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NT$
454.0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NT$
20298.0

《
创建教练文化:十字路口的组织升级
》
售價:NT$
347.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
》
售價:NT$
2030.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
当数字浪潮重构全球传播版图,如何让中华文化穿透信息壁垒与世界共振?这部三卷本学术巨著以跨学科视野给出了系统回应。本卷聚焦”国际传播的体系、叙事与影响力测评”,犹如握持三棱镜解析文化传播光谱:既以叙事学解剖媒介策略与内容肌理,又借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科学评估模型,在理论框架中浇筑实践坐标,在数据逻辑里沉淀文化智慧。作者团队以”大格局观”串联起政府、媒体、企业、个体的传播矩阵,既解构西方话语霸权下的传播困境,更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这不仅是学术范式的创新突破,更是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导航仪。当文化传播从经验判断迈向量化分析,这部著作注定成为国际传播研究者案头bi备、实践者行动指南的里程碑式作品。
|
內容簡介: |
【图书简介】
《国际传播的体系与运作:文化传播的观念与实践》是一部系统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学术著作。本书分为三卷,上卷主题为“国际传播的格局、观念与国家形象建构”,中卷主题为“国际传播的体系、叙事与影响力测评”,下卷主题为“国际传播的运作、实践与经典案例”。三卷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本卷为中卷,以“国际传播的体系、叙事与影响力测评”为主题。在详细分析各种传播主体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他们所用的媒介、内容、渠道、策略以及对传播主体的体系构建,并在内部协作和策略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测评体系构建方面,引入了“AHP 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分层结构模型,对评估原则、基本流程与测量方法均展开了详细描述。本卷具有较强的体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学术视野广阔,学术研究深入,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近年来国际传播领域,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是视角独到、分析全面、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力作,对于理解和构建网络与数字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理念、体系和实践路径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等职。在新闻传播、国际传播、文化传播、数字人文等领域有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丰硕学术成果与运作实践经验。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数十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项。作为首席专家,对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活动、主场外交等方面的研究、策划和传播工作,如主持了“2008奥运会: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战略研究”“2010世博会:上海形象竞争战略研究”“G20杭州峰会:杭州新形象建构与传播战略研究”“金砖会晤:厦门形象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策划与论证”等。
胡学峰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文化传播、数字人文等。主持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参与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加数项国家重大活动、主场外交等方面的研究、策划和传播工作,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
|
目錄:
|
【目 录】
总序 001
导言 001
第一章 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主体结构 015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官方主体 020
第二节 作为主力军的半官方主体 027
第三节 活力日益凸显的民间主体 037
第二章 中国国际传播的叙事内容 046
第一节 讲述真实的当代中国 048
第二节 塑造立体的当代中国 055
第三节 呈现历史性的鲜活中国 062
第三章 中国国际传播的叙事媒介 072
第一节 官方主体的叙事媒介 075
第二节 半官方主体的叙事媒介 083
第三节 民间主体的叙事媒介 090
第四章 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优化 102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优化 102
第二节 叙事内容的优化 112
第三节 媒介渠道的优化 119
第四节 叙事策略的优化 124
第五章 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测评体系的全面建构 139
第一节 测评体系建立的背景与方法 140
第二节 测评体系评估原则 145
第三节 国际传播影响力生成的基本流程 149
第四节 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影响要素 163
第六章 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测评体系的方法与路径 192
第一节 评估体系的指标设置 192
第二节 评估体系的分层权重计算 210
第三节 标准化评估指标体系 236
参考文献 2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