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
售價:NT$
398.0

《
钱生钱:低利率下的银行理财与基金投资手册
》
售價:NT$
352.0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編輯推薦: |
这部小说以淀山湖镇为原型,把红星村作为乡村发展的一个生动切片,以主人公闪闪回乡社会实践为线索,编织出一幅动人的乡村振兴图景。阅读这本书,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在奋斗路上的酸甜苦辣。他们在帮助村庄蜕变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自我价值,实现人生梦想。作者借这个故事,传递出新时代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心与决心,更给予每一位读者面对挫折时坚守初心的勇气。
|
內容簡介: |
《红星又一村》是一部小说作品。以淀山湖镇为创作原型,将红星村作为一个镇级村庄的缩影,由主人公闪闪回乡做社会实践为主线串联起来整个故事。重点讲述新时代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们、残疾女孩与村庄共同成长的故事,他们一同将村庄的经济、文化、环境等提上新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品尝人生与社会的酸甜苦辣,在治愈他人的路上不断找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达新时代青年人对于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让更多年轻人有面对挫折与困境、保持初心的勇气。
|
關於作者: |
蔡晓菲,女,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大学生村官,现为乡镇公务员。作品刊于《三角洲》《青年文学家》《江河文学》《中国电视报》《中国应急管理报》《扬子晚报》等报刊或收录于《村官梦·农村情——全国大学生村官作品选编》《空谷幽兰》等文集,出版散文集《三山半落》《守灯人》、小说《红星又一村》等。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春姑娘 1
第二章 新伙伴 21
第三章 繁星下的梦想 41
第四章 最美庭院行动 57
第五章 四季 75
第六章 江河湖海 95
第七章 农科院半日游 109
第八章 艺术村 123
第九章 丰收 143
第十章 路在脚下 155
|
內容試閱:
|
序言
之前写过一些散文,也出版过书籍,但是每每翻看前辈们的文学作品,总想尝试再找一个出口去表达。也许是在小镇出生、小镇长大,外地读书以后再回乡工作的缘故,一晃三十年,我目睹了家乡的巨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还是回归本真、不忘初心的乡风民俗,我希望通过一些表达,去抒发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也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进而爱上这个地方。
我出生在昆山的一个南部小镇淀山湖镇,我的家乡自然风光甚美。周围邻居大多和睦友善,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时常教导我朴素简单的道理,厚德载物、上善若水。我也阴差阳错,大学四年去了北京读书,认识了一些可爱的人,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心中萌芽的种子找到了肥沃的土壤。现在想来,正是这四年的公益经历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变得丰满与立体,也让我对于社会、个体有了更多探究的欲望。
源于大学的公益经历,收到不少真诚、美好的正向反馈,我坚定了一心为民的初衷。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三年里,我走网格、访百姓、解矛盾,扎根民间感知市井温度,在流转的四季中收获成长与认可,也体会到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酸甜苦辣。这期间也算有了稳定的收入,想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孩子,因此每学期开学前,我会给结对的青海孩子汇去学杂费,电子信箱中也会收到孩子们在黑板上画下的爱心与表达的感谢,这让我仿佛找到了另外一种价值与归属。
三年后,我来到昆山另外一个区镇千灯,成为一名专业民政人。这里传承着务实务勤的精神财富,时刻牢记顾炎武先生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加入更多思考,学习怎么更好落实民政部门的为民政策,如何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其中。工作、生活越发忙碌,我也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公益活动,但是我知道,认真踏实地对待每一位百姓,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以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生在贫瘠中的种子开出不平凡的花。
休息的时候,我会把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也投稿给一些报纸、杂志,有了一些收获,也顺利加入了苏州作协。但忙碌的工作不免有时会产生懈怠的心态,不过还好,有志同道合的前辈、伙伴们互相勉励,让自己有更多能量与信心继续在写作这条道路上走着。
算起来工作了也有近十年的时间,我一步一个脚印走着,也真切感受到淀山湖镇变得越来越好。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像我一样,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的青年人。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都记着自己的家乡,心中有力量,肩上有担当,这是这座城镇赋予我们的天然使命感。
小说中的红星村,是我长期生活的淀山湖镇的其中一个村庄。这篇小说是以淀山湖镇为创作原型,将红星村作为一个镇上村庄的缩影,由主人公闪闪回乡做社会实践为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重点讲述新时代村干部范福元、大学生村官们、残疾女孩方一闻与村庄共同成长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治愈他人的路上不断找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一同伴随村庄的经济、文化、生态等迈上新的台阶。
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表达新青年对于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让更多年轻人有面对挫折与困境、保持初心的勇气,也督促自己继续怀着朴素干净的情怀,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用手中的笔写出越来越多的家乡故事,与一群又一群青年人一道,接过守望的接力棒,发出属于自己的微小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