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NT$
296.0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NT$
500.0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NT$
500.0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1.专业知识融合课程思政内容,特色鲜明;2.立体化建设,数字资源丰富;3.紧跟设计、前沿技术发展,关注适老化等前言议题。
|
內容簡介: |
全书精心构建了几大篇章:绪论交代背景,准备篇奠定基础,调研篇深入实际,设计篇展现创意,汇报篇分享成果,实践篇强化操作,回访篇关注后续,专项篇(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AI 辅助设计、适老化设计、历史建筑活化四个子篇章)聚焦特色,优秀案例篇提供借鉴。本书内容全面,覆盖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建筑学专业在此领域的角色定位,以及从准备到实施的完整实践流程指导。
|
關於作者: |
颜丰,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学科组副主任,长期从事绿色建筑、低碳乡村等教学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科研及教研项目4项,相关实践入选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周年项目典型案例”,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横向科研项目总金额200余万。叶蕾婷,女,硕士,讲师,2018年于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作至今,主持和参与省一流课程2项,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其他各类教课改项目10余项。研究方向为乡村人居环境和老年环境,主持和参与纵向项目8项,横向项目7项,到款金额总计300余万。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获金奖6项,并落地项目多个。
|
目錄:
|
绪论一、乡村振兴背景二、建筑学与乡村振兴三、乡村振兴相关竞赛第一章 准备篇一、团队组建二、村落选择三、进度安排第二章 调研篇一、调研内容二、调研方法三、调研分析第三章 设计篇一、概念生成二、概念深化三、图文表现第四章 汇报篇一、汇报逻辑二、PPT 制作三、汇报技巧第五章 实践篇一、沟通交流二、现场指导三、验收汇报第六章 回访篇一、回访的类型二、回访的意义三、回访的内容第七章 专项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一、“双碳”目标大背景二、乡村绿色建筑设计特点三、低碳乡村营造措施四、绿色建筑分析图五、低碳技术示意图第八章 专项篇 AI 辅助设计专项一、AIGC 大背景二、AI 辅助设计工作流三、AI 辅助设计的局限性四、AI 辅助设计案例第九章 专项篇 适老化设计专项一、乡村养老现状二、乡村老年人特征三、乡村养老模式四、乡村适老化设计第十章 专项篇 历史建筑活化专项一、政策背景与观念发展二、乡村历史建筑的现状分析三、乡村历史建筑的活化策略四、乡村历史建筑的活化总结与反思第十一章 优秀案例篇 一、白鹭归栖 心安吾乡二、风动浮竹 新兴方庭三、山水画境 竹林茶隐四、鹭隐归亭 光洒竹影五、三山三门 桂落东澄六、山海三门 风韵平岗七、旧隅新生—— 基于绿色改造的乡村传统民居活化八、山漾 茶豆纪—— 乌山村休闲咖啡馆设计参考文献附录台州学院建筑学专业历年乡村振兴方案汇总致谢
|
內容試閱:
|
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自 2015 年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服务地方乡村振兴发展为特色的专业。建筑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徒传承”“小班化教学”以及“真题真做”的形式,打造了“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育人体系。专业教师与学生通过大量实践项目,形成了“师生成长共同体”,实现了“教学相长”。建筑学专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单体建筑设计、立面改造设计、环境提升设计、村庄低碳设计、村庄产业规划设计等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市面上缺少相关教材,指导教师主要通过口头指导来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发现学生在整体项目的推进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撰写一本符合地方本科应用型专业需求的实践指南,用于指导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乡村振兴实践。本书主要分为绪论、准备篇、调研篇、设计篇、汇报篇、实践篇、回访篇、专项篇与优秀案例篇。其中绪论由沈晶晶负责撰写,准备篇由颜丰负责撰写,调研篇由孟勤林负责撰写,设计篇由叶蕾婷负责撰写,汇报篇由李鑫负责撰写,实践篇由于宏程负责撰写,回访篇由王波负责撰写,绿色建筑设计与 AI 辅助设计专项篇由颜丰负责撰写,适老化设计专项篇由叶蕾婷负责撰写,历史建筑活化专项篇由孟勤林负责撰写,优秀案例篇由林新峰负责汇编,并由颜丰、王小岗统稿,裘知、徐丹华校稿,封面由刘佳琪设计。本书内容涵盖了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建筑学专业在其中的定位,以及实践全流程的指导意见。希望本书可以更好地帮助有志于服务地方发展、建设“和美乡村”的高校师生。编者2025 年 3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