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宋以前医籍考
》
售價:NT$
1430.0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明代遗民: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
售價:NT$
118.0

《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
售價:NT$
585.0

《
葡萄酒与战争:法国人与纳粹的斗争(格致·格尔尼卡)
》
售價:NT$
341.0

《
202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4部)
》
售價:NT$
18665.0
|
編輯推薦: |
《夏三虫夏天的昆虫》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虫”为题的经典散文,有鲁迅的《夏三虫》、汪曾祺的《夏天的昆虫》、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孙犁的《昆虫的故事》、迟子建的《昆虫的天网》。鲁迅的《夏三虫》以犀利而深刻的笔触,剖析蚊虫、苍蝇、跳蚤这些常见夏虫背后的人性隐喻。汪曾祺的《夏天的昆虫》,用质朴且饱含温情的文字,描绘出夏天里各种昆虫的鲜活模样,带给我们无尽的田园之趣。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在那没有秋虫鸣唱的地方,寂静得让人有些失落;通过对比有秋虫的热闹场景,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秋虫的叫声于大自然而言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孙犁的《昆虫的故事》像是一位老友在娓娓讲述着他与昆虫之间的点滴过往,那些发生在田间地头、墙角屋后的昆虫故事,或有趣,或感人。迟子建的《昆虫的天网》则以一种奇幻的视角,让我们看到昆虫世界里那看不见的联系与规则,作者用她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神秘而又真实的昆虫世界秩序……
|
內容簡介: |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阅读经典散文,亲近母语的魅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题散文经典”丛书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编选成册,比如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醉、生、梦、死、衣、食、住、行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成书,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
这样一本汇聚了众多名家对昆虫的观察、感悟、想象的好书,无论你是想感受文学大家们深刻的思想内涵,还是沉浸于田园间的虫趣;无论你是渴望探寻昆虫背后的生命奥秘,还是领略那奇幻的虫之世界秩序,都能满足你。
|
關於作者: |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
目錄:
|
夏三虫
夏虫之什
夏天的昆虫
没有秋虫的地方
虫豸
以虫鸣秋
来客
草木鱼虫之类
虫
昆虫的故事
昆虫备忘录
草木虫鱼
小红虫
昆虫的天网
虫子,爬吧
蟋蟀之话
蟋蟀
蟋蟀
蟋蟀
促织,促织!
蟋蟀国
秋虫六忆·忆养
萤火
萤火虫
秋萤
萤
萤火
螟蛉虫
金蛉子
蝉与纺织娘
蝉与蚁
蝉
蝉的歌
蚁
两窝蚂蚁
蚯蚓
蚕给我的启示
蚕
蜜蜂
蜜蜂
白蝴蝶之恋
枯叶蝴蝶
蜻蜓
蜻蜓
蜻蜓不再飞回来
螳螂
虫趣话蜗牛
苍蝇
蚊子与苍蝇
苍蝇
苍蝇与我
苍蝇向何处而飞
黄蜂筑巢
捅马蜂窝
中国究有臭虫否
虱子
床虱
跳蚤
蜘蛛
蟑螂
|
內容試閱:
|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 古之文章,已传唱干世。而 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 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 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 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语 言之精湛凝练,名家又皆首 肯之。因此,在时下“图像 时代”或日“速食文化”的阅 读气氛中,重读散文经典, 便又有了感觉母语魅力的意 义。 本着这样的心愿,我们 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 行了重新的分类编选。比如 ,春、夏、秋、冬,比如风 、花、雪、月等等。这样的 分类编选,可能会被时贤议 为机械,但其好处却在于每 册的内容相对集中,似乎也 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 这套丛书将分批编选出 版,并冠之以不同名称。选 文中一些现代作家的行文习 惯和用词可能与当下的规范 不一致,为尊重历史原貌, 一律不予更动。考虑到丛书 主要面向一般读者,选文不 再注明出处。由于编选者识 见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因此,遗珠之憾也将存在 。这些都只能在编选过程中 逐步弥补,敬请读者诸君多 多指教。
蝈蝈我们那里叫做“叫蛐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而加一个“侉”字,叫做“侉叫蛐子”。这东西就是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声:“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我就挑顶辣的辣椒喂它。早晨,掐了南瓜花(谎花)喂它,只是取其好看而已。这东西是咬人的。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篦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子一口!
另有一种秋叫蛐子,较晚出,体小,通身碧绿如玻璃料,叫声清脆。秋叫蛐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盒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盆里,用剪子剪,则不碎裂。秋叫蛐子价钱比侉叫蛐子贵得多。养好了,可以越冬。
叫蛐子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就熟了。味极似虾。
蝉
蝉大别有三类。一种是“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这是蝉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强。我曾捉了一只,养在一个断了发条的旧座钟里,活了好多天。一种是“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点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嘟溜——嘟溜——嘟溜”。一种叫“叽溜”,最小,暗赭色,也是因其叫声而得名。
蝉喜欢栖息在柳树上。古人常画“高柳鸣蝉”,是有道理的。
北京的孩子捉蝉用粘竿,——竹竿头上涂了粘胶。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佝偻丈人承蜩,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工具。
蜻蜓
家乡的蜻蜓有三种。
一种极大,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的小圆片,叫做“绿豆钢”。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
一种即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它们栖息着不动,从后面轻轻伸手,一捏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草的穗子飞了。
一种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
另有一种纯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们叫它鬼蜻蜓,因为它有点鬼气。也叫“寡妇”。
刀螂
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头可以四面转动。螳螂翅膀嫩绿,颜色和脉纹都很美。昆虫翅膀好看的,为螳螂,为纺织娘。
或问:你写这些昆虫什么意思?答日: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
(1987年)
P16-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