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8.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本书作者从基层组织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工作经验,运用大量的实例和理论性阐发,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2、本书就什么是幸福、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树立幸福观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等选取了1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读来如春风拂面,亲切感人
|
內容簡介: |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
目錄:
|
第一讲 理解幸福才能得到幸福
第二讲 用正确幸福观理性追求幸福
第三讲 信仰是幸福之魂
第四讲 让廉洁与幸福同行
第五讲 让感恩开启幸福之门
第六讲 用道德筑就幸福天堂
第七讲 幸福是心福
第八讲 用智慧引领幸福
第九讲 守好家庭幸福的港湾
第十讲 让友谊与幸福共舞
第十一讲 辩证把握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第十二讲 淡泊名利留住幸福
第十三讲 提升境界涵养幸福
第十四讲 在干事创业中追求幸福
第十五讲 为人民谋幸福最荣光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绎。作为共产党人,要正确理解幸福,理性追求幸福,勇于学习,勤奋工作,扩大幸福分子,控制自己的欲望,缩小分母。
幸福是拥有知识渊博情趣雅致的精神富足。精神富有才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必须努力刻苦读书。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的思想经常活跃,而不墨守成规、思维僵化。读书可以增进涵养。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历经数千年而生机勃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时代变化了,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读书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
幸福是拥有心系百姓的责任情怀。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生命之所系。手中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共产党员应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公仆的身份。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权力的使用对象和根本准则。不骄纵,不奢侈。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根理念时刻铭记在心里面、落实在行动上、转化在实效上。把为民做事当做权力运行的天职,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幸福是拥有知足常乐的淡然心境。“知足常乐”是一种珍惜自己已有的良好心态,是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能够理性看待自己得失的价值观。“事到知足心常惬”,“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当然,要求进步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必须建立在踏实工作务求实效的基础上,做好工作才是升迁进步的根基,而不是不务实际、不干实事、热衷跑要、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天若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永无止境的贪欲,最终会彻底把人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国人向来就有着对幸福执著的追求。君不见,每到春节之际,“福”就贴到门上。其实,精神愉悦并由此得到健康的身体,这句话最恰当地概括了中国人看待幸福的方式。
“安贫乐道”是幸福。淡泊物质生活,艳羡过上安心的君子般的幸福生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就是“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中国古人看来,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富裕,不在于自己在外部环境中的得与失,而在于内心的一种独特的充实感,在于自己心理上所具有的平静和充实。所以,有“贫而乐,富而好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说法。“安贫乐道”,“吾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凡此种种。儒家以此为典范,主张追求和实现道义,甚至于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当作自己最高的幸福而不管外在的物质生活享受。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孔子“安贫乐道之谓幸福”的思想对中国人的幸福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知足常乐”是幸福。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提出了安天顺天的幸福之道。老子认为,人类不幸的源泉在于自身无穷无尽的欲望,人类生活的罪孽之深在于任情纵欲,人类生活中最大的祸患在于不知满足,人类生活中最大的灾殃在于贪得无厌,因此,他主张人类生活幸福的至道在于因应自然,人类一旦知道了向自己内心深处省视,内心得到了满足,就会永远过上幸福生活。“知足常乐”代替了“安贫乐道”,成为道家对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
“即心即佛”是幸福。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依托魏晋玄学,凭借“谈有说无”之东风,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于隋唐之世一跃而成为中国的显学,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佛教的根本教义认定人类生存、人类生活本身就是痛苦,人生在世,难以逃脱生老病死和忧悲苦恼,因而,人生的一切,智、愚、贫、富、苦、乐全都是虚空。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强调“即心即佛”,一改以前佛教专注于枯寂“坐禅”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实际,主张佛教的幸福之路不能与日常生活相脱离,人们应该在实际的生活中自觉体悟人生一切的不真实性,通过对自己内心物欲的破除,引导人们在内心深处发现“自性佛”,从而实现所谓的涅槃之境。
谋“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是幸福。墨家主张:每个人的生命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对外在环境的忽视,仅仅满足自身心境的安稳,追求一己之幸福,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的。真正的幸福必须以民众的国家的幸福为依托。所谓,世界不太平,我怎么得太平?世界不幸福?我怎能得幸福?因而墨子提出了非攻、节葬、节用、非乐,“兼爱”、尚贤、尚同的幸福主张。
从字面上来说,幸福的幸,古字为“夭”下“屰”。夭,即人死,屰夭。《说文解子》:“幸,吉而免凶也。”故“死,谓之不幸”。即:活着,是以为幸。幸福的“福”,在甲骨文中一边是示字,表示神坛;一边是酉字,表示美酒。以美酒敬神,是向神祈福,神饮了美酒,也就会向人降福。在中国古代,最早对什么是幸福做出较系统论述的是春秋中叶以前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寿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件。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归纳起来,先贤古人所追寻的幸福包含以下五个关键词,即乐耕、乐事、乐心、乐生、乐枕。
乐耕,就是风调雨顺、劳有所获。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在连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男耕女织,形成了精耕细作、富国足民的农耕思想。《左传》就指出:“民生在勤,勤而不匮。”正是这种“乐耕”思想,先人们在解决个人、家庭温饱问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奠定了物质基础。
乐事,就是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礼记?王制》指出:“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人生在世,要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有价值。特别是你追求的事业得到回报,实现了理想,那是何等的快意人生。
乐心,就是心情快乐、精神愉悦。这是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心态,与财富无直接关系。“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些能让人欢乐、喜悦。即使没有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过的是安贫乐道、粗茶淡饭的生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如古人认为:“人生义者,虽贫,能自乐也。”
乐生,就是生活无忧、环境优良。这主要是从人生存的外部环境考量。人们大都向往住有所居、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生存环境,而非居无定所、穷山恶水、空气污浊。
乐枕,就是睡安稳觉、平平安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睡眠质量不好,则会极大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所以我们都希望能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
简而言之,在先贤古人的认知世界里,能生存、没灾难、干好事、心态好、睡好觉就是幸福。正是这样一种远古文化和对幸福的追求理念,我国在很久远以前就流传下来“平安是福”、“健康是福”、“五福临门”等充满吉祥寓意的语句,这为后人探寻古代传统幸福观提供了力证。
现代中国人赋予了幸福观丰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幸福观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制度紧密相连,个人的幸福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幸福观发生了两个方面的重要转变:一是注重物质生活的幸福;二是注重个人感受的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人对幸福观的追求和认知,是对传统古老幸福观的一种延续和放大,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公平正义、价值实现、生活富裕、安康快乐。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一种体验。共产党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毫无疑问,共产党人的幸福是与人民的幸福相一致的。马克思把自己的幸福与人民的幸福连在一起,他说“我们的幸福属于千万人”;毛泽东终生倡导“为人民服务”,周恩来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习近平在新一届常委记者见面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年涌现出来的共产党人优秀代表中,杨善洲说“能为人民做点事就是我的幸福”,师延林认为“为老百姓做事,被他们信赖,是更大的幸福”,从他们的言行可见,共产党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这样的幸福才是最有意义的幸福。
杨善洲、师延林的幸福感启示我们,一个共产党人的幸福感,不是一般普通人对日常生活欲望得到满足的感受和体验,而是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感念,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心态,也是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如果以个人的享受为“幸福”,就会追权逐利、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如果以党的事业为幸福、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幸福,就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幸福的基础在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共产党人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做好工作。同时,有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并不等同于为人民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乐于为人民服务。一个人乐于做某件事情,他的内心是和谐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才能带来他内心的幸福。首先是“我能”,进而是“我乐意”,最终是“我幸福”。
幸福的动力在于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工作出发点。工作是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这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政绩观,又是一种先进的幸福观。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思考工作为了什么的问题。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单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是更高层次的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工作。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心声,才能真正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只有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幸福才会持久,这样的幸福才是高品位的。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先有人民的幸福,才有我们共同的幸福。
幸福的源泉在于具有高洁的品质。一个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才能在利益面前淡然应之,才能真正发自内心的去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具有高洁品质的人,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有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意志,要有坚定不移、高尚纯洁的信念。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信念,他的思想是飘忽的,心灵是无所寄托的。只有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产生永久的幸福感,产生高品质的幸福感。
幸福观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演绎,不同的解释权,不同的方程式,不同的归宿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作为共产党员,即你的所作所为,所梦所求,与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兴旺相一致。共产党人要理性追求幸福,才能真正享受幸福。
在读书学习中理解幸福。“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充实人生”。共产党员要以“读书是福”为信条,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真正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要在读书中提振精气神。读书使人的生活既丰富又深刻,使人的生命充满激情,永远保持青春向上的活力。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个人精神的发育。世界是无限的,时空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共产党员就要把学习当作阳光、空气、方向盘,把学习摆到重要的突出位置,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忍受清苦,除去浮躁,守住寂寞,耐住酷暑热,坐得凉板凳,激发学习动力,焕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科学性,直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工作,渗透生活,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真正像周总理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要在读书中益智长见识。共产党员在读书上要向毛泽东同志学习,从历史社会中读活书,善于用书中的见解与现实结合活读书,读活书与活读书使毛主席成为世界仰慕的伟人,其著作、诗词世代流传,令人叹服。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的进取紧迫意识,但刘少奇同志“一天不用功,落后于毛泽东”的谦词,更体现了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学习功力,先辈们在浴血奋战的血雨腥风年代里尚能挤时间学习,在热有空调,冷有暖气,学有条件,用有资源的今天,共产党人更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拖不住”的危机感,努力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中,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要在读书中改变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特有的怡情、博采、长才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的气质,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了几本书,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来,而长期不读书、不看报,就会让人面目可憎、语言干瘪、说话苍白。总之,读书启人心智,味之发人深省,给人以美质,催人以奋进。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
在创业奉献中收获幸福。医生治愈病人感到幸福,老师培育学生成才感到幸福,农民收获庄稼感到幸福。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自己的岗位上,就在自己奋斗的实践中。幸福的基础在勤劳,幸福完全依靠艰苦的劳动和创造得来,勤劳的人都能吃得苦、出得力、流得汗,耐得烦,能在劳动中体验挥洒汗水的快乐,感知收获的幸福;懒惰的人游手好闲、坐享其成,久而久之,德行就出偏差,思想就容易抛锚,行为就容易失范。幸福的要义在奉献,作为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民造福,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与民同乐。道德楷模郭明义坚信奉献社会是幸福、服务人民是幸福,始终“以人民的乐为乐,以人民的幸福为福”,践行助人为乐、奉献为荣的幸福观,自觉把奉献作为自身幸福的来源,通过扎实的劳动和艰苦的创造,在奉献社会、服务国家中赢得幸福,获得快乐。同时,通过实实在在的爱心和善举,在真心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实现内心的充实。幸福的根源在尽责,责任就是担当,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责尽心安,苦中生乐,快乐和尽责如影相随,是一种深刻而朴实的人生体验。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快乐便会在辛苦付出中不请自到,并使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变得无上光荣。一个有责任感的共产党员,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荣。只有心存担当意识的人,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会多彩,共产党员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岗位上、在责任中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行为坚守中追求幸福。人生道路上,铺满了成功与喜悦,也充斥着诱惑和陷阱,坚守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只有抓住坚守这个人生的密钥,才能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秉持理想之火,坚定信仰的崇高。信仰,如人生的灯塔,烛照着一个人一生走过的路。有了信仰的指引,人生就不会迷失方向,陷入彷徨。不可否认,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现在有些人对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不再那么坚守了,对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情有独钟,对一些半红半黑的东西趋于认同,甚至沉湎于五光十色的诱惑中不能自拔……有人说,社会在建起美好物质家园的同时,突然发现我们的精神家园面临着荒芜的危险。其中原因就是我们的信仰出了问题,有些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变成了“亚忠诚”。有没有理想,有没有信仰,不仅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更是一个人能够走多远的关键,信仰是保护神、指明灯,它照亮了共产党人人生之路。懂得知足感恩,坚守人间真情。愚蠢的人去远方寻找幸福,聪明的人在身边播种幸福,只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敏锐的五官去感受每一份惊喜、进步、交流和感动,幸福就会无处不在。凭借道德支撑,坚守人格的底线。大意、轻信和贪婪是人生的三大陷阱,生命、头脑和灵魂是人生的三件宝。共产党员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把人格看得高于一切,把事业看得重于一切,秉持至高无上的精神家园,把住人格底线,把持人生准则,管住生活小节,才能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松不放松,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放心。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心更广阔的海洋,没有比志气更博大的天空。只有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坚守自我,不做变脸大师的多面人、卑躬屈膝的软骨汉、见钱眼开的谋私官、冷血动物的薄情郎,以良好的人格创造人生的辉煌。
在拒绝诱惑中享受幸福。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对共产党员来说,诱惑如烈酒,似鸦片,是潘多拉的盒子,将圣人变成恶人,将君子变成小人,将清官变成酷吏……面对物欲横流的种种诱惑,能不能拒绝,会不会拒绝,这是本能理性,这是睿智、本领。共产党员只有懂得对诱惑的拒绝,才能坚守精神上的“明月清风”,把握住人生的航向顺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有的共产党员手中掌握了权力,身价就高了,有些想走捷径不劳而获的人,会想方设法地接近拉拢腐蚀,糖弹、肉弹、银弹,三弹齐发,这票那票,票票频送;这人那人,人人登门。就会有虚情假意的恭维话、言不由衷的违心话、令人肉麻的奉承话萦绕耳畔,听着顺心、舒心。如果不能见欲而止、拒绝诱惑,那陷阱就在脚下,失足就在瞬间,地狱就在身边。因此,共产党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政治敏锐性,提升思想觉悟,通过党的先进理论武装、思想修炼、经验积累和人格魅力,强化自身免疫力,在学习中提高觉悟,在实践中增强辨别诱惑的能力,在工作中增强拒绝诱惑的本领。世间万物,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拒绝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展现。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我们就会懂得,拒绝,既是一种胆略,又是一种策略;既是一种心计,又是一种艺术;既是一种战术,又是一种权术。当诱惑来袭时,能够拒绝,需要有一种高度的、自觉的自我约束力,也就是内省、自警、自慎、内敛。有人曾闯过枪林弹雨,却毁于“一次伸手”;有人面对大是大非不逾矩,却在八小时之外翻船。究其根源,关键是缺失拒绝诱惑内敛的定力和耐力。内敛是拒绝诱惑最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共产党员,内敛的魅力源于对名利的淡泊,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定力和坚守。人,有了内敛的自制力,对诱惑就会表现出淡然,能节制;默然,甘于寂寞;泰然,坚守底线。丢掉不必要的负担,砸烂束缚自己的名枷利锁,轻装上阵,就会登得高、行得远,看到更多、更美的人生风景,工作就会有标准,做人就会有尺度,当官也会有品位,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摆平心态中感悟幸福。作为共产党员,干工作不应该为了给领导看,为了让众人评,为了争得荣誉,而应为了不负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此,即使你在工作中担当了重任,拔取了头筹,付出的心血比别人多了些,牺牲的利益比他人大了点,在得不到期望“待遇”时,你也无需愤愤不平。毕竟“有所失必有所得”,明白了“最是关键看境界”这点,就会认为自己工作干多了干好了,只是尽到了责任,履行了义务,而且自己还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厚实了素质的基础,增大了强能的几率,你就会心安理得,看淡得失,静观花落,无怨无悔,坦然对待,做个大气之人。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素质再好,水平再高,能力再强,成绩再大,也有短板,尚需完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不能被成绩遮了望眼,不能让荣誉迷了航向。即使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应该主动查找差距,认真查不足,自觉补课赶队,不断刷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达到潜能的最大开掘、才智的最大发挥、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这个角度说,看淡自我在表面看是蹲苗,实质上是为“毛竹式”成长奠定基础,既为自己能力素质的再提高铺下了坚实基石,又为将来的更大发展积聚了不竭动力。看淡自我是谦虚、是进步、是成熟、是睿智。毕竟荣誉是过眼云烟,只代表过去,只有提升素质才是硬道理,才能赢得未来;毕竟职务只是一种符号,能力才是生存之本,才会尚存永久。看淡自我,才会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清醒应对,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于道德锤炼中感知幸福。“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首先,须时刻铭记“德乃官之本”,模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何时何地,共产党员都须遵守并维护党纪国法,常用“X光”、“B超”透视肌体,对“小阴影”、“小瑕疵”早察觉、早治疗。其次,心胸开阔,摆正心态。作为共产党员,良好心态是一种境界。干工作不应只为向领导作秀,得不到期望“待遇”时,无需“羡慕嫉妒恨”,应保持诚实、平和、宽容、愉快的心境。
于理性克制中享受幸福。“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纪伯伦)作为一种智慧的幸福,是一种心灵感悟,共产党员必须于理性克制中享受幸福。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做一个谦和克制的人,要常思奢侈之害,做一个节制的人。一个心底无私、注重理性的共产党人,不会被关系掣肘、不会被欲望吞噬,能始终做到赤心为公、热忱为民,并自觉淡化“官本位”和“潜规则”意识,真正在为人民鞠躬尽瘁的过程中感受幸福。
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见诸于每个人的行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幸福是不需要用口说出来的,只能用心感受,用行为暗示。作为共产党人,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去努力感知、体验、捕捉幸福,并在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指导下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