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质朴与艳丽:良渚漆木器

書城自編碼: 410567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工藝美術
作者: 赵晔
國際書號(ISBN): 9787554028506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NT$ 347.0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NT$ 398.0
香乘(珍藏版)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NT$ 1010.0
何以为名
《 何以为名 》

售價:NT$ 265.0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NT$ 347.0
躺椅和舞台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NT$ 434.0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售價:NT$ 556.0
最后的捕鲸部落
《 最后的捕鲸部落 》

售價:NT$ 296.0

編輯推薦:
距今5300—4300 年的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
一支重要的史前文化,让我们跟随方向明老师的笔触,通过墓葬这个特殊介质,了解良渚文化,探寻良渚文明。
內容簡介: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王国留下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为我们提示了良渚先民在生产、生活和礼仪行为诸多方面的基本面貌。虽然由于漆木器本身的有机质特性,很难被保存下来,但总有沧海遗珠,尽管数量不多,却大体能反映良渚时期漆木器的基本状况。本书分四章对良渚漆木器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分析了良渚漆木器的分类包括生活工具、交通工具、日用器皿、武器、葬具等各种功能,探讨了漆木器的材质、制作工艺以及数千年前的髹漆工艺,让我们得以了解良渚先民的器物材质、器型、功用、制作技艺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關於作者:
赵晔,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史前考古30 多年,侧重良渚文化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曾负责良渚遗址群全域的分区调查,主持了大雄山丘陵古代遗存的系统调查和发掘,参与和主持了莫角山、卞家山、官井头等40多处遗址的考古发掘。出版《良渚遗址群》《卞家山》《良渚文明的圣地》《良渚陶器》等论著多部。
目錄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良渚木质遗存概述7
一、良渚木质遗存的发现9
二、良渚木质遗存的分类25
第二章良渚木器27
一、生活设施29
二、生产工具49
三、交通工具60
四、日用器皿64
五、武器69
六、娱具73
七、葬具77
第三章良渚漆器89
一、容器91
杭州全书.良渚丛书 质朴与艳丽:良渚漆木器
二、持器110
三、葬具113
第四章漆木器制作115
一、漆木器材质 117
二、漆木器加工 120
三、探漆工艺 132
结 语143
內容試閱
结语
埋没了四五于年的良渚文化物质遗存,绝大部分已经损毁,留下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而木质遗存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更不易保存,能够保留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考古发掘、取土活动中发现了一些良渚时期的木质遗存,其中有的保存仍相当完好。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暗示了良渚时期的木质遗存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和精彩。
1956年发掘的吴兴钱山涤遗址首先确认了良渚文化木质遗存,潜水面以下的第四层“灰黑色软土”中包含着大最有机质遗存,其中有木桨、木千筛、木忤等木器。两年后,杭州水田昄遗址再次发现良渚文化木桨和木忤,并获得一个由完整块木剞成的木盆。此后在浙江嘉兴雀幕桥、湖州花城、嘉善新港,江苏昆山太史淀、江阴琐塘烽、吴县澄湖、吴江龙南等地陆续有所发现,但以井壁构件居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内的庙前、茅庵里、严家桥、卞家山、横扜里、钟家港、石前扜等遗址又不断有木质遗存发现,木器器种进一步增加,木构窖藏、与建筑相关的复杂木构件和排桩不时出现。直到今天,良渚时期的木质遗存已有相当程度的显山露水,种类也较丰富,已到了无法让我们忽视的程度。尤其是良渚古城内的卞家山遗址和钟家港遗址,木质遗存占有相当的比重,不但发现了大批排列有序的木桩,还出土了木展、木胞、木插、木桨、木盒、木器盖、木球、木陀螺等许多木器,甚至出现了觽、豆、盘、钵、双耳盆、鸟首形器等精湛的木胎漆器。看来木质遗存在良渚时期的日常生活中巳占据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良渚时期已广泛使用木质材料,它们被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种形式的礼仪活动中。成熟的木作业已成为良渚时期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保漆技术,也成为独立且体系化的手工门类。
良渚漆木器散布于良渚文化基本分布区,标志性的漆斛也见千周边的辐射区,但大型木构件和漆器主要发现于良渚古城地区,也即良渚文化的核心区。从其出土位置和器物特征判断,大型木构件和漆器应是礼仪制度的一部分,与权力中心存在正向对应关系。大型木构件多见于莫角山宫殿区东侧的钟家港遗址,陆续发现了多批次大型木构件,长度达7—17米,有的已是方料构件的半成品。这些木构件显然是莫角山礼制性建筑的备用材料,表明紧贴莫角山的钟家港曾是宫殿建设的原材料供应地和粗加工场所。而良渚漆器目前以卞家山和钟家港遗址出土最为丰富,保存状况也最佳,足以代表良渚漆器的最高水平。概括起来,良渚漆器工艺成熟,器型众多,造型优美,纹饰自成一格,与良渚玉器和陶器的纹样明显不同。漆觥是良渚漆器的主要器型,其束腰带凸棱的造型可能已采用简单的车削技术制蚽,内壁掏膛采用了烧灼刮炭的方法,漆觽内底则先凿空,最后用塞子闭合,可能考虑了器物使用过程中的收缩开裂问题。涂饰的漆膜以红漆为主,辅以黑色,以赤铁矿为主要呈色剂,多层叠加,最表一层往往调以朱砂呈现鲜艳的红色,而用于纹样构图的黑色则用炭粉调制成纯黑色。纹饰多为红黑互衬,间或嵌以玉粒,偶用黄彩等其他颜色,已出现黑线勾图再填色的绘画技术。部分纹饰与商周青铜器的云雷纹及春秋战国楚风漆器的变形鸟纹气韵相通。总之,拥有漫长历史积淀的良渚漆器,是目前所见国内最成熟和发达的史前漆器;漆器技术连续发展的长江下游,是我国漆器的重要起源地;而其高峰时期的良渚漆器,显示出中国漆器有一个早熟的童年。
良渚木器作为普及性的日用产品,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良渚漆器是玉器之外的又一种礼制产品,一方面它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良渚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良渚漆器的造型和种类几乎都是根据礼仪需要而专门设计的,以漆觽为主角,表明仪式场合中饮酒或以酒洒地(裸礼)的程序。其他以漆豆、漆盘、漆盆较为常见,主要用于盛放各种仪式食物。也有独特造型的漆器,如双环耳漆盆、兽面纹单把漆杯等,应用于非常隆重高级的礼仪场合。可以说,良渚漆器基本上都是礼仪场合使用的专用器皿,它和良渚玉器一样属于观念性产品。作为“国之重器”,制漆和琢玉是当时的特种行业,工匠们不惜工本倾注毕生精力,创造了良渚文明体系之中彪炳千秋的两大物质成就。玉器平时可能盛放于漆盒之中,取用时或用樑漆托盘端出,漆器也会以玉粒或玉片镶嵌器身,两者各司其职,彼此映衬,琴瑟和鸣,共同奏响良渚礼制文明的华丽乐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