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25周年纪念版中,畅销书作家帕克帕尔默再次深刻沉思人生意义与目的,启发性不减初版,献给渴望活出真我的人。帕尔默以智慧、慈悲、幽默与陪伴,已帮助数十万人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与目标。百万畅销书《教学勇气》作者帕克帕尔默作品。美国On Being节目主播、制作人克丽丝塔·蒂皮特(Krista Tippett)、《觉醒之旅》作者马克·尼波(Mark Nepo)等强烈推荐。作者帕尔默曾荣获威廉雷尼·哈珀奖(William Rainey Harper Award),该奖项此前也曾授予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和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等杰出人士。
|
內容簡介: |
畅销书作家帕克·帕尔默再次深刻沉思人生意义与目的,启发性不减初版,献给渴望活出真我的人。
书中满载帕尔默对人生的坦诚反思,记录了他职业路上的坎坷与失败。帕尔默分享了自己陷入并走出抑郁的历程,通过挖掘现实生活经历探寻人生智慧与洞察力,引导读者找到有意义的人生道路。引领你接触内心导师,从过往探寻者的生命中汲取灵感与决心。这是一本充满智慧与力量的作品,将助你活出更加真实与充实的人生。
你将学会拥抱赋予你能量的事物,摒弃削弱你的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倾听内心“真我”的声音,无视他人期望。在追求个人成就与社会归属中,你将更深刻地活出本真与正直。
|
關於作者: |
【美】帕克·帕尔默(Parker J. Palmer)
畅销书《教学勇气》作者作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博士,拥有13个荣誉博士学位。曾获威廉·雷尼·哈珀奖和联合教会出版社(Associated Church Press)颁发的卓越奖,以及两次获得美国教育新闻协会(National Educ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的杰出成就奖。
创立勇气与更新中心(Center for Courage & Renewal),并担任名誉高级合伙人。其著作《教学勇气》销量超200万册,广受读者好评。
译者简介————————————————————————————————————
骆骏
骆骏是“青色组织”和“自主管理”方向的教练、引导者、培训师、顾问及译者,是该理念在中国组织机构实践的引入者和变革陪伴者,致力于以此为切入点为中国各类组织(尤其是创业型企业)的组织创新、组织变革,为发展中的个体及团队层面提供培训、引导、教练、心理干预的“融合式”的“成长陪伴”服务,坚持长久引导和陪伴中国新生创业团队和创业者,为客户贴身定制培训课程和互动工作坊;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发起成立了以自主管理模式运作的非营利社群组织“青色组织翻译社”(昵称“青浥舍”),将国外的青色组织与自主管理相关文献翻译成中文,分享给国内正在或即将实践青色之路与自主管理的组织及各类伙伴,同时也将国内难能可贵的青色组织与自主管理实践情况翻译成外文介绍给国外伙伴。
|
目錄:
|
第1章 生命之声 / 003
第2章 走向自己 / 019
什么是人生使命 / 021
一段黑暗经历 / 030
自我、社会与社会贡献 / 047
第3章 此路不通 / 057
会有路的 / 059
尺有所短 / 063
生命与生态 / 067
现实即天道 / 077
回头是岸 / 080
第4章 一路向下 / 085
说不清的抑郁 / 090
由外向内看 / 094
由内向外看 / 099
欲上天,先入地 / 105
翻犁 / 109
第5章 以内驭外 / 111
回到人世间 / 113
阴影与内在世界 / 116
从黑暗到光明 / 124
内在之旅与群体 / 131
第6章 四季流转 / 137
比喻与人生 / 139
秋天 / 143
冬天 / 146
春天 / 150
夏天 / 153
致谢 / 159
|
內容試閱:
|
第2章 走向自己
什么是人生使命
这首梅·萨藤(May Sarton)的诗,用精挑细选的文字、匠心独运的文笔、坦率精炼的文风,吹响了人探寻人生使命的号角——至少我的号角已然吹响。
现在我走向自己
走过了许多时光,走过了许多土地
我已分崩离析,我已破碎支离
我戴着的是他人的面具……
做回原本的自己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洗礼!我们要戴过多少他人的面具,又要经过怎样的分崩离析和破碎支离,才能发现那深处的自己——每个人身上的真我,是人一生真正使命的种子。关于什么是人生使命,最开始我是在教会里学习的。
在我从小接触的传统中有很多我觉得好的东西:对 信仰的谦卑、对这个多样世界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在 意等。然而,我在这个圈子里习得的“人生使命”的定 义是扭曲的,直到日后自己变强大之后才得以摆脱。这 里定义的“人生使命”来自外在的声音、来自近乎苛刻 的道德要求,它驱使我们去成为自己本质上成为不了的 人——更好的、自己难以企及的另一个人。
这种定义的背后是对人自我的极不信任,认为如果没有美德这个外力的校正,一个人就总归是自私、没有道德的。这样的观念让我觉得我不配活出自己的人生,现在的我与应该成为的我之间总有一条鸿沟,使我心生内疚,让我在缩小这条鸿沟的过程中疲于奔命。
今天我对“人生使命”有了不一样的定义,它不是人要追逐的目标,而是人要领受的礼赠。发现人生使命的过程并不是踮脚去够拿不到的奖赏,而是去接受本就在人身上存在的真我,如同接受一份礼赠。人生使命并不来自“外在的声音”,也不是成为别人;它来自“内在的声音”,成为生而是那个独一无二、上天赋予了独特天赋的自己。
这个礼物有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收下这份礼物成为自己,反倒比试图成为他人更费劲!在人生艰难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置这份礼物于不顾,或是把它藏起来,逃离它、糟践它,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样。
如果读者不相信人生于世都自带这份礼赠、不相信人生于世本就是一份礼赠的话,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婴儿或很小的儿童。几年前我女儿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和我住了一阵,当看到这个来到地球上没几天的外孙女时,50 多岁的我看到了当年 20 多岁当爸爸时没有看到的东西:这个降生于世的外孙女,她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那样”的一个人。
她不是等着让这个世界加工的原材料,而是有着与生俱来的样子。我观察着初到人世的外孙女,看她身上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本性,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与什么东西相亲、与什么相斥,她的动作、她的行为、她的语言,并把我的观察写在一封信里。等她十几岁或 20 岁时,我会让这封信交到她手中。信开头这样写道:“这里有你初生时的样子,但这只是张草图而非定妆照,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绘就自己的定妆照。这张草图出自一个非常爱你的人之手,它或许能帮你早点儿去做一件事,这事儿你外祖父当年做得晚了些:不忘自己本来的样子,亮出那份真我的礼赠。”
每个人都是带着这份与生俱来的礼赠来到这个世上的,只是在前半生我们却弃之于不顾,糟践它。年轻时,我们被周遭各式各样的期望所包围,这些期望往往忽视了我们真实的模样,怀有这种期待的人不顾我们原本的真实,只把我们塞进一个个框架之中。在家里、学校、职场,我们被迫远离自己的真我,成为他人接受的人;在种族、性别等社会压力下,我们原本的样子面目全非;而恐惧之下的我们也不惜背叛自己,只为得到他人的接纳。前半生我们执迷不悟,但如果能够觉知和醒悟,如果承认我们自己丢失了重要的东西,就会在后半生让这份礼赠复归。
如果与真我失联,人又如何能走对路呢?通过回顾早年间还未远离这份礼赠时的一些事,人能寻到关于真我的线索。几年前我就通过老物件儿找到了一些关于我自己的线索,一位朋友寄来了我高中时期——1957 年 5 月的一份校报,破烂不堪的报纸上有篇采访我未来想做什么的文章。那时的我自认为对人生已经有很明确的方向了,我回答道:“我想要做海军飞行员,然后再进入广告业。”
那时的我就是“戴着别人的面具”,而且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大家那都是哪来的面具:我父亲有一位曾做过海军飞行员的同事,是爱尔兰人,有魅力又浪漫,周身有种海洋的蓝色气息,还有点巧舌如簧,那就是我想成为的人;另外孩提时代一个朋友的爸爸是做广告的,虽然气质上我并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太守旧了点儿,但我羡慕他拥有的豪车和玩物,那些好东西装点出的自我形象正是我想要的。
可 40 多年后的我却成了一名反战人士、书籍作者以及社会活动家,年轻时的预言似乎有些不着边际。表面上看,这好像说明人在早年间会远离真正的自己,但如果从凡事都有的两面性上来看,我想要做海军飞行员或从事广告业的梦想中,也包含着指向真我的线索。只不过我的真我要很多年后才浮现,得对这些线索进行一番“解读”才能看懂。
“从事广告业”中隐藏着我这一生对语言及其魅力的痴迷,正是这种痴迷让我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海军飞行员”的线索则较为复杂,那是我对暴力问题的一种关切,只不过最开始呈现的是我想当兵,在很多年后却变成了反战的立场——高中时我对自己的那些严谨规划就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多年后这枚硬币翻转,呈现出了它的另一面。
再往前追溯到更小的时候,那个阶段无须进行太复杂的解读就能看明白我的人生礼赠和人生使命。我上小学时对飞机非常着迷,和很多男生一样,放学后或周末要花很多时间用轻木来设计、制作、试飞飞机模型,也常常“坠机”。但和很多男生不一样的是,我还花很多时间制作关于飞机的图书,或 8 页或 12 页——我把纸张横过来,首先在中间从上到下画条竖线,画出机翼的剖面图,然后把纸放到打字机里,用食指敲出一段解说的文字,解释气流通过机翼形成的低压区域是如何将飞机抬升起来的。接下来把纸对折,再把很多张这样的纸订成一本小册子,最后精心地绘制一个封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