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NT$
658.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NT$
403.0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NT$
305.0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NT$
301.0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NT$
398.0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NT$
449.0

《
无路之路
》
售價:NT$
305.0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针对“新艺科”建设下高质量创新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求而编写,兼顾创意目标和实用方法论,首先介绍视觉设计的构成基本理论;然后强调艺术设计创作的基本功—视觉观察训练,基于主观观察与客观观察两种模式提出视觉田野调查、图像考古和图像类型、非介入式观察三种具体的训练方法,使设计基础训练融入日常生活;继而讲解如何运用解构与重构、关键词与故事会、五感表达、视觉日记四种方法进行创意生成,引导学生打好设计专业基础,并逐渐养成自觉训练、自我训练的习惯。书中贯穿了39个教学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指导学生运用构成设计、设计观察方法进行设计创作。为便于数字化教学,本书配套教学课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案、作业模板等拓展学习资料。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第一章 视觉世界中的构成感 001
第一节 视觉平面中的元素构成 002
一、点元素 002
二、线元素 003
三、面元素 004
第二节 视觉世界中的色彩构成 005
一、色彩构成及色彩三要素 005
二、利用色环搭配色彩 007
第三节 立体世界中的综合构成 009
一、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 009
二、立体构成的实践 009
本章小结 013
第二章 视觉观察方法论 014
第一节 视觉田野调查 015
一、实践田野调查的另一种可能性 015
二、视觉田野调查案例 017
第二节 图像考古和图像类型 022
一、图像碎片时代的一种梳理实验 022
二、图像考古和图像类型案例 023
第三节 非介入式观察 043
一、不干预原则的视觉实践 043
二、非介入式观察案例 044
本章小结 052
第三章 解构与重构 053
第一节 形象拆解与形象重建 054
一、形象拆解与形象重建的概念及运用 054
二、形象拆解与形象重建案例 057
第二节 视觉陌生化和视觉联想 060
一、视觉陌生化的概念与切入点 060
二、视觉联想的本质与分类 065
三、视觉联想案例 067
本章小结 071
第四章 使用关键词 072
第一节 关键词在设计创意中的使用 073
一、关键词概述 073
二、关键词实践案例 074
第二节 视觉创意游戏“故事会” 077
一、故事会概述 077
二、故事会应用案例 079
本章小结 081
第五章 “五感”的视觉表达 082
第一节 “五感”的感官联系 083
一、视觉与听觉 083
二、视觉与触觉 084
三、视觉与嗅觉 085
四、视觉与味觉 086
第二节 从感知到表达 088
一、视觉感知训练要求及优秀案例 088
二、听觉感知训练要求及优秀案例 089
三、嗅觉、味觉感知训练要求及优秀案例 091
四、环境与行为感知训练要求及优秀案例 093
本章小结 094
第六章 视觉日记的日常训练 095
第一节 了解视觉日记 096
一、视觉日记的基本思维与方法 096
二、经典视觉日记 098
第二节 视觉日记的形式 100
一、媒介材料 100
二、装帧方式 102
三、打开方式 104
第三节 视觉日记教学案例 106
一、“构成设计”课程视觉日记训练 106
二、“造型写生”课程视觉日记训练 111
本章小结 115
参考文献 116
|
內容試閱:
|
自人类活动形成文明以来,如何表达纷繁的世界便成为不同文化的任务。正是因为不同地域的人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才有了视觉文化的多样性。从绘画的表达到19世纪30年代摄影术的出现,再到20世纪下半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至21世纪后借由个人移动设备对社交媒体属性的改变……视觉在图像中流转、传播并提升影响力,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碎片化的图像时代。
对于视觉设计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设计者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获取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图像资料以激发灵感,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或他人的设计案例以获取反馈评价。然而,设计者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分辨图像的真假,或面对海量的图像资料而无所适从,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分析、梳理,以致对设计灵感的落地产生阻碍。从资料收集到最终落地,视觉设计并非易事。对于初入专业的设计者而言,如何从视觉资料的收集和观察入手,并在感性和理性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学习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因此,本书编写团队基于长期的教学与创作经验,以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以“新艺科”建设下培养高质量创新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为指导,兼顾创意目标和实用方法论,从作为设计基础的构成设计出发,一步步拓展至设计观察的方法,继而延展到创意生成的方法,以由点到线的逻辑性、由点到面的总体性,列举39个教学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构成设计、设计观察方法开展设计创作。
本书由郑梓程担任主编,熊强担任副主编,韩湛宁、翁羽生、袁宁、李燕参编。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国内同类著作,吸取了其中精髓,谨向著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