言
198 苹果与利剑——“第一推动丛书”新版序言
202 作家与人物的历史宿命——唐浩明“晚清三部曲”30 周年版序言
210 一个人和一座村寨的悲欣纠缠——黄于纲《凉灯二十年》序言
217 纯真山野气与质朴悲悯感——张永中《故乡人》序言
221 水哥的好玩与好玩的水哥——水运宪《惟天在上》序言
228 修谱与著史——罗宏《湖湘世家:鼓磉洲罗氏》序言
234 路行可远,风等必来——赵宝泉《小趋势》序言
240 云卷云舒,自由自在——刘云《十日谈:刘云自述》序言
248 跋
|
內容試閱:
|
在我的散文集中,这是一本随性且任性的集子,在记述上与时代昵近,在思考上和时局死磕。如果历史记录是一堵坚硬的石墙,我则像一个倔强霸蛮的少年,狠劲地在墙上抓出了几道指痕。
很幸运,时代终于艰难而决绝地从疫情中走了出来!但具体到每个感染者,却未必能挥一挥衣袖轻松走出,其中许多人,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记忆甚至记录。我的日记和文章,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和国人当时的精神状态,故就写作初衷而言,这不是一份详备的灾难记录,而是一份直面灾难的精神样本。
生活与生命的诸多真相,常以寓言形式向世界暗示和传递。一个写作者,记录下这些隐寓,记录下这种寓言式生活,或许就触碰了时代的敏感神经,号切了社会的纷乱脉象,扫描了文化的迷惘图景,伴陪了人们的执拗向往……
——序言
迷上养鸽,是因同桌八个瘤。
老家人把生疮长疱留下的疤痕,叫瘤子。八个瘤父母在涔河上行船跑码头,一年四季水上漂,将八个瘤扔给一个又聋又驼的老奶奶。奶奶三寸金莲,走路一步三晃,哪里管得住飞天蜈蚣似的孙子,由了他天天在码头上泅水打架摸王八。暑期太阳毒辣,八个瘤爬上泊在河心的木排钓鱼,赤裸的上身晒得乌漆墨黑。天长日久,太阳的热毒积在体内,一个接一个长出桃红李紫的疮疱来。八个瘤霸得蛮,疮疱熟一个,他便对着河水挤一个,每一次都挤出一大包脓血来,然后掬一捧河水洗洗了事。
——《鸟命》
大厅里,也坐了不少人,那是吃粉吃面吃饺儿的,起了大早来抢头锅。赶船的,是不敢坐在那里细品慢咽的,买到面点,撒腿便往码头跑,生怕误了船。我也是,捧起白纸包着的四个包子,赶忙登了船。没等找到座位,便塞了一个包子在嘴里,顾不得刚出笼的包子烫人。津澧一带,望江楼的包子,不仅是个传说,简直算个人生追求。此前我虽没吃过,却不知多少次被人馋得直咽口水。包子虽烫嘴,但果然面皮软肉馅嫩汤汁鲜,是从未尝过的味道。船还没出港,我已将四个包子消灭了。透过船窗,望着岸上的望江楼,竟有些不舍。大学四年,去长沙上学,我几乎都坐船,照例是早班,照例是捧着四个望江楼的包子,急急匆匆往码头跑。
——《津市三顿饭》
见我将信将疑,吴娭毑又说起这猫还吃素,每餐同她一起青菜白饭,吃得津津有味,养得肥肥实实。吴娭毑吃全素,自然不会拿荤腥喂猫,我以为是买了成品猫食,没想到这猫还真跟着主人吃了素。都说天下没有不吃腥的猫,怎么吴娭毑的猫就例了外?有道是近朱者赤,莫非这猫真被佛经感化了?
吴娭毑的鱼池挖得大,养了一池鱼和龟。别人家养鱼为观赏,吴娭毑则为了放生。逢上菩萨生日之类,吴娭毑便会买回一些鱼和龟,放生在院中池子里。一天,我见她放生几尾鲤鱼,小猫蹲在旁边,不跳不闹,一点没有猫见了鱼该有的兴奋。心想,这只猫怕是真会修成正果,要不就是前世修了德。
——《猫和尼姑》
雨水滋生了感冒,同时滋生了忧郁。阴雨将城市、楼宇和居民彼此隔绝,每个人都沦为一座孤岛。人们从怀疑正常时序不可能有如此漫长的雨季开始,延伸到对事对人、对各种既定秩序的质疑。即便那些没有任何哲学意识的人,也开始怀疑世界的确定性。慢慢地,彼此对视的眼神变得迷蒙、疑惑甚至狡黠,彼此交谈的语调,也变得含混、暧昧甚至怪异。除却灾难性话题,人们难有正常交流和共鸣。
——《寓言之岁》
2020 年 2 月 15 日
正月十来天,天气阴阴阳阳,倒也没有特别寒冷的日子。前天天热得有些突兀,仿佛夏季驾临。心想气温就这样热下去,疫病或许就消除了。都说病毒怕高温,不管这说法靠不靠谱,心中却总是这样希望。
2020 年 2 月 16 日
大疫当前,患者盈门,求大于供的严酷事实,让人无法从道义上怪罪哪家医院、从管理上谴责哪级政府。可这毕竟是一家两代的四条人命,说没就没了,又有谁能憋得住这几乎灭门绝户的巨大伤痛?除了诅咒老天有眼不开,人们怨无所怨、怼无所怼,这或许才是这场灾难逼人欲疯的真正原因。
院子里的海棠花开了,一星一点的像猩红的血迹;小区里的玉兰花开了,满枝满树的像惨白的祭幡……
——《年尾年头》
一方面,疫病已将每个被感染者生命的选择变得如此简单,是生是死,譬如硬币的两面。在这种时刻,任何一句对源起的叩问都多余,任何一种对苦难的怜悯都矫情。另一方面,疫病仍在蔓延,所有未感染者无力主宰生死的危机,也变得日趋严峻。在这种时刻,任何一项防控策略都休戚与共,任何一次医学判断都人命关天。当下的是生是死与未来的是死是生,竟如此必然而荒谬地对撞,又如此现实而虚幻地纠缠。
然而我仍旧无法纠缠在伯爵的命运遭际中。当不知名的染病老人跳桥轻生,当志愿者何辉感染身亡,当“造谣人”李文亮以身殉职,当……当一个一个的噩耗接踵传来,我突然意识到,此时此刻手里安闲地捧着一本书不仅是一种变相的逃避,而且是一种遮掩的罪过!当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变作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当一个个温馨的家庭变作空荡荡的巢穴,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任何伟大的艺术创造,都无权抢夺我们的悲恸和眼泪,无权侵占我们无奈无助却必须与这些生死挣扎同在共守的时光……
——《罢读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