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化·学术·人格——湖湘文化历史建构论(精)

書城自編碼: 409647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朱汉民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43386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8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NT$ 403.0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NT$ 383.0
一日浮生
《 一日浮生 》

售價:NT$ 367.0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NT$ 1836.0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1.为什么说湖湘文化是一个历史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历史建构的客观原因与理论依据是什么?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湖湘士人在湖湘文化历史建构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湘学学统是如何被建构的?湖湘士人人格又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一系列关于湖湘文化历史建构的问题,答案尽在本书。
2.文化、学术、人格多层面通论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湖湘文化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创造、更新、传承、重组,从而成为独特的地域文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皆有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个体参与其中。本书从湖湘文化形态、湖湘学统建构、湖湘士人人格三个层面分别阐释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是如何完成的这一重大命题。
3.权威学者研究湖湘文化的重磅力作。朱汉民教授曾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二十余年,长期从事宋明理学以及湖南地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从基础文献整理点校到学术研究专著皆成果斐然,著述颇丰。本书为其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湘文化通书》、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湖湘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內容簡介:
本书首次系统论述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主要从湖湘文化形态建构论、湘学学统建构论、湖湘士人人格建构论三个方面,对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的湖湘文化建构过程作了一个通论式的宏观研究和综合论述。从文化层面上,通过分析神农、虞舜、屈原、周敦颐、王船山及近代人才群体崛起等文化现象,探讨了湖湘文化如何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建构过程,总结出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与中华精神。从学术层面上,通过考察湘学的千年历史演进历程,探讨了湘学学统的历史建构过程,揭示了湘学学统与中华道统的内在关系。从湖湘人格层面上,通过挖掘湖湘地区乡贤人格典范的历史影响,总结出湖湘人格的血性、狂狷、崇文而尚武、叛逆且忠诚、务实并浪漫、圣贤兼豪杰等一系列典型特质。
關於作者:
朱汉民,湖南大学杰出教授,历史学、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担任岳麓书院院长二十多年,推动岳麓书院的现代复兴,同时也是“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活动发起人。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等。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卷”主编、《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从刊·湘军》总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与《湖湘文化通书》的首席专家。著有《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中国哲学建构历程片论》《儒学的多维视域》《宋学·理学·学:朱汉民学术论集》《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国学与书院》《儒家义理的历史衍化》《湘学学统与中华道统》《四书学的思想世界:宋学的经典转型与思想重建》等学术专著,多次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主编有《湖湘文化通史》《王闿运全集》《中国书院通史》《岳麓书院国学文库》等。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新中国七十周年百名湖湘人物等。
目錄
目 录
绪 论 湖湘文化是一个历史建构过程
要对中国地域文化之一的湖湘文化作一通论式的宏观研究与综合论述,其实就是一种关于湖湘文化的知识与意义的建构活动。为什么对湖湘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的研究与论述会是一种文化建构?这种历史建构的客观原因与理论依据是什么?应该如何完成这一文化的历史建构?
一、如何研究湖湘文化的历史
二、湖湘文化是一个系统
三、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
四、湖湘文化史的当代建构
五、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 湖湘文化形态建构论
第一章 中国地域文化
中国地缘广大,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各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有相对独立性,故而形成了一个个具有显著特色的地域文化。但是,地域文化的外延、内涵问题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故本章重点分析了文化地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地域文化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等问题。
一、文化地域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二、地域文化的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
三、地域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章 ”湖湘”:文化地理标识的源起与成型
“湖湘”既是自然地理的概念,又是文化地理、行政地理的概念。“湖湘”作为文化地理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与建构的历史过程。楚汉时期,湖湘的文化地理的命名主要是“南楚”与“沅湘”。唐宋以来的学者文人用“湖湘”作为湖湘文化地理的标识而代替“南楚”“沅湘”。此后,“湖湘文化”的文化地理概念逐步成型。
一、“湖湘”:三重地理标识的意义
二、楚汉时期湖湘的文化地理概念:“南楚”“沅湘”
三、唐宋以来“湖湘”文化地理概念的确立
四、清朝至近代:“湖湘”文化地理概念的发展
第三章 湖湘文化探源:一种“交互文化”的学术视野
对湖湘文化探源,应该从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多维地思考、把握湖湘文化的渊源。从“交互文化”的学术视野去考察湖湘文化之源,会发现湖湘文化的渊源、形成、演变,均是湖湘本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湖湘文化的形态、特质、成就的产生,只有在地域文化间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够充分说明。
一、地域文化探源的理论框架
二、从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看湖湘文化的形成
三、从地域文化的交流看湖湘“本土文化”
第四章 神农炎帝与地域文化建构
神农炎帝是南方农神崇拜与北方英雄崇拜的结合。神农炎帝与湖湘关系密切,参与着从上古到中古、近古时期的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从湖湘地域的角度,探讨神农炎帝与湖湘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关系,可以彰显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一、神农、炎帝的不同来源及其合并
二、神农文化的湖湘之源
三、炎陵与湖湘地域文化
第五章 舜文化与湖湘文化
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以及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投湘江而逝,使得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舜文化,逐渐融于湖湘地区的文化,参与了湖湘文化的建构,产生了包括道统、文统、神统的多重地域文化意义。多元意义的舜文化一直参与着湖湘文化的建构过程。
一、舜文化在湖湘的多元性意义
二、舜文化与湖湘道统
三、舜文化与湖湘文统
四、舜文化与湖湘神统
第六章 屈骚精神与湖湘文统
湖湘文统的建构过程,与屈原的诗歌艺术及相关的文气表达密切联系。屈原作为湖湘文统的奠基人,对后来的湖湘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湖湘文统的核心,是屈原诗歌艺术体现出来的血性气质。屈原所创立的湖湘文统,由流寓文学、本土创作两个途径得到承传。
一、什么是“湖湘文统”
二、屈骚与湖湘文统奠定
三、湖湘流寓文学与湖湘文统
四、湖湘本土作家与湖湘文统
第七章 湖湘民间信仰的多元建构
民间信仰是湖湘文化系统中最具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但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不同维度对湖湘民间信仰展开历史分析,可以发现,湖湘民间信仰的形态,体现出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交流互动与历史建构的特点。
一、 楚汉时期的湖湘民间信仰
二、 汉唐以来的湖湘民间信仰的改造
三、 湖湘民间信仰的多重来源
第八章 湖湘学派、岳麓书院与湖湘学风
南宋湖湘学派建立了以岳麓书院为中心的“学术—教育”基地,通过岳麓书院的延续办学,促进了湖湘学风的延续,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建构。明清以来,湖湘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这一批士人则大多直接或间接受过岳麓书院的教育,接受了湖湘学风的熏陶。
一、湖湘学派的源流
二、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
三、岳麓书院与元明湖湘学风
四、岳麓书院与清代湖湘学风
第九章 船山诠释与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
王船山创造了一个既有深厚文化传统,又有超前意义的思想体系。清咸、同时期湖湘士大夫们推崇船山思想,希望重振湖湘地域的理学传统,船山思想成为正在建构的近代湖湘文化的重要资源。辛亥以后,自由主义、民族文化本位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思潮均推崇船山学,它们通过对船山思想的不同诠释实现了湖湘文化的重新建构。
一、船山理学思想的诠释与湖湘理学文化的建构
二、船山启蒙思想的诠释与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
三、船山诠释的多元化与湖湘文化的近代化建构
四、通过诠释船山思想建构湖湘文化的必要性
第十章 明体达用的近代湖湘文化建构
晚清湖湘文化进一步演化而成为先进区域文化,体现出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湖湘士大夫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内圣外王”“圣贤豪杰”。当他们面对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而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时,其思想动因、价值目标就是这种“明体达用”“内圣外王”。“明体”“内圣”涉及价值理性,“达用”“外王”表达工具理性。
一、 湖湘文化近代演化的两个过程
二、 实用理性传统与湖湘文化近代化
三、 价值理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
第十一章 湖湘文化精神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湖湘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普遍性与湖湘地域文化特殊性的结合。这种 “湖湘文化特质”,并不是湖湘地域人群先天固有的文化特质,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建构起来的。湖湘地区长期积累的正统意识、道统观念与强悍意志、蛮性血气相统一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心态,是湖湘士人执着追求一种普遍主义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背景。
一、中国文化普遍性精神的形成
二、楚汉、隋唐时期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湖湘文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融合
四、“天下”的普遍性与“全球”的普遍性
第十二章 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湖湘文化在其历史建构过程中,体现、表达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要求和趋势,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正在延续中华文化主体性重建的历史使命,故而当代学人面临的湖湘文化在当代有何意义、如何发展的问题,均可以与当代的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问题联系起来。
一、古代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
二、近代化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危机
三、近代湖湘文化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建
四、现代文化使命:重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第二篇 湘学学统建构论
第一章 地域学统与学术旨趣
在中国学术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学术宗旨各异的地域学统。地域学术史的差异,往往体现为不同学者、学派的学术旨趣差异。儒学的理想形态和旨趣结构是道、治、学的统一,但现实社会中的儒者的知识旨趣往往是有不同倾向的。
一、地域学统
二、学术旨趣
三、地域学统中的学术旨趣
四、湘学与湘学学统
第二章 湘学源流与学统
湘学经历了一个渊源、成型、发展的历史过程。楚汉时期的屈、贾,是湘学的渊源;唐宋中华文化重心南移与学术文化下移,促进了地域化儒学形态的繁荣与湘学形态的成型;明清以后,湘学得到蓬勃发展。湘学形态成熟的标志,就是湘学学统的定型。湘学学统包括学术传统与学术正统双重意义。
一、湘学的渊源
二、湘学的成型
三、湘学的发展
四、湘学学统的建构
第三章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
湘学是一个学术传统相继、学术旨趣相似的地方性知识传统。湘学坚持“道”“治”“学”三者贯通的学术宗旨和知识兴趣,坚持了理想范型的儒学形态。湘学史上那些不同学者、不同学术体系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学统,就在于他们在学术宗旨、知识兴趣方面的相似性。湘学学术旨趣上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很好地发挥儒学的社会功能。
一、湘学学统的依据
二、“道”“治”“学”贯通的旨趣
三、湘学旨趣与儒学正统
第四章 湘学学统建构的文化条件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之所以相互促成,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同的文化条件在发挥作用。这些条件,包括湖湘地域性的书院教育、祠堂祭祀、书籍刊印、学者交往群体,能够促成有脉络可循的地域性学派的师承、师友之间的直接学统的传承,同样也能够促进那些不同学派的湘学学者在知识旨趣上表现出“家族相似性”那样的相同特征。
一、书院学统与学术旨趣
二、祠堂与湘学学统
三、刊印湘学学者的书籍
四、学者群体的交往
第五章 濂溪诠释与湘学的道统意识
湘学学统的建构过程,与湖湘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文化诠释是密切关联的。湖湘学人通过对周敦颐濂溪学的诠释,以凸显湘学在中华道统史上的地位。湖湘士大夫不仅强调濂溪学的作为儒学道统的普遍性意义,也强调其地域性意义。他们对濂溪学的湖湘道统意义的强调,具有湘学学统建构的目的。
一、 湖湘人对周敦颐的历史记忆
二、 湖湘后学对周敦颐之学的诠释
三、 周敦颐与湘学建构
第六章 湖湘学派与湘学学统
胡安国、胡宏、张栻等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不仅在于他们具有学术上的授受关系,同时还在于他们有着一贯的学术旨趣。湖湘学派执着于“学”“道”“治”的结合,注重“体用合一,未尝偏也”,追求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湖湘学派与明清湘学学者的学术旨趣的同构关系,体现出湖湘学派对明清湘学的深远影响。
一、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学”“道”合一
二、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学”“治”一体
三、湖湘学派的学术旨趣对明清湘学的影响
第七章 王船山与湘学学统的承传
王船山上承宋代湖湘学统,下启清代湘学的源流。在船山先生毕生的价值追求中,“道”“治”“学”是三个最重要的目标,由这三个目标形成了他追求的道统、治统、学统的三统合一的精神追求与学问宗旨。这里既有中国传统学术旨趣的历史根源,又有湘学的地域学统的原因。
一、道统的因革
二、治统的重建
三、追求“正学”的学统
四、王船山学统的地域性
第八章 魏源与湘学学统
魏源作为一位学术史上的著名学者,既继承了常州学派,又接续湖湘学统。他的学术旨趣的重要特色,就是将“道”的价值信仰落实于“学”的知识追求、“治”的经世实践之中,从而实现儒家人文理想——“道”“学”“治”的统一。魏源是湘学学统谱系中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
一、魏源学统的渊源
二、“道”“学”“治”统一的学术旨趣
三、“道”与“治”的张力
第九章 曾国藩礼学的学术旨趣
“道”“学”“治”的贯通向来是儒家的理想,湖湘地区在宋代就形成了追求“道”“学”“治”统一的学术旨趣。曾国藩是这一理想的追求者,他努力通过“礼”去实现“道”“学”“治”的贯通:他的礼学已经实践化为一种礼治的经世活动与制度建设,他的礼治是以深厚的礼学为思想基础与学术依托的,而他的礼义信仰又贯通在礼学与礼治之中。
一、礼学的学术研究
二、礼义的价值信仰
三、礼治的经世致用
四、礼学、礼治与礼义的贯通
第十章 郭嵩焘与湘学学统
郭嵩焘有浓厚的乡邦文化意识和道统观念,他不仅仅是一个兼综汉、宋的儒家学者,更是一位倡导经世实学的政治家。他的学术旨趣全面继承和弘扬了将“道”“治”与“学”统一的湘学学术传统。与此同时,郭嵩焘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体现在“术”“学”“道”的不同层面。
一、“道”与“学”的结合
二、“道”“学”与“治”的兼容
三、郭嵩焘的学术旨趣与西学
第十一章 谭嗣同与湘学学统
谭嗣同是一位深受湘学传统影响的著名学者。从地域学术史的角度来看,谭嗣同个人的学术历程其实也是湘学史的演进历程,其学术形态也体现了湘学演变、发展的内在要求。谭嗣同《仁学》的学术旨趣是“学”“政”“教”的结合,其实正是源于湘学学统。
一、 甲午之前的谭嗣同与湘学学统
二、甲午之后的谭嗣同与湘学学统
三、《仁学》的湘学传统与学术创新
第十二章 湘学的实学传统与近代演化
南宋时期奠基的湖湘实学传统,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一批批有影响的学人继承和发展了南宋时期“实体实用”的湖湘实学传统,鲜明地表现出湘学的实学精神与地域学术特色。湘学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始终不离其深厚的实学背景,从而使得具有实学传统的湘学转型、发展成为一种实学型的近代湘学。
一、湖湘学派的实学思想
二、明清时期的湖湘实学
三、明清湖湘实学的近代化转型
四、实学背景下的近代湘学
第三篇 湖湘士人人格建构论
第一章 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
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在历史上被称为“湖湘人之性质”或“湖湘人底精神”。湖湘“民性”与“士习”的渗透与融合,激发一大批兼有民性的强悍意志与士气的道义精神的湖湘士人群体崛起。
一、什么是人的“精神气质”
二、民性:湘人的气质之性
三、士气: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
四、湖湘士人的二重文化基因及其组合
第二章 乡贤典范与人格建构:屈原
屈原的历史原型与人格特点,是“忠贞正道”与“任性孤行”交融为一体。屈原成为湖湘文化的一种人格典范,一直感染、激励、影响着后世的士大夫群体,对湖湘士人的心灵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流寓或者本土的湖湘士大夫即受到屈原人格的感染。
一、屈原的人格特质与文化内涵
二、湖湘流寓士大夫对屈原人格的诠释
三、王船山对屈原人格精神的诠释
第三章 乡贤典范与人格建构:王船山
王船山的人格精神上承屈原,下启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毛泽东。晚清以来,湖湘士人对船山人格精神的解读,一方面强调其道德理性与楚蛮气质的结合,承传了王船山对屈原人格的解读;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内圣与外王、圣贤与豪杰的结合,体现出晚清士人新的价值取向与人格追求。
一、王船山的人格特质
二、湖湘士人对船山德性与气质的诠释
三、近代湖湘士人对王船山圣贤与豪杰精神的诠释
第四章 乡贤典范与人格建构:曾国藩
曾国藩受王船山人格精神的影响,他推崇的理想人格,一方面具有宋儒那种戒慎、恭敬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又明显具有刚勇、豪迈的人格特质。他特别推崇一种合道德理念与血性气质、圣贤与豪杰于一体的人格理念。曾国藩的人格精神对近代湖湘知识群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曾国藩的理想人格追求
二、曾国藩人格精神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组合:血气与德性
“血性”是指人的血气与德性融合的人格特质。湖湘士人因其德性与血气的结合,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宏大事业来。湖湘地区血气与德性结合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的形成,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积淀与主观的文化心理建设共同作用完成的过程。
一、独特人格类型:血气与德性结合
二、乡贤典范的血气与德性
三、血性人格的文化心理建设
四、血性人格的近代光彩
第六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特质:既狂且狷
狂、狷代表的是两种对应的文化人格的类型,湖湘士人在思想上推崇狂狷型人格,在生活中则是狂狷型气质。本章以历史人物的具体个案如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为例,探讨这种狂狷型人格的形成机制、文化内涵、思想特点。
一、狂、狷的精神气质特征
二、王船山的狂狷思想与精神气质
三、曾国藩的狂狷型人格
四、左宗棠的狂狷型人格
五、郭嵩焘等的狂狷气质
第七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风尚:崇文而尚武
湖湘士人具有崇文尚武的传统。晚清时期,湖湘之地出现了“士乃嚣然喜言兵事”“无湘不成军”的历史现象。湖湘士人所表现出来的尚武精神,及其在军事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功,有其地域文化的原因。
一、晚清湖湘士人尚武精神溯源
二、湘军儒将的崇文尚武
三、近代湖湘志士的崇文尚武
第八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品相:叛逆与忠诚
湖湘士人表现出鲜明的人格品相,就是在面对某种精神权威、政治权力时,能够表现出一种敢于挑战、敢于反叛的叛逆性格。但是另一方面,湖湘士人对自己内心倾服的精神权威,又表现出特别的忠诚,具有特别鲜明的忠诚精神。
一、湖湘士人的叛逆人格
二、湖湘士人的忠诚人格
三、叛逆与忠诚人格的形成条件
第九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典范:务实而浪漫
湖湘士人是一批具有现实主义取向的人,在实用理性、经世谋略方面特别出色,这也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湖湘士人亦是一个特别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群体,总是表现出一种对超现实理念、理想的浪漫想象与执着追求。
一、经世追求与务实风格
二、理想追求与浪漫风格
三、浪漫与务实结合的必要性
第十章 湖湘士人人格的理想:圣贤兼豪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圣贤与豪杰分别代表不同的人格类型。湖湘士人强调“圣贤未有不豪杰者也”,这种合圣贤与豪杰为一体的理想人格类型,成为湖湘士人的最高追求,青年毛泽东就深受这种人格理想的影响。这种合圣贤与豪杰于一体的理想人格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尤其显著。
一、圣贤、豪杰的关联与紧张
二、湖湘士人的理想人格
三、毛泽东的“圣贤—豪杰”型人格理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