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NT$
398.0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NT$
398.0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內容簡介: |
《河流分类生态修复理论、方法与实例》在河流生态系统和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分区分类从流域-河流廊道-河段多个尺度探究流域分区管控与河流分类生态修复的耦合效应,提供了系统治理理念,生态流量诊断-核算-配置,修复规划设计、评估和管理等理论技术,针对广西以及北部湾重点区域水生态修复治理存在的问题,从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规划设计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目錄:
|
目录序前言**篇 理论方法篇第1章 河流生态系统 31.1 引言 31.2 河流生态系统基本要素 61.2.1 水文过程 61.2.2 地貌过程 71.2.3 物理化学过程 111.3 河流生态完整性五大生态要素特征 161.3.1 水文情势时空变异性 161.3.2 河流地貌形态空间异质性 211.3.3 河湖水系三维连通性 241.3.4 水体物理化学特性 261.3.5 食物网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271.4 河流分级分类 291.4.1 河流分级系统 291.4.2 水利部“三类五级”河流分级分类方法 321.4.3 浙江河道分级方法 331.4.4 基于地貌特征的河流分类 341.5 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的胁迫 381.5.1 水利工程 391.5.2 城市化 40参考文献 41第2章 流域社会生态系统 442.1 引言 4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452.2.1 以经济目标为导向的水资源配置研究 452.2.2 面向生态与水文耦合的生态水文学研究 452.2.3 力图解释社会要素对水循环影响的社会水文学研究 462.3 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建模 472.3.1 流域社会生态系统概化与表征 472.3.2 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协同演化建模 48参考文献 51第3章 河流生态修复基础理论 533.1 引言 533.1.1 河流生态修复发展历程及启示 533.1.2 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属性特征 623.2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概念模型 663.2.1 河流连续体模型 663.2.2 洪水脉冲概念 663.2.3 串连非连续体概念 673.2.4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 673.3 河流生态修复总体框架与治理策略 693.3.1 河流生态修复总体框架 693.3.2 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策略 72参考文献 73第4章 流域系统治理 774.1 引言 774.2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794.3 系统治理策略 80参考文献 81第5章 生态空间 835.1 引言 835.2 生态空间分类 845.3 生态空间研究现状 855.4 河流生态空间研究现状 865.5 河岸带 875.6 生态边界 89参考文献 89第6章 *流入海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26.1 引言 926.2 中小河流健康主评指标特征及筛选 936.2.1 水文指标 936.2.2 水质指标 946.2.3 生物指标 956.2.4 生境指标 956.2.5 社会服务功能指标 956.2.6 指标相关性分析及管理目标衔接 966.3 *流入海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86.3.1 河流分类 986.3.2 个性指标 986.3.3 指标计算 1006.3.4 评价方法 1056.3.5 健康等级 106参考文献 107第7章 沉水植物中金属元素赋存与生态修复 1097.1 引言 1097.1.1 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危害 1097.1.2 沉水植物生物指示作用 1117.1.3 沉水植物富集重金属 1127.2 流域概况及站位布设 1127.2.1 流域概况及主要沉水植物 1127.2.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1157.3 沉水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1207.3.1 Zn、Cu、Pb、Cd、As元素在沉水植物中的分布 1207.3.2 Zn、Cu、Pb、Cd、As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227.3.3 Zn、Cu、Pb、Cd、As元素在不同沉水植物中的分布差异 1227.4 同一沉水植物中的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1257.4.1 黑藻 1257.4.2 金鱼藻 1277.4.3 狐尾藻 1287.4.4 菹草 1297.4.5 苦草 131参考文献 133第8章 河流分类保护与修复规划体系 1358.1 分类原则 1358.2 分类体系 1358.3 生态修复目标 1378.4 生态修复策略及方针 138参考文献 139第9章 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 1409.1 引言 1409.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09.3 生态流量“诊断-核算-配置”技术 1429.3.1 多尺度耦合的生态流量分区分类 1429.3.2 河湖生态流量综合核算方法 1479.3.3 生态用水配置分析 1499.4 生态流量“监测预警-考核评估-确权定责”全过程保障 1539.4.1 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1539.4.2 全国河湖生态流量目标评估考核方法及应用 1559.4.3 全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权责体系 156第10章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 15810.1 小流域综合治理 15810.2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 16010.3 河滨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16110.3.1 物理措施 16110.3.2 生态措施 16510.3.3 化学措施 17610.3.4 生物措施 17610.3.5 修复措施比选 18310.4 河口生态工程构建技术 18410.5 流域生态补偿技术 18510.5.1 基本框架 18510.5.2 生态保护与修复活动生态补偿 186参考文献 188第11章 基于多媒体大数据的广西水文化变迁研究 18911.1 引言 18911.1.1 水文化的提出 18911.1.2 水文化的构成 19011.1.3 水文化的分类 19011.1.4 水文化变迁 19111.2 数据来源及方法 19111.2.1 技术路线 19111.2.2 《人民日报》媒体介质 19211.2.3 网络爬取数据 19311.2.4 NLPIR分词及文本可视化 19311.3 数据处理 19411.3.1 词库搭建 19411.3.2 分词处理 19411.3.3 降噪处理 19511.3.4 文本可视化处理 19511.4 广西水文化变迁 19511.4.1 广西水文化关注度 19511.4.2 广西水文化主题演变 19611.4.3 广西水文化变迁轨迹 200参考文献 203第二篇 规划设计篇第12章 广西国土生态修复空间分区及管控 20712.1 引言 20712.2 研究区概况 208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0812.3.1 国土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 20812.3.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 21012.3.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分析 21012.3.4 数据来源 21112.4 广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空间格局 21112.5 广西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联分析 21212.6 广西县域国土生态修复空间分区与管控 213参考文献 216第13章 广西河流分类保护与修复模式 21813.1 引言 21813.1.1 规划分区 21813.1.2 河流水系 21913.1.3 水生态环境问题与风险 22013.2 广西河流廊道保护与修复格局 22213.3 千里(十二)长廊 22513.4 亲水文化传承 23113.5 河流生态廊道分类保护与修复规划 23213.5.1 河湖生态流量保障 23213.5.2 河湖生态空间管控 23313.5.3 南流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3413.5.4 钦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3613.5.5 防城河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3713.5.6 北流河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3913.5.7 郁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013.5.8 桂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213.5.9 贺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413.5.10 龙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613.5.11 柳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613.5.12 西江干流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4813.5.13 右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5113.5.14 左江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 254第14章 贺州市龟石水库入湖口生态治理设计 25614.1 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5614.1.1 概况 25614.1.2 主要环境问题 25714.2 治理思路 25914.3 技术比选 26014.3.1 人工湿地 26014.3.2 蜂巢格室生态护岸 26314.3.3 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 26514.3.4 河滨缓冲带 26614.3.5 生态沟渠 26814.4 巩塘河入江口水质净化工程设计 26914.4.1 设计思路 27014.4.2 生态沟渠 27014.4.3 河滨缓冲带 27314.5 富川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设计 27314.5.1 设计目标 27414.5.2 设计原则 27414.5.3 设计思路 27514.5.4 设计方案 27614.6 龟石水库水源区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28814.6.1 设计思路 28914.6.2 蜂巢格室生态护岸 28914.6.3 水库消落带 29014.7 沙洲河入湖口水质净化工程设计 29014.7.1 设计思路 29114.7.2 河滨缓冲区及河口修复区 291第15章 钦州市茅岭江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 29315.1 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29315.1.1 概况 29315.1.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9415.2 规划依据 29715.3 治理思路 30015.3.1 技术路线和总体思路 30015.3.2 总体方案 30215.4 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 30315.4.1 现状分析 30315.4.2 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设计 30315.4.3 结构设计 30715.5 生态护岸建设工程设计 30815.5.1 设计目标及范围 30815.5.2 工程设计 30815.6 支流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31015.6.1 建设区域选择 31015.6.2 工程设计 31115.7 生态沟渠建设工程 31215.7.1 建设区域选择 31215.7.2 平面布置 31315.7.3 工程设计 31315.8 河滩地生态修复工程 31415.8.1 平面布置 314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