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青春之旅,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个箱子,一张机票,穿越太平洋,去听听地球另一端的故事。
一双脚,十座城,这里给你所有对生活的想象与现实,独立、自由、不羁、热情、疯狂。
如果还有梦,那就出发,因为,出发,才能到达。
人生不过三万多天,趁着年轻,勇敢一点,剥离寂寞,去找寻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
內容簡介: |
最美的人生,在路上,车水马龙的纽约城,淘金致富的旧金山,壮丽绝美的黄石公园,童趣梦幻的迪斯尼,驰骋66号公路,看西部狂野,漫步迈阿密沙滩,邂逅火辣美女,光临美国洋楼,看草坪前松鼠跳跃……这个国度就是这么让人心醉。罗朗只想说,只有在路上,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光!只有在路上,才能找到最好的人生!
|
關於作者: |
罗朗,狮子座靠谱男青年,信奉最好的人生在路上。在美国,参观过高等学府,也借宿过昏暗无光的贫民旅店,既衷情于都市之间,也流连于西部狂野。与普通驴友不同的是,他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将旅途变成一场风景与文化相融的内涵之旅。
|
目錄:
|
前言
出发,才能到达
在拥有青春的时候,不要把生命献给平淡,拒绝每天看同样的风景。这个世界很美,或许出发之前你会彷徨,会迷惘,但是,只要硬着头皮出发了,收获的就不止是风景。
第1章
穿越:在太平洋上空
在太平洋上空,耳朵里飘扬着悠扬的钢琴声,窗外,暮色蔼蔼的云层下面闪烁着城市的灯光,心,瞬间柔软下来。
第2章
体验:田园式生活
这里是闲云野鹤们栖息的理想沃土,这里可以享受最返璞归真的日子,但是从城市到乡村,却也四处可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第3章
极致:芝加哥的前世今生
芝加哥河上有许多铁桥,当有船只驶来的时候,这些铁桥就会一一打开让行。每一座铁桥都是一个风景,闪过铁桥的阳光穿过波光粼粼的河水,映照在一一个别致的建筑上。
第4章
沐浴:在佛罗里达海滩
乳白色的楼群映衬托着蓝色的海洋,黎明的晨曦把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一片辉煌灿烂。猛然之间,这个城市显露出她最绰约的风姿,让我不得不停住脚步。
第5章
追寻:基韦斯特故居的六趾猫
走在海明威走过千万次的道路上,看着老海所养的六趾猫的猫子猫孙,尤其在夕阳西下时,想着这位传奇式的作家,突然眼前浮现出《老人与海》的场景。
第6章
记忆:在旧金山街头
这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众多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庇护,这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你只有深入其中,才会真正触摸到这个城市的节奏与温度。
第7章
放逐:于西部原野上
只需一颗既年轻又勇敢的心,就可以踏上美国西部这片辽阔且仪态万千的神奇原野,当你行过每一寸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时,你同时也收获了美丽的心情和奥斯卡得奖大片中的所有场景
第8章
风情:从纽约到华盛顿
比起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楼,路上行驰的黄色出租车,咖啡店里笑着的女人们,以及那些大桥下亲吻的恋人,那划过天际线的飞鸟,更能演泽这些城市别样的风情。
……
|
內容試閱:
|
我早上从迈阿密乘灰狗大巴出发,沿美国1号公路前往基韦斯特。从地图上看,迈阿密以南不是陆地,而是一系列的岛礁,形成一条长长的岛链,从迈阿密南端一直延伸到基韦斯特,基韦斯特是这一系列岛礁的最后一个岛屿,它离古巴首都哈瓦那的距离比离迈阿密还要近一些。美国1号公路就像一条细细的长线,把这些岛礁全部贯穿起来,成为美国著名的跨海高速路。跨海高速全长205公里,在岛屿之间有无数相连的大桥,最著名的是“七英里桥”,这座跨海大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大桥。《真实的谎言》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片中的大桥被战机发射的导弹摧毁了,但此刻在我的眼前,这座大桥完好无损。
两条平行的高速公路穿行在大海之中,穿过岛屿的时候是平路,没有岛屿的时候是大桥,形成壮观的跨海高速。从车上看出去,两边都是大海,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墨西哥湾,只有两条长长地白带子一直延伸进深邃的大海深处。
《永别了,武器》于1929年出版,几个月内销售了10多万册,成为当时畅销小说的榜首。对于那些经历过一战的人来说,他们都在这本书中读到了真实的战争和无助的个体。好莱坞为了购买此书的版权付出了当时最高的价钱,而且,根据此书拍成的影片也成为经典,贾利·古柏对于扮演的亨利中尉体会很深,他和海明威建立起一生的友谊,后来他还扮演了《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永别了,武器》基本上是自传性的作品,受伤的亨利中尉就是海明威自己,凯瑟琳护士就是弗兰西斯卡,两个年轻人被卷入了地狱般的战争之中,只有凭借自我的力量,两个人逃离战场。“一个人有生就有死。”海明威有一次说过,“但是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充分享受生活。”当世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清醒过来以后,大卫·塞尔兹尼克花费了400万美元重拍了《永别了,武器》,这场大战肯定深深地刺激了他对于本书的理解。
行程用了五个小时,终于抵达基韦斯特。我摊开岛上的地图,寻找落脚的旅馆,把行李背囊等放好。岛屿面积很大,根据地图指南,应该首先找到海军码头。我租了一辆自行车,开始朝海军码头一路蹬过去。
海军码头在岛的北端,这里有一个港口,一望无际的蓝色海面上停泊着许多豪华的游轮。广阔的大海,万里无云,水上摩托载着年轻男女们在大海的波浪中飞驰。我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广阔的海洋,如此湛蓝的天空,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准备“下海”了!我上了一艘游船,船底是玻璃,游客可以看见船底的鱼类和珊瑚。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游船离开海军码头,向外海驶去。
基韦斯特的地理位置独特,它扼守着大西洋、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自古以来就是美国在西海岸的重要海军基地和海军指挥中心。从1822年肃清加勒比海盗开始,这里就成为了美国西海岸主要的海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里也曾是战场,纳粹德国的潜艇曾经开到佛罗里达的沿海活动,这些潜艇在佛罗里达海域击沉和击伤了102艘船只,其中两艘就在离基韦斯特不到12英里的位置,以至美国海军不得不在基韦斯特的海域进行大范围布雷,所以,这里成为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海底雷场。
游船越驶越远,已经看不见基韦斯特了,我们驶向外海的一个珊瑚岛链。4点多的时候,我们到达目的地。游船停下来,借机我透过船底的玻璃欣赏海底的珊瑚。这段海底不深,可以清楚地看见海底的景象,时不时还会有小鲨鱼闯进我们的视线。船上许多小孩,围着玻璃船底,仔细观察自然的奇观。
下午5时,船开始返回。蓝色的大海望不到边际,蓝色的天空碧空如洗。船尾掀起巨大的波涛,雪般洁白的波浪在我们身后激荡着,浪花散开在蓝色的大海上,留下了长长的轨迹。如此浩瀚的大海和天空,让人的心灵也变得开阔无限。我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壮丽的景象,什么都不想,只想多呼吸一口明净的空气。
5∶40左右,太阳已经非常接近海平线了,落日的余晖把天空的云彩和大海的波涛都染成了一片金红色的海洋。这时,船停了下来,导游告诉我们,现在是欣赏基韦斯特日落的最佳时间和最佳地点。游船慢慢随着波涛晃动,远处的太阳慢慢往下沉,在太阳与海平线接触的地方,太阳就像金子被融化了一样,慢慢消融进海水中。天空的云彩越来越红,大海的颜色越来越深,从浅蓝变成了深蓝,四周的空气好像被落日的余晖染成了金红色。日落的时间特别短暂,从太阳接触到海平线到完全末入海中,前后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游船再一次启动,向着基韦斯特驶去。
在海军码头,我蹬上了那辆只有脚刹的自行车,快乐地回了旅店。第二天直奔怀特海大街907号。
1918年5月年轻的海明威被分派到意大利红十字会,他对战争充满了幻想。在战场上,他终于接触到了残酷的现实:米兰的一家兵工厂爆炸,他救护的时候,发现满地都是人体残骸,而且多是女人的残骸,因为这个兵工厂里大多数是女工。1918年7月离意军前线150码的距离,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他的身体被200多块弹片击中。苏醒来之后,他背着一名意大利伤员在泥塘里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奥军看见一个人背着一个伤员朝红十字会的营帐里爬去,不忍心打出那决定性的最后一枪。
随后,他被送进了战地医院,医生在他身体里取出了28块弹片,动了13次手术,昏迷了四天。昏迷的时候,护士弗兰西斯卡一有空就来到他的床边,为他祈祷,替他擦洗,换去肮脏的绷带。海明威第一次苏醒的时候,就感到了一种新生的美,目不转睛地瞧着弗兰西斯卡那双暗紫色的眼睛。十年之后他把这些故事写进了他的小说,他的名字变成了亨利中尉,弗兰西斯卡变成了凯瑟琳,两人在战争中逃往中立的瑞士,度过了一段短暂而愉快的生活。
他在《永别了,武器》中写道,肚破肠流的尸体上没有美丽可言,炮弹震荡的士兵身上也没有尊严,牺牲只是对不必牺牲的人说来是高尚和神圣的。战争就是血泊,就是地狱,就是黑暗中痛苦的嚎叫,残酷无情,毫无意义。战争一开始,谁也休想逃脱,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海明威谴责的不是参加战争的人,而是战争中的种种罪恶和愚蠢:那些乱动手术刀的军医;那些在撤退时扔下伤员不管的部队;那些任意处决士兵的高傲的宪兵;那些被摧毁了家园在途中倒毙的难民;他们的妻子、儿女等等……
“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他在小说中写道。“倘若你不是这三类人,你迟早也得一死,只是世界并不特别着急要你的命。”
海明威以自己的英勇见证了战争,也以同样的英勇揭发了关于战争的种种愚蠢的暴行。《永别了,武器》可以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它们都是对人类这种普遍而又疯狂行为的最有力的揭露。
海明威在基韦斯特居住了七年,这是他创作上的旺盛时期。这七年里,他作为渔夫、猎人、成功的作家以及基韦斯特最受尊敬的公民,过得十分愉快,沐浴在阳光之下的基韦斯特海滩是他的乐趣所在。他的世界以基韦斯特为中心,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成为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的安乐窝。“我一点也不留恋大城市的生活,”他说。“谁说要当作家就必须住在纽约?纽约的作家,挤在一个瓶子里从彼此的接触中汲取知识和营养。……这班人既无聊又无益,所以我长久以来一直躲开它们。”
海洋和海滩是海明威的最爱,他的乐趣在于写作和捕鱼,以及他的家庭和珊瑚岛上悠闲的生活。他带领波林及两个孩子去游泳,然后陪他们步行回家,欣赏那万紫千红的晚霞和基韦斯特的日落。
我来到怀特海大街907号那幢四四方方的大房子前,围墙的中间有很大的一块牌子:海明威的家。我从正门买票进去,遇见一个老头,他留着大白胡子,戴着一顶海员帽,穿着蓝色T恤,下身穿着一条米色的短裤,像一位老船长。他热情地招呼着参观的客人们,手里拿着不同语言的宣传资料。他问我是从什么地方来,我说中国。他笑呵呵地说,你很幸运,我们这里正好有中文资料。我拿到的这份中文资料是“海明威故居导游解说”,2003年11月8日修订的简体字版。
老船长开始讲述了:“海明威搬到这里是1931年的事。在我们的参考过程中,我称海明威为‘老海’,因为这是他住在这里时的绰号。我将带大家参观这所房子的里里外外,看看他和他的家庭使用过的家具,他的庭院,以及那些著名的猫。现在这里的猫都是老海在此居住期间时所养的猫的子孙,是的,它们当中许多都是六趾猫,就像当年老海钟爱的那些猫一样。”
于是,我和其他游客跟着这位白胡子老船长,开始游览海明威的故居。这是一座很大的房子,上下两层,十多个房间。院子很大,长满了巨大的热带树林,还有一颗巨大的无花果树,形成一个美丽的热带花园。树的下面果然躺着许多懒洋洋的猫,估计有几十只,它们在这里悠然自得,完全不理会这些游客。托主人的福,这些猫们都被养得白白胖胖,悠然地晒着太阳,一只猫还跳上椅上呼呼大睡。这里的每一只猫都有它们的名字,并且受到兽医的定期照料。
老船长亲切的解说比什么都生动:“老海1899年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村,1961年在爱达荷的肯德郡逝世,享年61岁。在这61年中,他的生命多姿多彩:他在非洲打过大狮子,在墨西哥暖流里捕过大金枪鱼,在阿尔卑斯山滑过雪,作为战地通讯记者报道过多次战争,获得过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几张照片是他的四位妻子:哈德莉、波林、玛莎和玛丽。前三位与他先后离异,玛丽陪他走完生命旅程,直至他在爱达荷去世,现在他的四位妻子都已谢世。老海的三个儿子中只有帕特里克还健在,他住在蒙大拿。”
我们穿过早餐厅、厨房和走廊,拾阶而上,在楼梯的尽头,向右转弯,来到了楼上的主卧室。老船长指着床头的一副画说:“老海在这儿住的时候,床头上方挂的是米罗画的《农场》,那是老海在巴黎时从他手上买来的,原画现在由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摆在墨西哥双层橱柜上的是那只著名的雕塑猫,这是毕加索送给老海的礼物,现在大家看见的是复制品。雕塑猫是在地下室被发现的,1974年老海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来这里探望时确认了下来。可惜,它被小偷打破了,并且破得不能修复,于是,由‘海明威模仿秀协会’成员鲍勃·奥林做了这件复制品。”
这间宽敞的卧室,摆满了海明威的照片和各种各样的小艺术品。墙上挂着海明威的家徽,盾形家徽上有三颗红色的五星,上下三只天鹅。据说这个家族的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1066年的诺曼征服和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古老家族。
我走出主卧大门,来到二楼的阳台。这是一个宽大的走廊式阳台,环绕楼上一圈,人可以到处走动,环视房子的四面。从阳台上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无花果树,树的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房子的下面是储存物品的,二楼就是老海的写作间。我们的老船长指着阳台围栏上的一个小门说:“老海建了一个从老厨房到写作间的狭窄通道,他总是在早晨写作,他从床上爬起来就可以沿着这条通道直接来到写作间。这个写作间保持着老海当年使用的原样:他的皇家派打字机、制作雪茄的椅子。在这个写作间里,他创作了《午后之死》、《非洲的青山》、《一无所获》、《丧钟为谁鸣》等长篇,并且写出了《乞力马扎罗的雪》、《弗兰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等著名的短篇。”
下楼的时候,老船长嘱咐我们:“下楼的时候要小心,扶住扶手。我们在下一站:老海的游泳池边集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游泳池,铺着白色的瓷砖,四面摆放着四尊白色的小瓷象,池子里注满了水。老船长一下变得兴高采烈,他笑着说:“猜猜看,这个池子有多大?呵呵,这个65英尺长的游泳池是基韦斯特的第一个家用游泳池,迄今为止也是最大的。池子那端水深9英尺,过去装有一块跳水板。这个游泳池最初是老海设计的,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必须奔赴战场,不得不中断他的计划。波林在1937到1938年的那个冬天监造了这个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建造肯定是超支了,因为当老海从西班牙回到基韦斯特时看到总费用惊得目瞪口呆:2万美金。听到这个数字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便士递给波林,哈哈大笑说:‘你索性把我最后一个便士也拿去算了’。大家看,这绿色柱子前面的玻璃下面就埋着老海的‘最后一个便士’。”
老船长最后说:“海明威为这所房子感到自豪,我们也非常自豪地把它介绍给您。我这就结束本次导游,请大家随意参观这里的任何一个房间,尽情在花园里徜徉。”我们谢过老船长,开始自由参观。
海明威第一次到基韦斯特是在1928年,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回国的中转站。但是,当他看到了这里灿烂的阳光,绚烂的色彩,美丽的日落,呼吸到略带咸味的海风,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时,他再也不愿待在阴沉寒冷的北方了,决定把家搬到这里。于是1931年圣诞节他和波林回到这里,买房置地,安顿下来。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渔民朋友和酒吧老板,比如著名的“邋遢乔”乔伊·洛赛尔、“奶牛”爱迪·索德尔、“卡尔”查尔斯·汤普森兄弟俩和“托比”布鲁斯等人。这些人都有一个绰号,而海明威的绰号是“大圣”,他们常常结伴一块儿豪饮、打鱼、玩牌。
有一样事情是要靠他自己独立完成的,就是写作。他通常是早晨起来写作,这个时候岛上比较安静,正好构思他的小说。他从卧室起来,顺着梯子来到他的写作间,从早上8点写到中午2点,一般写300到700个字,然后睡个午觉或者游个泳。到下午3点半左右,他就会径直奔向“邋遢乔酒馆”,和他的一大帮哥们儿兄弟一起吃海鲜和喝啤酒。生活是惬意的:907号的大宅给他提供了舒适的安居之所,朋友的渔船带给他深海捕鱼的乐趣,基韦斯特岛上安静的早晨给他提供了创作的环境。
这里的大海也给他提供了无尽的生活乐趣和写作素材。他在海上捕鱼的时候,常常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有一次,他和“邋遢乔”驾船出海捕鱼,本来打算两个星期后返回。但是,墨西哥暖流把他们一直带到了古巴的哈瓦那,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哈瓦那的夜生活如此迷人,一点不比巴黎和慕尼黑逊色。结果,这趟旅程竟然花了两个月时间,“邋遢乔”本来不喝酒,这次却醉得一塌糊涂。1934年初,海明威干脆买了一条渔船,取名为“彼拉”号。从此,他经常驾船从基韦斯特开到哈瓦那,从哈瓦那开回基韦斯特,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当上了一位老船长。
从此,“彼拉”号陪伴了海明威一生,直到他去世。在一篇文章里,海明威自豪地介绍他这条船:“彼拉号简直就是一艘捕鱼的机器,它可以承受最恶劣的天气和风浪的影响,它的航程至少可以达到500英里,还可以容纳7个人睡觉,一次可以装300加仑的汽油和150加仑的水。如果需要长途航行,它的前舱还可以装另外100加仑的汽油,后舱可以装另外100加仑的水。如果需要的话,全部装满,可以装2400磅的冰块。”
这条船成为海明威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他常常开着这条船去追赶那些深海中的大鱼,成为他冒险经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童年时代我就一直非常喜欢捕鱼和打猎。如果没在这两方面花去那么多时间的话……也许会写出更多的作品。”他说道。“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早已自杀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