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NT$
403.0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NT$
321.0

《
大国产业—中国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与时代机遇
》
售價:NT$
403.0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
》
售價:NT$
704.0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售價:NT$
1224.0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20 年年初,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一事件不仅对应急物流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更引起我们深入思考未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建设健全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了建立分级响应和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并强调了信息基础设施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这正是本书要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人类社会早已迈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其比喻为应急物流体系的 “中枢神经系统”, 因为它在实现快速、 安全、 经济、智能的应急物流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支持角色。 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背景, 详细呈现了信息基础设施在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功能需求。
|
內容簡介: |
《应急物流体系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应用》作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丛书” 之一, 已经入选“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致力融合全球视野,汇聚本地见解并吸纳最新技术成果,为从业者、决策者与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指南,助力其梳理应急物流数字化建设与应用的思路,以便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应急物流状况时能够做出明智抉择。同时,本书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助力构建专用信息基础设施,增强系统在快速响应、协同作业及灾后恢复等方面的韧性,为应对未来挑战贡献力量。
|
關於作者: |
曲强,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岗位,任广东省区块链与分布式物联网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深圳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
目錄:
|
第一章 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 001
第一节 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关键基础设施 …………………… 005
第二节 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
重要性 ………………………………………………… 013
第三节 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部署的方法 ……………… 016
第二章 应急物流场景分类分析 …………………………………… 027
第一节 灾害对应急物流体系提出挑战 ……………………… 029
第二节 以公共卫生灾害场景为例的应急物流 ……………… 031
第三章 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功能需求 …………………… 047
第一节 快速响应 ……………………………………………… 049
第二节 多方协作 ……………………………………………… 050
第三节 分层分级 ……………………………………………… 051
第四节 智能决策 ……………………………………………… 052
第五节 多目标优化 …………………………………………… 054
第六节 支持复工复产 ………………………………………… 055第四章 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架构 ………………………… 059
第一节 架构概览 ……………………………………………… 061
第二节 物理层 ………………………………………………… 062
第三节 感知层 ………………………………………………… 065
第四节 数据层 ………………………………………………… 067
第五节 安全层 ………………………………………………… 069
第六节 协作层 ………………………………………………… 074
第七节 业务层 ………………………………………………… 075
第五章 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 079
第一节 人工智能: 探索未来的智慧世界 …………………… 081
第二节 时空大数据: 解锁时空信息的宝库 ………………… 089
第三节 新一代通信技术: 连接未来的数字基座 …………… 096
第四节 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 引导万物智能发展 ……… 103
第五节 区块链系统与平台: 重塑未来的信任基石 ………… 112
第六节 无人机与机器人: 低空经济和自动化的未来 ……… 132
第七节 卫星遥感与遥测 ……………………………………… 142
第六章 应急物流体系主要功能系统 ……………………………… 147
第一节 应急物流系统 ………………………………………… 149
第二节 应急物流综合指挥系统 ……………………………… 157
第三节 专用的应急物流通信系统 …………………………… 165
第四节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 179
第五节 应急物资保障系统 …………………………………… 187 第六节 应急物流配送系统 …………………………………… 200
第七节 智能多方应急物流协同系统 ………………………… 211
第八节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急物流信息存证与监管
系统 …………………………………………………… 221
第七章 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分析 …………………… 229
第一节 在食品冷链领域中应急物流的应用分析 …………… 231
第二节 在医药领域中应急物流的应用分析 ………………… 237
第三节 在城市领域中应急物流的应用分析 ………………… 242
第四节 在煤炭领域中应急物流的应用分析 ………………… 245
第八章 应急物流与保障体系相关信息技术前沿 ………………… 249
第一节 自动驾驶设备与应急物流 …………………………… 251
第二节 元宇宙与应急物流 …………………………………… 254
第三节 数字人民币与应急物流 ……………………………… 259
第四节 6G、 低轨卫星互联网与应急物流…………………… 261
参考文献 ……………………………………………………………… 266
|
內容試閱:
|
随着全球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 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纷繁、 变数不断的时代。 当今世界, 突发事件频发, 对社会经济和民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应急物流体系的建
设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物流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是确保灾区人民生活物资供应、 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 本书的编写旨在系统性介绍和讨论应急物流体系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及其技术应用, 巩固应急物流所需的技术和系统。本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20 年年初,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一事件不仅对应急物流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更引起我们深入思考未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建设健全的应急物流基础设施已成为国际国内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了建立分级响应和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并强调了信息基础设施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这正是本书要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人类社会早已迈入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其比喻为应急物流体系的 “中枢神经系统”, 因为它在实现快速、 安全、 经济、智能的应急物流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支持角色。 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背景, 详细呈现了信息基础设施在应急物流体系中的功能需求。 本书第一章对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概述。 对关键组成部分 (包括物流和交通基础设施、 信息系统及金融基础设施) 进行了剖析。 在认识到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后, 随
后的章节深入探讨了其在应急物流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阐述了数字基建的必要性、 核心元素及其建设和部署的步骤。第二章对应急场景进行了分析, 特别关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急物流的特点, 剖析了突发事件对应急物流的诉求, 并强调了需要一个适应性和有韧性的系统。 该章还评估了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物流管理现状以及四类典型公共卫生灾害场景, 明确了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了建议。第三章概述了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快速响应、 多方协作、 分层分级、 智能决策、 多目标优化和支持复工复产。 该章深入探讨了每个需求的重要性和实现策略。第四章深入探讨了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的架构。 本书提出了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的分层系统架构,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景式的设计思路, 具体涵盖了物理层、 感知层、 数据层、 安全层、 协作层和业务层。 该章对每一层的功能和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章探讨了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 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 时空大数据、 新一代通信技术、 边缘计算、 区块链、 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关键技术的基础概念、 核心原理、 关键技术及与应急物流结合的应用场景, 并强调了它们在增强应急物流敏捷性、 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第六章聚焦于整体应急物流框架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应急物流系统、 应急物流综合指挥系统、 专用的应急物流通信系统、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 应急物资保障系统、 应急物流配送系统、 智能多方应急物流协同系统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急物流信息存证与监管系统。 本章对每个系统进行了详细剖析, 揭示了它们错综复杂的内在机理和对整体应急物流架构的贡献。第七章基于不同领域和场景的应用, 对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技术的需求和使用进行深入分析。 本章深入探讨了食品冷链、 医药、 煤炭等领域的应用, 还探讨了一些特定场景, 详细剖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在每个背景下的作用。作为指引, 本书的最后一章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应急物流应用中的前沿应用。 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应急物流体系中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可能性。在全书的整体统筹和章节分工中, 曲强与张小军共同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 具体而言, 曲强负责第一、 第三、 第四、 第五章的撰写工作, 并参与编写第八章的部分内容; 张小军负责第二、 第七、 第八章的撰写工作, 并参与编写第五章的部分内容; 裘江南负责第六章的撰写工作, 并参与编写第二章的部分内容; 王双参与编写第二、 第五章的部分内容。 这一明确的分工方案有助于确保各章节在内容和风格上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使整本书都能保持高水平的质量。 这样的协同工作模式有助于每位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 深入的内容, 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