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世今生:穿越时空的灵魂伴侣
》
售價:NT$
301.0

《
出瀛海:晚清诗人的海外观察与体验(九州之外,更有瀛海,全球视野下的中外交流史力作! )
》
售價:NT$
296.0

《
制造规则 : 国际标准建立背后的历史与博弈
》
售價:NT$
449.0

《
货币与政府
》
售價:NT$
602.0

《
昨日今朝(网络原名:今朝欢愉)
》
售價:NT$
254.0

《
靖难之役:明朝初年的改革、削藩、政争与叛乱
》
售價:NT$
398.0

《
斗罗宇宙全解:斗罗大陆IP官方设定集百科全书
》
售價:NT$
760.0

《
新民说·我也只是一个人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十四五”和“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制定的职业教育材料类专业教学标准和“金属材料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单元为单位组织内容,并将案例融入其中,使读者充分掌握失效分析中的各项技能。全书共分六个单元,包括概论、金属零件失效基础知识、断裂失效分析、表面损伤失效分析、金属构件加工缺陷与失效、典型构件失效分析案例。 本书贯彻现行国家标准,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材料类专业用教材,也可供成人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材料类专业的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 为提高学习效果,本书配有数字化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嵌入书中,可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和拓展视野。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或致电010-88379375联系营销人员。
|
目錄:
|
目录 前言 二维码索引 第一单元概论 模块一失效与失效分析 模块二失效分析的意义与任务 模块三失效分析的思路方法和基本程序 模块四失效分析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综合训练 第二单元金属零件失效基础知识 模块一材料力学性能与失效分析 模块二应力集中与失效分析 模块三残余应力与失效分析 模块四环境作用与失效分析 模块五失效分析常用的检测技术 综合训练 第三单元断裂失效分析 模块一金属断裂的分类 模块二断口分析 模块三韧性断裂失效分析 模块四脆性断裂失效分析 模块五疲劳断裂失效分析 模块六蠕变断裂失效分析 综合训练 第四单元表面损伤失效分析 模块一磨损失效 模块二磨损件失效分析典型案例 模块三腐蚀失效 模块四腐蚀件失效分析典型案例 模块五接触疲劳失效 综合训练 第五单元金属构件加工缺陷与失效 模块一铸造加工缺陷与失效 模块二锻造加工缺陷与失效 模块三焊接缺陷与失效 模块四热处理缺陷与失效 模块五金属零件冷加工缺陷与失效 综合训练 第六单元典型构件失效分析案例 模块一齿轮失效分析 模块二轴类失效分析 模块三弹簧失效分析 模块四压力容器失效分析 模块五紧固件失效分析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应用失效分析技术可以指导机械产品规划、设计、选材、加工、检验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失效分析技术又是制定技术规范、科学发展规划、法律仲裁等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失效分析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工程上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失效分析人员的培养成为工科类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有关失效分析的课程,但是目前对于从事失效分析人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达不到社会的需求。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也获得了读者对教材使用情况的反馈。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在充分接受读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是根据制定的职业教育材料类专业教学标准和“金属材料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的。本书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概论,总体上介绍失效及失效分析;第二单元为金属零件失效基础知识;第三单元为断裂失效分析;第四单元为表面损伤失效分析;第五单元为金属构件加工缺陷与失效;第六单元为典型构件失效分析案例。 修订后的内容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本书采用单元、模块化的设计,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2)在内容上不仅适当降低了理论深度,坚持以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而且注重精选和创新,既考虑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又兼顾了职业技术培训的要求,力求突出实践应用,重在能力培养。 3)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更新了案例,内容更加翔实,易于理解。 4)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了电子教案。 本书由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胡美些(编写概论、第六单元)、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李仕慧(编写第二单元)、渤海船舶职业学院高昊(编写第三单元)、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弋楠和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李翔(编写第四单元)、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丰洪微(编写第五单元)共同编写,胡美些任主编,李仕慧、丰洪微任副主编。全书由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王学武教授、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张艳飞主审。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引用和参考了相关文献和资料,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收集的资料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共同商榷。(电子邮箱:710679063@qq.com)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