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钱生钱:低利率下的银行理财与基金投资手册
》
售價:NT$
352.0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編輯推薦: |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属与新物种检索B备工具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发现的4个新属和199个新物种进行汇编,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包括中文名称及拉丁学名、模式标本描述、物种文献、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和识别要点等品种信息。新物种的发现,极大地补充了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度,对厘清我国生物资源家底、丰富中药资源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鲜活的学术参考。
本书可供中药学、中药资源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参考阅读。
|
關於作者: |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曾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标准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
王泽欢,女,博士,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与中药资源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贵州省“花溪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擅长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主持国家基金2项,参与8项,主编、副主编出版《贵阳市花溪区中药资源名录》《贵州中草药资源图典·1~6卷》等著作9部;已发表植物新属3个,新种10个。
陆海霞,博士;主要从事生物学、药用昆虫及膜翅目昆虫分类学等方面研究;承担《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探秘植物与传粉昆虫》、《动物进化奇遇》等课程教学。主持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昆虫多样性调查项目1项;参编专著5部,共发表论文8篇。
江维克: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贵州省的技术总负责人。兼任中国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负责人等。发表论文69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编专著18部,副主编3部,参编17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个,选育太子参优良品种2个;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內容試閱:
|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有巨大的原创优势。自2011年启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持续发现一系列新物种,至2024年已经发表了4个新属(包括1个新组合属)和199个新物种(种及以下类群),其中植物类197个新物种分属57科114属,动物类2种。发现新物种是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也大大提升了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新物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资源家底,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新成员,丰富了物种基因库和中药宝库。对于探讨物种的起源和分化,分析物种的濒危机制、地球的演化等,也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这些新物种的发现,缕清或纠正了一些植物分类学和中药资源既往的一些错误或不足,提出了新观点,为中药资源研究提供了更加新颖、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和依据,遵循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规律。例如,苦枸杞Lyciumamarum的发现,结合对枸杞子的研究,厘清了枸杞子从经典本草中记载为“味苦、性寒”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枸杞子“味甘、性平”的成因及历史;通过对新种征镒黄鹌菜Youngia zhengyiana及黄鹌菜属、稻槎菜属的分子系统研究,支持了假黄鹌菜属并入黄鹌菜属的观点,并提出稻槎菜属也应并入黄鹌菜属的观点;通过文献研究,并把植株移栽到还亮草原始生境进行观察,最终纠正了竹溪还亮草Delphinium callichromum原来定为大花还亮草Delphiniumanthriscifolium var.majus的错误;紫溪山悬钩子Rubus zixishanensis通过核实模式标本,确定了矮生悬钩子Rubus clivicola与委陵悬钩子Rubuspotentilloides其实为一个物种,更正了《中国植物志》将它们分为两个种的不足;对皖浙老鸦瓣Amana wanzhensis这一新种的确认,为老鸦瓣属与郁金香属的分类分歧提供了解决方案;还如务川人字果Dichocarpum wuchuanense是在对贵州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标本整理中发现一份有疑问的标本后,通过数次实地核查、标本采集、鉴定以及谱系分析,被确认的新种。
这些新物种的发现,是广大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一重要论断的体现,充分说明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精细化和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同时,通过这一工作,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热爱、钻研中药资源、植物分类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为中药资源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新物种主要来自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新物种较多的省区有广西55种、云南27种、湖北16种、福建15种、安徽14种、湖南13种、贵州11种、重庆10种;在辽宁也有1种新物种发现。普查发现的新分类群的生境差异很大,大多数新分类群只在模式标本采集地区有发现,处于IUCN(2008、2012)规定的渐危、濒危、极危等的状况,例如德保金花茶Camellia debaoensis只在模式标本采集点不足200m2的地方发现9棵成年树和4棵幼苗,被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保护植物名录;培善卷柏Selaginella wangpeishanii迄今只在荔波县一个只有5m2的地方有发现;三亚关木通Isotrema sanyaense只有2个居群,每个居群只有不到30个植株个体。
鉴于发现的新分类群资料散在各种期刊(其中大多数为外文期刊,或以外文描述的文献资料,仅有巢湖铁线莲Clematis chaohuensis等15个新种为中文描述或有中文描述的与近缘种的区别点),不便于查询和应用,为了便于相关人员了解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的新分类群情况,梳理新分类群的成果,我们对各分类群资料进行翻译、整理等工作,并汇编成本书。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对普查发表的新分类群的科属、分布特征、濒危状况及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各论部分对新分类群进行了汇编,内容有中文名称及拉丁学名、模式标本、物种文献、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识别要点和引用自物种文献的图片(包括彩图和墨线图)以及部分新物种的腊叶标本照片等。新分类群中植物主要参照APGIV系统排列。
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1000)、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等课题的支持;得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小波研究员、孙嘉惠副研究员,贵州中医药大学周涛教授、张成刚博士等的大力支持;此外,还有其他众多老师或同学,在本书资料收集、翻译等工作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时间和经验有限,本书内容难免有疏漏和错误,特别在对物种形态特征等翻译过程中,对有些词语的理解不一定准确,期盼同道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进一步完善提高。
编者
2024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