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
》
售價:NT$
500.0

《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售價:NT$
316.0

《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售價:NT$
296.0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NT$
347.0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NT$
403.0

《
女性私密健康全书
》
售價:NT$
347.0

《
白轮船 典藏版
》
售價:NT$
230.0

《
非洲:考古学的视角(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非洲研究专家高畅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1.寻溯中国精神根脉:华夏之风骨,民族之魂魄,皆孕于优秀文化之基因。天下为公的胸襟、民惟邦本的情怀、为政以德的智慧、革故鼎新的勇气、君子不器的通达、信义立本的坚守……中华文脉如江河奔涌,滋养独属我们的文化印记,亦融入当下潮涌。
2.多元维度呈现:本书以天道、治世、修身3大维度为经,天地、生生、阴阳、和合、天下、礼乐、家国、日新、天人、君子、信义、仁善12个角度为纬,织成丰盈的文化锦绣。既有囊括寰宇的格局,也含洞幽烛微的体察,呈现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脉络肌理。
3.知名学者写给大众的通识读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知名学者联袂创作,以通透笔触化解深奥学理,兼具学术厚度与文化温度。
4.装帧雅致,图文并貌:百余幅插图与文字共呈文化之美;裸脊锁线精装,可180度平摊,采用特种纸印刷,带来悦目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是贯穿千年文明的精神纽带,也在“日用而不觉”中形塑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从仰观苍穹、俯察厚土的天地求索,到家国一体的治世智慧,再到抱节守志的修身法则,凝聚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高度。它们是中国人探究天地、社会与生命意义的重要印证,承载着无尽的文化积淀。
本书以 “天道” “治世” “修身” 三大篇章为架构,从天地、生生、家国、君子等12个维度,精细勾勒滋养民族精神的宏阔图谱,融汇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与当代生活,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弘扬。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
专家作者团队——
刘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朱良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陈赟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杨华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教授
陈延斌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
张国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
张志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学典 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
孔德立 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舒大刚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
目錄:
|
导言
篇一 天道
天地:鸿蒙初开,五方九州
生生:化育生命,绵延不绝
阴阳:消长有序,互济共生
和合:多元共融,和而不同
篇二 治世
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乐: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家国:乡土之思,邦国之怀
日新:革故鼎新,与时偕行
篇三 修身
天人:自然相容,和谐共生
君子:诚正修身,幽兰自芳
信义:言诺千钧,义贯山河
仁善: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后记
|
內容試閱:
|
导言
东晋陶渊明于《桃花源记》中记武陵人偶入桃花源,云:“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志者,记也。此段描写道出了“印记”的重要性。有了印记,则可寻来时之路;失去了印记,便只能如李白笔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陷入茫然之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世界的广袤舞台之中,必有其来时路。此来时路,乃成长之路、奋进之路、成功之路,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与文明传承。欲明中华民族未来之方向,必先寻其来时之踪迹。而中华文明的精神印记,正是此来时路上照映行人之“风光物采”。
中华文明宛如静默流淌的江河,于波澜不惊间奔涌数千年,其精神基因蕴藏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与世代传承的习俗风尚之中。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如空气般浸润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此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特质,恰似春雨,无声无息而滋养万物。“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训诫,“业精于勤,荒于嬉”之警醒,“长太息以掩涕兮”之悲悯,“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担当,自“天下为公”之胸怀至“民为邦本”之坚守,由“革故鼎新”之勇气到“厚德载物”之品格,从“君子坦荡荡”之磊落至“仁者爱人”之广博……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遗产,构筑起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内化为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自觉。
古语云:“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与永恒的日月星相辉映者,乃不朽之天地人。天者,宇宙自然;地者,人间社会;人者,生命个体。《孝经》有“立身行道”之语,宋儒张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论。立心上指,偏于形而上的哲思;立命下指,侧重形而下的事功;立身内指,强调生命个体的修为。此“三立”犹如三足,构成了中华文明这一磅礴大鼎的坚实基石。从宇宙哲思,至社会责任,再至修身之道,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价值框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
中华文明地负海涵,大要即此三个方面。“立心”“立命”“立身”,亦为本书结构的关捩和整体内容的核心。全书依此三端,构成天道、治世、修身三个层面。篇一曰“天道”,包含“天地”“生生”“阴阳”“和合”四篇,阐述古代先哲对宇宙生成的认识,对生命化育的思考,剖析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和哲学思想。篇二名“治世”,包含“天下”“礼乐”“家国”“日新”四篇,考察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执政理念,解读古人的治国方法和致用策略。篇三为“修身”,包含“天人”“君子”“信义”“仁善”四篇,探索诚正修身、泓涵品德与家国抱负、天下情怀的物我化一,力求个体生命在社会担当中的价值实现。
书中的十二个关键词各具妙韵。例如“阴阳”,其义高度综括,涵盖万端。哲学之深思、历史之应用、艺术之灵感,皆可于此中溯源。简洁的二字,凝练了世间万物相辅相成之理,将纷繁复杂的世界抽象至极致。又如“家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体现一种递进的人生追求,也蕴含深刻的类比关系。国由众“身”而成,而个体修身与治国理政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皆需悉心经营,妥善处理诸般繁杂。
中华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这些精神标识不仅赋予中华民族蓬勃的生命力与不竭的创造力,也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独特走向。人与国,恰似根系与沃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书中十二个凝练的文化符号是穿越时空的精神路标,如同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种,让赤子点燃心中的热忱,亦让迷途者望见微光。失此精神根基,便如无根之木;怀此文化气韵,方能以滚烫情怀,扎根厚土。
“天地”“生生”“阴阳”“和合”之宇宙哲思,“天下”“礼乐”“家国”“日新”之社会责任,“天人”“君子”“信义”“仁善”之修身之道,共同铸就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精神中的宇宙哲思,为我们提供了深邃的精神滋养;社会责任,培养了人们的家国情怀;修身之道,为个人的价值观塑造和精神成长,树立了道德准则。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延续数千年的文化基因。
自宇宙天道之哲学思考,至家国一体之治世智慧,再到抱节守志之修身法则,全书探究中华文明的哲学星图、社会经纬与道德光谱,萃取其思想精华,建构其价值体系,于现代语境下,赋予中华文明优秀因子以新的思想高度与文化价值,助力中华文明之现代转型,促进世界文明之互鉴共?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