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NT$
403.0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NT$
454.0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NT$
454.0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NT$
352.0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
咖啡烘焙师:CCR数据化咖啡烘焙实战
》
售價:NT$
347.0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編輯推薦: |
★陈廷佑“龙脉”系列作品第三部,穿越烽火岁月,见证家国情怀,一部兵事,读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军旅题材,抗战背景,融合历史与个人成长: 本小说以冀中平原的陶村为背景,讲述了陶村两代人参军的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年轻军人的成长历程。小说通过描绘战争场面的惨烈与和平时期的平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同时,也突出了军人在和平时期默默奉献的精神。 ★全书精神概括: 何谓平原精神?窃以为“宽平远志,正平守节,坦平无私,持平不争”,其是之谓也。 ——本书作者 平原精神,在陶载石身上体现最为明显。也是咱陶村的精神、咱老部队的精神。咱这两代陶村人,都或多或少具备这种精神,或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书人物张鹭洲(将军)语
|
內容簡介: |
苏子坡与陶砚瓦的相遇,揭开了一段尘封的传奇——老将军张鹭洲、抗日四大拳手、浆水庙的神秘传说,以及“陆泽野叟”的铮铮铁骨……
陶砚瓦,一个平凡的农村少年,在战火中觉醒,在磨砺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他与战友们一起,经历了“三关”的严峻考验,参与了惊心动魄的战斗,见证了战争与人性的交织,也收获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然而,浆水庙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陆泽野叟”的真正身份又是谁?《陶村兵事》带你走进冀中平原,感受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见证两代军人的成长与蜕变,解开一切谜团!
|
關於作者: |
陈廷佑,河北深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两届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先后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龙脉》被收录《中国文学年鉴》2019年卷,《桲椤山》入选“农家书屋”推荐书单。
|
目錄:
|
目 录
楔 子 001
第一章 只折腾自己 007
第二章 陆泽野叟 019
第三章 恰同学少年 041
第四章 军中将有辛弃疾 054
第五章 风华正茂 073
第六章 陶村惨案 082
第七章 劳其筋骨 091
第八章 在北乡过三关 101
第九章 当兵不易 116
第十章 美国人也过三关 137
第十一章 在步兵连当步兵 153
第十二章 啊,烫窑儿 166
第十三章 野营拉练好 180
第十四章 飞檐走壁 191
第十五章 鸿雁早捎书 207
第十六章 临时党小组 219
第十七章 面子 238
第十八章 500辆汽车 248
第十九章 立功不如入党好 265
第二十章 管弦乐队 275
第二十一章 烧鸡大窝脖儿 286
第二十二章 狗日的飞机 304
第二十三章 给谁叫爹 322
第二十四章 突破临津江 335
第二十五章 四马攒蹄 351
第二十六章 激战雪马里 367
第二十七章 远不是结局 384
第二十八章 翟仙果的五封信 397
第二十九章 三打黎德山 407
第 三 十 章 涟川,涟川! 424
第三十一章 冷的边关热的血 433
第三十二章 三个人的战斗 446
第三十三章 “哈咦”或者“嗨” 457
第三十四章 两个人的战斗 471
第三十五章 美国人没羞没臊 484
第三十六章 陶载石失踪 499
第三十七章 其实我一直很快乐 513
尾 声 524
|
內容試閱:
|
1
砚瓦啊,我常听国凯念叨你,也听我哩老师、老首长,也是你哩老领导吴力耕说到过你。咱俩虽然见面很少,但也应该算是战友,你参军比我晚30年,但咱们也是在同一个团。
当然,咱们还是同一个村子的乡亲。国凯没在陶村生活过,咱俩可都是陶村生,陶村长的,应该是最有的聊的。可一直没有聊,从我个人来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吧。我老了,可能是有认知障碍,或者是放不下架子,有虚荣心吧。
今天请你过来,是因为有一件事儿。
你肯定也听说了,新时期建军需要,咱们老部队被撤销了。这事儿说起来都能理解。但是不少老同志,开始不相信,以为是谣言,给我打电话,我也不大相信。我就给老闫打电话。老闫说不是谣言,是真事儿!我一听老闫说确实是真事儿,一下子就蔫儿了。我当时拿着电话,就发癔症了,嘴里叨叨着:这么好哩部队,怎么说撤就撤了?
从此我就像是遭霜打了似的,嘴里总是叨叨那句话。有两个老哥儿们,过来看我,说着说着我们几个人哇哇大哭。跟小孩子一样,劝也没有用。保姆在厨房包饺子,听见哭声吓了一跳,说刚才好好的,怎么哭上了?哭一阵子,叨叨一阵子,饺子端进来,酒都倒上,还没喝呢,又都控制不住了,抽搭起来了。没办法,一支部队,在战争年代,跟着毛主席,一点一点建设起来,打了多少仗,多少人牺牲了,形成自己的作风,关键时刻,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咱能够顶上去,完成艰难的任务,成为一支铁军。可现在,咔嚓一下子被撤销了!
我当然也想不通。但我还是得劝他们,说咱们老部队是抗日时期成立的,咱们八五九团的红二连,是红军连队,它的前身是红一军团哩,井冈山成立哩。人家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主力部队!当年不是也照样撤了嘛!人家难受了吗?哭鼻子了吗?再说当年红军建制撤了,改编了,人民军队还在,精气神还在,好传统好作风还在,不是照样连打胜仗,越来越强大了嘛!
我还跟他们说:咱人民军队建军快八十年了,经历了多少次整编改编,名称都换过几回了,不仅在国内无敌手,就是跟世界上头号恶霸交手,咱也照样打胜仗。时代不同了,如今打仗,再也不是端着一条枪,抱着炸药包往前冲了。现在打的是电子战、信息战了。咱们人民军队,军种、兵种齐全,全部都是合成编制了,侦察都用上卫星了,指挥都用上人工智能了。特别是海军也在加强,马上就会有自己的航母编队。放心吧,谁敢惹咱,完全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
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可我心里这疙瘩其实也没解开。
在咱军队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建制。你在这个建制里工作、生活、战斗、成长,为它付出,为它增光,为它牺牲,它是你的家,是你心灵的依托。特别是我们十五六岁参军,在老部队成长起来,跟老部队的感情非常深。
战争时期,打完一仗,伤亡一批,补充一批。和平时期也一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进进出出,正常现象。可凡是当过兵的人,谁不是最看重老部队?
我们那批人里面,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一个,现在所剩无几了。我作为一个还活着并且还能说话的,有责任、有义务,不敢说代表老同志,就代表我自己吧,恳求你办一件事儿。
咱老部队,已经走入历史了,我恳求你写写咱们军,咱们师,咱们团吧!特别是咱们陶村,先后两拨儿在咱们一个部队,我这一拨儿,你和国凯这一拨儿。当年作家魏巍在朝鲜采访过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就有好多咱们部队的人和事儿。他后来又写《东方》也是。但这两部作品都只是涉及了咱们,虽然影响也很大,但他毕竟不是专门写咱们的,我希望能有一部作品,一部大作品,专门写咱们军,咱们师,咱们团。
于是我就想到了你。
我早就注意到你了,也惦记上你了。你文才不错,写了不少东西,还加入了作家协会,关键你一是冀中人,二是老部队出来的,你就应该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你在职的时候,我不好找你,现在你退了,我赶紧找你。而且我还得告诉你:我已经向我哩老师、老首长,你哩老领导吴力耕同志汇报了,他也完全同意。他说他知道你文字基础好,但是能不能写这个题材,他说他也不敢判断。他年轻时入了党,在咱们陶村教书,就教我和黎崇善、陶载石,而且我们三个人参军后,也都是跟着他。他说你跟他多年,但是他没有跟你讲过这些事儿。
我可以说,虽然是我个人出面,但是我也代表不少老同志心愿,包括吴力耕同志,他刚刚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亲手颁发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
我会尽力帮助你做这件事情。你也不用跑了,我把我的想法儿,都录了音,这是头一段儿,下面都是我个人的回忆,想起什么说什么,拉拉杂杂,供你参考。另外还有一堆资料:我手头儿老同志的回忆录,军史、师史,冀中抗战史等等,你都拿回去啃一啃。这个优盘,是我一点一点的零星回忆,总共有七八个小时吧,是保姆小张帮忙录、帮忙整理的,算是我的口述个人经历。这个信封,是老首长吴力耕交给我哩,里面有他写哩诗词,不多,可能有二十几首吧,他说一辈子就写了这么多,从来都没发表过,也让我转交给你。我想还有几个人,你可以去采访采访。等你把功课做完了,我想再听听你哩想法。
至于你用什么形式,写个什么东西,我不懂也不管。我等着你自己说。不管我说什么,都是仅供参考。
怎么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