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NT$
1214.0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NT$
398.0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NT$
347.0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NT$
403.0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NT$
383.0

《
一日浮生
》
售價:NT$
367.0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NT$
1836.0
|
編輯推薦: |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
內容簡介: |
1948年,芝加哥大学以《自由社会的经济政策》为名出版了西蒙斯发表于各刊物之上的论文以及尚未发表的遗稿,他的学术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认为是芝加哥学派早期最重要的代表。西蒙斯与所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好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障、促进以及适应个人的选择自由。不过西蒙斯进一步指出,消极的自由放任政策并不足以维持自由的经济秩序,政府在经济社会中必须从事一些有限但又重要的活动。
本书收集的文章多为亨利?西蒙斯教授近期所写,其中不包括关于税收的文章。除了《政治信条》一文外,其他文章都曾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过。西蒙斯的文章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只是在强调总体编排的某一方面有所区别。
本书本书前六篇文章包含了西蒙斯的整体观点,接下来的四篇文章着重强调货币与金融结构的问题,最后三篇文章讨论商业政策。货币—财政结构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体现了西蒙斯思想的独创性。西蒙斯长期关注货币—财政政策,主要是因为他非常重视货币不稳定性,认为这可以解释总产量与就业中的变化。
|
關於作者: |
亨利·卡尔弗特·西蒙斯(1899-1946)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20年获密歇根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艾奥瓦大学任教,1927年转入芝加哥大学任教授,1946年不幸早逝。西蒙斯受奈特影响很大,按哈耶克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一文中所说,西蒙斯的影响远远超过他的著作的影响。西蒙斯在世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自由放任的实证计划》(1934)、《个人所得税制》(1938)。
译者简介:
武黄岗,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涉外警务学院讲师,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已出版译著《经济学说与方法史论》,《我的第一套计算机启蒙书》,《折纸大师心灵解压系列:小猫折纸》。
|
目錄:
|
序 言 /亚伦·戴雷科特
第一章 引言:政治信条
第二章 论自由放任经济的实证方案:关于自由经济政策的一些建议
第三章 自由竞争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主张自由市场的自由主义
第五章 经济稳定与反垄断政策
第六章 关于工团主义的一些思考
第七章 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当局
第八章 汉森论财政政策
第九章 债务政策
第十章 债务政策与银行业政策
第十一章 战后的经济政策:一些传统的自由主义建议
第十二章 货币、关税与和平
第十三章 贝弗里奇计划:一种毫无同情心的解释
注释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本书收录的大都是亨利·西蒙斯教授所写除了有关税收的文章。实际上关于税收问题,亨利·西蒙斯教授出版了《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ation)一书,有关联邦税改问题的书稿也将于明年出版。
除了《政治信条》一文,书中的其他文章都曾在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过。人们开始逐渐讨论公共政策时还没有关注过西蒙斯的著作,这一点不足为奇,但是经济学家也没有关注过。西蒙斯对实际问题抱有极大兴趣,但他不是一位受欢迎的学者,他认为短期性问题在讨论前就已经解决了。西蒙斯告诉经济学学界自己坚信经济学家的第一要务就是达成共识,这是决定长期及短期公共政策的唯一办法。经济学家之所以不太欣赏西蒙斯,部分原因是西蒙斯不是著书之人。希望读者读过本书结合有关税收的文章可以全面审读西蒙斯的学术成果,也希望西蒙斯杰出的学术成就得到广泛认可。
西蒙斯教授在美国经济学界的地位独一无二。西蒙斯教授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在芝加哥大学的任教使其逐渐成为了学派领军人物。像凯恩斯勋爵为集体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一样,西蒙斯为传统的自由与平等理念奠定了基础,其代表文章是《论自由放任经济的实证方案:关于自由经济政策的一些建议》。题目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西蒙斯支持19世纪的传统思想,题目的前半部分又可以看出他不同于那些保守派。保守派错误地认为这种传统完全是消极的。自由市场体制只有摆脱政府的广泛干预才能稳步发展起来,这种认识曾经有其价值所在。到1934年,这种消极的态度使得垄断势力不断扩张,政治势力的胡乱干预又使得垄断势力得以巩固。两者结合在一起,自由组织就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只有政府采取最明智的措施才能恢复并维持自由市场体制。
这篇文章首次发表于1934年,确实是一篇佳作,不仅概述了当时所需的积极政策,也对当时的发展形势进行了预判。这种盛行百年的政治经济自由政策即将消失,而经济学家作为自由传统的拥护者,有责任摆脱这种混乱不堪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西蒙斯在这篇文章里极力辩解道,重要的政治经济自由标准与自由市场中的权力分散有直接联系,他详细阐述了这一方案,因为它是自由市场体制存在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西蒙斯文章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只是在强调总体编排的某一方面有所区别。这也是本书的关键所在。前六篇文章包含了西蒙斯的整体观点,接下来的四篇文章着重强调货币财政与金融结构问题,最后三篇文章讨论了商业政策。
货币-财政结构是本书最重要的内容,体现了西蒙斯思想的独创性。西蒙斯长期关注货币-财政政策,主要是因为他非常重视货币不稳定性问题,认为这可以解释总产量与就业中的变化。其他两种情况也非常重要。政府不能推卸规范货币供给的责任,这恰恰证明了源于19世纪的否定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政府通过具有自由裁量权的机构,即中央银行来推卸责任的做法最初背离了自由党人士的基本法治信仰。
我们可以从西蒙斯的著作中看到其独特的智慧。西蒙斯作为杰出的经济学理论家,见解独到,学术风格独特,著作水平高。西蒙斯一直在寻找有助于讨论但又不会发表的安排。西蒙斯没有幻想重建自由市场会面临的阻碍,但认为把本就不道德的事情当作不可避免的事情会有失道德。西蒙斯认为在民主社会里,经济学家一定希望开展严肃而认真的讨论,这对于制定公共政策具有启发性,同时又让人们坚信要进行讨论。我们相信西蒙斯教授原本计划完成的另外一本著作最终会有人完成,这对于他的那些友人而言是些许慰藉。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在旧体制内对创造社会收入(经济效率)非常不利的情形。经济组织的有效运行需要充分利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现有资源,利用最好的技术,对可用、可替代的资源进行节约性分配。这里强调的是后一种。
评价效率意味着评价价值标准,自然效率只是一个荒唐的概念。就经济分析而言,这种价值标准适用于商品市场价值(价格)。这些市场价值是人们根据意愿自由使用购买力进行竞争性购买的产物,可以大体衡量不同事物的自然单位(商品)的相对重要性。这些价格都是不同收入背景的人自由使用购买力的结果。如果我们认为提高效率与减少不平等的方法不同,那就需要将效率问题与不平等问题分开来讨论。
资源的高效利用意味着资源分配,目的是各种生产性服务部门都能以各种使用方式对社会产品做出同等重要的(有价值的)贡献。如果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资源从低效的职业向高效的职业自由流动,那么这种分配就可以实现。垄断的主要目标是维持极为高产(生产率)的领域,防止资源的大量涌人,因为这会导致垄断行业的生产率降至普通水平。为此,任何有效的有组织的集团都会充分行使组织化带来的权力。
垄断意味着按照市场价值标准,排除可用资源的重要用途,将其转移至非重要用途。每一个有组织的集团,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手握剥削消费者和损害其他生产商集团的大权。对其他生产商集团来说,资源通过垄断限制被转移。
最强大的、最有竞争力的垄断组织都有此特征。对于那些更典型的部分垄断组织,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情况略有不同,有可能更糟。《国家工业复兴法案》旨在到处建立组织根基。为了维持价格,控制产量,更为松散的组织很少能够抑制投资的增长(控制公司的数量与规模),虽然它们可以限制现有公司的产量。它们的地位也不允许限制行业新来者的产量配额。这种制度会严重浪费投资,剥削消费者。维持价格可以创造高额利润,新公司被吸引而开设工厂,它们会被组织吸纳,获得相应的配额(可能是根据产量而定)。这意味着其他公司的配额会减少,整个行业越来越少使用设备容量。尽管组织内的生产商会维持价格,但是却无法像在竞争领域里那样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该组织的政策导致消费者以高昂的价格进行支付。虽然该行业总投资高得多,但最终获得的产量比竞争环境中获得的产量少得多。在技术语言层面,卡特尔组织或贸易协会垄断下的平等意味着平均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平等,虽然边际成本与价格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一般而言,这是“计划者”有意引导的目标。
这种情况与工会垄断有显著的相似性,通常包括类似的部分垄断权。工会的主要策略是通过集体谈判来维持标准的报酬率。在高于竞争水平的领域,通过胁迫方式来提高的工资率可能会减少该领域的员工数量,也就是说通过机械或其他劳动力的替代和相对缩减需要这类劳动力的行业,以刺激这类劳动力经济。如果组织自由接纳新来者,定量配额就业,那么该职业可能持续扩量,或者说不会减少,尽管总的就业量在减少——提高报酬率不只是会抵消人均就业量的减少。有了工会,组织成员会增加,直到他们不再比没有任何组织时过得更好。
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会提高,大部分社会劳动力资源会被浪费,中西部煤矿企业的近况就是如此(除了结局)。如果工会可以阻止进入贸易,如果在新员工被雇用前,老员工实现充分就业,或者如果这种劳动力需求是弹性的,那么该领域工资管制的效果就将都体现为劳动力向不重要的低报酬职业转移。无论如何,这种不经济性很明显。
垄断中获得的收益源于弱者,却归于强者。对于生产商而言,组织化成本低,易实现,也非常有效,其成员在组织化开始时异常强大和富有。对于工人而言,偏见则较为明显。需要高技术人才的高薪行业是指那些最易实现组织化,而一旦实现组织化,其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无论是通过归纳还是分析,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工会主义能够提高底层人民的收入。工会主义可能会提高工人贵族2的地位,但是主要以工人为代价。垄断中获得的收益具有剥削性。高薪领域的就业限制会伤害到其他劳动者,因为这种限制会让其他领域的消费者与服务销售者变得更加富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