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售價:NT$
755.0

《
纯粹·水浒江湖: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另一条线索
》
售價:NT$
469.0

《
肌骨复健实践指南:运动损伤与慢性疼痛
》
售價:NT$
1367.0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NT$
301.0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为作者的核心论文集,至今仍在非具象绘画的讨论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某些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以及划时代的论文《艺术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顶峰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术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
|
關於作者: |
迈克尔·弗雷德是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弗雷德作为批评家的名声主要建立在对美国60年代后的抽象艺术的诠释,以及对极简主义艺术的批评之上。正是他,开启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长达几十年的论战,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晚期现代主义理论的杰出代表。著有《聚精会神与剧场化: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
|
目錄:
|
出版说明
中文版序
前言与致谢
导论: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
第一部分:1966-77
形状之为形式:弗兰克·斯特拉的不规则多边形(1966年)
莫里斯·路易斯(1966-67年)
朱尔斯·奥利斯基(1966-67年)
艺术与物性(1967年)
安东尼·卡洛的新作(1967年)
罗纳德·戴维斯:表面与错觉(1967年)
安东尼·卡洛的雕塑(1968年)
肯尼思·诺兰德的最近作品(1968年)
卡洛的抽象(1970年)
彩饰法问题:迈克尔·博勒斯的新雕塑(1971年)
拉里·普恩斯的新画(1972年)
安东尼·卡洛1966-77年的桌上雕塑(1977年)
第二部分:1965
三位美国画家:肯尼思·诺兰德、朱尔斯·奥利斯基、弗兰克·斯特拉(1965年)
第三部分:1962-64
安东尼·卡洛(1963年)
弗兰克·斯特拉(1963年)
纽约书简:奥登堡、张伯伦(1962年10月25日)
纽约书简:路易斯、张伯伦、斯特拉、印第安纳(1962年11月25日)
纽约书简:沃霍尔(1962年12月25日)
纽约书简:约翰斯(1963年2月25日)
纽约书简:霍夫曼(1963年4月25日)
纽约书简:诺兰德、第伯(1963年5月25日)
纽约书简:霍夫曼、戴维斯(1963年12月5日)
纽约书简:凯利、普恩斯(1963年12月-64年1月)
纽约书简:贾德(1964年2月15日)
纽约书简:德·库宁的素描(1964年4月25日)
纽约书简:奥利茨基、詹金斯、第伯、汤姆利(1964年5月)
纽约书简:布拉奇、张伯伦、欧文(1964年夏)
注释
“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人名索引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