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NT$
444.0

《
第3选择
》
售價:NT$
449.0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NT$
347.0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NT$
490.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NT$
419.0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NT$
539.0

《
蜉蝣国度
》
售價:NT$
341.0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NT$
1914.0
|
內容簡介: |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八十一问》。传说为战国时期卢国?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内容以脉诊为主,还分析了一些临床病证。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为论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书名《难经》,“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撷取重点、难点、疑点设八十一问,然后逐一解释阐发,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把《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并提出其理论根据,认为寸口为“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可以独取之。由此,“独取寸口”的理论为后世所采纳。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独特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明,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称“《内》《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代经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
關於作者: |
扁鹊,名秦越人,战国时卢国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著名医学家,中医脉诊的倡导者。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故人亦称其为扁鹊。《难经》一书,有人认为是秦越人(扁鹊)所作,有人认为是六朝人的托名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先秦名医所作,非出于一人之手,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唐?杨玄操在《难经集注?序》中明确指出:“《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目录学家余嘉锡说得好:“《难经》《素问》《灵枢》同为张仲景撰《伤寒论》时所采用,其为医家古书了无疑义,不始于吕广作注,更不始见于《隋志》也。《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所谓《黄帝扁鹊脉书》,疑即指《难经》言之。”
本书校注者张永泰编审,从事中医文献编辑整理工作40余年,在中医文献学、目录学、校勘学方面颇有心得,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郭蔼春医史文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参加《近代中医珍本集》编纂整理工作,长期致力于《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研究,特别是对校勘训诂方面孜孜以求,广收博取,融诸家之说,颇有见地。整理并出版了《张仲景医学全书》《岐黄医学全书》《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著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