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美国黑室(全译本 图文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NT$
356.0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失权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内容为针对社会上不太愿意开口说的,但是又是特别重要的青春期教育,作者团队就性教育话题进行详细探讨。本书可以作为孩子的科普书,家长的工具书,老师的参考书。
|
內容簡介: |
本科普图书针对渴望得到青春期知识的青少年群体,从青春期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从生理、心理、社会、法律、人文等多个角度科普青春期中男生、女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科学普及青春期教育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结合相关青春期困惑,向青少年科普青春期中将会碰到的变化,希望让青少年不用紧张困惑。此外,也科普青春期中应该需要了解的性相关知识,性相关法律底线,以及生殖相关疾病等,最后从青春期特殊时期的心理变化入手,谈论常见的青少年心理以及行为异常。
|
關於作者: |
翁一鸣,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男科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泌尿男科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性学会理事、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青年委员。获 2016 年度长宁区优秀志愿者称号,获2019、2021年上海市科普创新奖优秀科普志愿者,第二季“健康脱口秀”40强选手,获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科普青年英才能力提升专项。
王炎秋,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科技专家库成员,上海市生殖医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不孕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主持或作为重要参与人参与及完成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基础及临床研究项目等十余项。
乔晓红,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普儿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曾获同济大学优秀师德师风教师,泰禾卓越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
內容試閱:
|
这本书其实是一篇十年性教育旅程的阶段小结。
十年前,当医院和我说,希望我去一所学校做一场青少年性教育讲座的时候,我很无知地回复:难道现在这个时代还需要我们医生跨界去做性教育吗?
我依稀记得自己初中时接受性教育的经历,那时候班主任老师略感局促地搬来一箱书,给每个同学分发一本,男生和女生拿到的书不一样。当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班主任发完书后,憋着笑说:“大家自学。”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很多人把书扔在一边,学习“语数外”去了。这是我青春期中离学校性教育最近的一次。
学校教的不多,那么家长有没有进行过性教育呢?问起各所学校的学生,摇头者十有八九。我记得自己读初中时某一天放学回家,看见我爸拿着一张剪报郑重其事地和我说要与我聊聊。当我看到那张剪报上赫然印有“包皮该如何清洗”几个字的时候,我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还没有等我爸开口,我便说:“你别说了,我都知道!”“我都没讲你怎么知道的?””我就是知道,你别说了!”最后一句几乎是喊出来的。现在想来这是我青春期中离家庭性教育最近的一次。
当我现在每一次走进学校做性教育讲座时,发现虽然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性教育却依然止步不前,还是有很多学校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从哪里学。可当你提出一些性知识相关问题,有的同学讲得头头是道。那么,他们的知识是从哪里获取的呢?朋友告知的?网络上查到的?那么,朋友说的内容靠谱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的都科学吗?“无知者无畏”确实可怕,但错误认知带来的偏差也同样令人担忧。
由于医院里的工作已经很忙了,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准备在性教育的工作上花很多精力。但是,当我在门诊时看到很多男士因为一些小事而导致自己异常焦虑时,我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些小事都是完全可以通过青春期的性教育解决的。比如,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让我印象深刻。少年白头的他在我门诊快下班时挂号就诊了,咨询的问题只是:自慰是否有害健康。我看之后没有病人候诊,便多花了点时间,给他好好进行了一场性教育来缓解他的焦虑。差不多半小时过去了,我本以为自己“功成身退”,但是在第二天,又是在我门诊快结束的时候,这位男士又来了。他坐下后的第一句话是:“医生,昨天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我愕然了。突然想到,如果我把这场在诊室的性教育放回学校,放回青春期,那么这位少年白头的男士是不是会度过另外一种人生?
就这样,不断挤出时间的我就此踏上了这段性教育的旅途。途中有苦,因为各种付出有时并没有直接的回报;途中有累,因为很多次的时间冲突,更多需要自己妥协;途中有怕,因为性教育是敏感的,老师害怕“教坏”孩子,领导害怕家长投诉,可谓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但是,每当看到讲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我的疲倦和困乏顿时一扫而空。这就是“青柠讲堂”的故事,我们参考专业文献及教材,结合自身临床及工作经验,与学生一起以科学与健康、理解与包容、开放与内敛的态度探索青春期中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让学生对待性相关问题能够不模糊、不害怕、不回避,而是更科学、更健康。
有几位已经步入社会的同学和我联系,说在某一天某个场景下他们回想起我说的那一两句话,可能改变了他们的情绪甚至他们的选择时,我心满意足,可能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
十年间,我们去过暑托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听课的同学不下万人,而这本书主要针对正处在青春期、即将进入青春期,抑或快要离开青春期但是更需要补课的你们,还有你们的家长们。内容包含了青春期发育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一些青春期需要重视的生理疾病、心理疾病,以及如何与“性”和睦相处的问题,还有性相关的法律伦理问题等。主要参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各位编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各类学术文献等。
感谢本书撰写期间提供帮助的妇科、儿科、泌尿外科、心身科和法学专家,以及教育界、新闻媒体界的朋友。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供宝贵意见。
翁一鸣
202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