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蛮族之王:狄奥多里克与罗马帝国的黄昏
》
售價:NT$
811.0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NT$
1520.0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NT$
449.0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NT$
214.0

《
汉匈战争三百年
》
售價:NT$
454.0

《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售價:NT$
301.0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NT$
509.0
|
內容簡介: |
本论集诸文对中古时代社会与文化史展开专题论述,其具体内容大体包含如下诸端:论述中古时期士族社会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与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当时华夏文化未曾“中断”之缘由;考察南北朝时期的民众迁徙与文化融通,尤其关注南朝医术等术艺文化之北传与影响;专题考察南北地域相关家族及其代表人物,以拓展、深化、细化中古士族社会的研究;专题考察中古统治者之“雅好符瑞”风尚,从一个侧面揭示当时的政治文化与社会信仰特征;专题考察北魏后期的抑佛思潮、隋文帝与炀帝父子对待江左佛教旨趣之异同及其影响;专题论述隋炀帝招揽江左人士、培植江左军政集团,揭示在经历长期南北分裂后,隋炀帝力图整合南北社会之尝试以及由此引发军政格局之变革。
|
關於作者: |
王永平,1962年生,江苏南京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中古社会历史与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迁洛元魏皇族与士族社会文化史论》《中古士人流迁与南北文化传播》《晋宋社会文化史论》《晋宋社会政治史论》等学术著作。
|
目錄:
|
魏晋南北朝之士族文化与中华文明之传承
一 学术文化传承的“家门化”——魏晋南北朝文化传承的关键之一
二 魏晋南北朝土族的基本类型及其文化特征
三 以儒家礼法为基调的土族门风
四 以儒家礼学为核心兼容并蓄的土族家学
两晋之际汝南周氏之玄化及对东晋初年政局之影响——以周□(特殊字体)的相关表现与活动为中心
一 两晋间汝南周氏代表人物之崇尚玄风与名士化
二 汝南周氏名士对东晋初年政局趋向之影响
两晋之际江东大族之“接引诸伧”与华夏文明之承传——以顾荣为中心的考察
一 江东大族平定陈敏之乱及其影响
二 顾荣之接引南渡诸伧及参与创立东晋
三 余论:释后人对顾荣的相关误解
东晋南朝荥阳毛氏之军事活动与家族文化
一 荥阳阳武毛氏之南迁房支及其世系
二 “将帅之家”:荥阳毛氏与晋宋军政局势
三 南北朝时期荥阳毛氏人物之文化表现
南北融通与文质兼备——南北朝后期入北河东柳氏家族之文化风尚及其影响
一 河东柳氏家族之南迁与北徙
二 入关柳氏人物之崇尚礼法及其从政作风
三 入北柳氏人物之玄化风尚与南北文化融通
齐梁之际豫、梁降魏与南风北渐
一 豫、梁降魏及其时代背景
二 豫、梁入魏人士之文化素养与南风北渐
符瑞神异与梁陈鼎革:以陈霸先为中心的考察
一 “神奇怪诞之说”:陈霸先所编造之符瑞神异
二 “帝王之兴,必有符瑞”:陈霸先兴造符瑞谶言之社会文化背景
三 “其本甚微”:陈霸先假借神异以缘饰其社会身份
北魏平齐民之社会遭际与生活境遇
一 北魏对青齐移民的安置
二 平齐民社会身份地位一度卑贱化
三 “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平齐民之生活困顿
四 士族社会对平齐民之救助及其处境之改善
人魏青齐医术人士之境遇及其影响
一 入魏青齐医术人士及其门第身份、社会地位
二 “当世上医”与“宜加酬赉”:青齐医士之术业及其生活待遇
三 “常在禁中”与“委任甚厚”:青齐医士之仕宦、封爵
人北南朝医术人士之境遇及其影响
一 入北南朝医士及其门第身份、社会地位
二 入北南朝医士之术艺及其物质待遇
三 入北南朝医士之社会政治地位
四 “搜采奇异”与“谈义推属”:入北医士对南文化融通之影响
“有魏以来,斯人而已”:高允为政为人之品格与北魏士族共同体之构建
一 “至如高允者,真忠臣矣”:高允忠直进谏之为政作风
二 “忠而不伐”:高允忠实谦谨之儒者品格
三 “丰才博学,一代佳士”:高允之文化修养及其对北魏教化之影响
四 “笃亲念故,虚己存纳”:高允建构北魏士族社会共同体
“敦厉胄子”:北魏孝文帝对宗室人物之训诫——以孝文帝训导诸弟为中心的考察
一 孝文帝所受冯太后之教导与训育
二 孝文帝对诸弟、诸子之劝勉与训诫
三 孝文帝对其他宗室人物之训导与惩戒
北魏后期之抑佛思潮及其特征
一 宣武帝、孝明帝时期之抑佛谏议
二 北魏后期抑佛谏议之思想特征
三 余论:北魏后期抑佛思潮之先声与余绪
隋文帝之“雅好符瑞”
一 “符兆已定”:隋文帝利用传统术数造作符命
二 “天祥下降,地瑞上腾”:隋文帝利用佛教术数造作符命
三 “欲以符命曜于天下”:隋文帝“雅信符命”之缘由
隋炀帝之“好祥瑞”与“信邪道”
一 隋炀帝“好祥瑞”及对其军政之影响
二 隋炀帝“专信邪道”与其军政之关系
三 略析隋炀帝“好符瑞”“信邪道”之缘由
隋文帝灭陈之初江南佛教之遭际
一 隋灭陈过程中江南佛教遭受之冲击
二 隋平陈初之征召江南高僧及其抵拒
三 平定叛乱过程中隋廷对南方佛教政策的微妙变化
隋炀帝招揽江南高僧与南朝佛学北传
一 杨广招揽江南高僧与江都佛教繁盛
二 杨广荐引江南义学高僧入关与南北佛学融通
三 杨广推送才艺高僧入北与南风北渐
四 余论:杨广对江左道教代表人物的招引与安抚
入隋南人术艺化之表现、特征与缘由——从一个侧面考察南北文化之融通
一 入隋南人术艺化之代表及其相关表现
二 入隋南人术艺化群体之特征与南北融通
三 “干没荣利,得不以道”:入隋南人术艺化之缘由
隋炀帝拔擢南人军政群体与南北朝臣之斗争
一 大业年间隋炀帝拔擢南人以执掌军政
二 南人军政代表人物品格之佞幸化
三 大业年间南人军政群体与关陇集团之斗争
隋炀帝招揽江南学士群体及其佞幸化
一 隋炀帝招揽之江南文儒学士群体
二 大业年间江南文学人士之普遍佞幸化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