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朝三百年
》
售價:NT$
790.0
《
行动中的理性
》
售價:NT$
440.0
《
礼制考古经典选读
》
售價:NT$
1340.0
《
MATLAB实用教程(第六版)
》
售價:NT$
695.0
《
中国思想的再发现(壹卷:近观系列,沟口雄三教授以其精湛的学术洞察力,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中国思想图景)
》
售價:NT$
325.0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NT$
390.0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NT$
1140.0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NT$
390.0
編輯推薦: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将目光投向国外,寻求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反思甚至摈弃中国传统的养育思想之时,“虎妈”——耶鲁教授蔡美儿用中国式教育获得美国式成功的故事又让这些中国父母陷入矛盾之中。孩子到底要如何培养?家长能否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里各取所需?留学海外、教育移民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吗?“美国教育卧底”方柏林利用自己身为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工带来的便利,从日常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析出中美教育里可以彼此借鉴的地方。说到底,在这个信息过剩,各种教育方法满天飞的时代,更重要的还是对孩子成长环境的建构。
內容簡介:
教育完美主义让很多中国孩子不敢倾听内心的声音。他们早期十分优秀,长大后却成了交往笨拙的人,同事关系和家庭关系处理不来,在社会攀比氛围下情绪低落。孩子赢在了起点,却输掉了终点。而倘若孩子能够心态轻松地去做各种有益的尝试,拥有对生活全方位的欣赏,他的人生会快乐很多。那么,如何调整心态,去做哪些尝试?美国教育界又是如何在反省中自我纠正,和孩子一起进步?“南桥谈教育”第二本《及格主义》,继续从中美教育比较入手,用一种开阔的教育眼光去看待长大成人这件事。
“南桥谈教育”第一本《知识不是力量》:
荣获《中国教师报》“2011年度十佳教育图书”,《中国教育报》“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入选中国图书商报社、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发起的
“阅读城市?城市阅读”首批推荐书目
【精彩观点】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爱”,其他的一切,比如专业、职业、名利,都会“自洽”(take care of
themselves)。
★做家长也好,当老师也好,“养家糊口”(make a
living)不是人生的唯一,生命更大的意义,是我们能否“培育生命”(make a life)。
★自由在我们的脑海里。自由未必在他乡。离开了“大环境”的人,脑子里还可能带着过去的笼子,身体换了地方又有何用?反过来,我们通过各种接触,卧游他乡,打开了思路,那么何处没有开阔的教育世界?
★对于我们父母来说,一个坏消息是,没有人天生懂得怎么做父母。一个好消息是,人总可以通过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终身长进,甚至和孩子一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热衷于移民,还不如热衷于持续的学习。
★我们总被灌输各种各样的教学奇招,到头来发现都是效果有限,最有用的还是学习时间。然而,到底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才能成为对他人有用、对自己有交代的人?
★孩子们有免于暴力的权利,也有免于恐惧的权利,二者都是成人对于孩子的义务。
★“成人”和“家长”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人虽已生儿育女,但不能顺利升级为“家长”。有的人做了父母,但是凡事以自己的工作、朋友、爱好为重,忽略对孩子的义务。还有一些成人,愿意做孩子的朋友但不愿当家长。但是,家长就应是家长,孩子们指望你提供教导,做他们榜样,你不能只是说做朋友,其实他们希望和你保持“安全距离”。
★“推”孩子过早进入学习,打击学生的信心。我所在的社区,也有一些华人数学补习班,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很不错,培养了很多学生拿下州里的各种竞赛奖牌。我女儿也去过几次,但我后来让她退出。这个班学生参差不齐,大部分孩子年龄比我女儿大,程度比她高。所以尽管老师水平虽高,但对我女儿个人不适合。这样的学习除了摧毁她的信心,看不出其他效果。学习的技能方法以后都可以解决,摧毁的信心无处找回。
★给孩子报很多课外学习班的父母,充当的是“闹钟父母”角色,到时间就带孩子去特定地方上课,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实是一种偷懒。如何平衡有结构的和松散的教育,如何平衡文化课学习和课外活动,如何平衡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如何平衡学习、家务和玩耍,这一切的考虑和安排,更考验父母的能力和精力。报这个班那个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也把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外包”了出去。有时候不是尽责任,而是卸掉了责任。能不能停下来,追问一下自己:这真是他们需要的吗?上课外班本来是好事,但童年是短暂的,让小孩从一个班跑到另外一个班,如此匆忙,又是何必?
關於作者:
方柏林,笔名南桥,曾在芜湖、南京、Syracuse三地求学,现在美国一所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在金融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南方都市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东方早报》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著有《及格主义》、《知识不是力量》、《呀,美利坚》等书。译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地之国》、《布鲁克林有棵树》、《河湾》等作品。
他是著名博主,曾获得
“全球华人阅读博客大赛”一等奖,读者称他的文字为“毒品”,读之不能自拔;他是文学译者,自称老实人做翻译,读者赞他的译文“字斟句酌又洒脱飘逸”;他是课程设计师,也是一个父亲,被称为“美国教育的卧底”。
目錄 :
上篇 接点地气好成人
很多中国孩子早期十分优秀,最后却往往成了“交往笨拙”的人,并不快乐,这一点反映在同事关系也反映在家庭关系当中。换言之,获得“虎妈”宣扬的那种“成功”之后,又能怎样呢?小孩子赢在了起点,却输掉了终点。而倘若他能够心态轻松地寻找自己的乐趣,拥有对生活全方位的欣赏,这种快乐就是夺不走的。
纸糊的“虎妈”
“拼爹”时代说教育
读书有什么用
一瓶牛奶的八种职能
走出胡萝卜和大棒式的激励
教育不是越多越早越好
“人墙”父母的危害
课外活动并非韩信点兵
从体育教育到健康生活
苦逼的教育
常识的多元
从小开始学习对付网络欺凌
直面苦难
吃生活
接点地气好成人
美国大学对华“扩招”
专业不是死胡同
中篇 直击他乡的教育
有天早高峰,一群野火鸡跑出来添乱。它们优哉游哉地过着学校门口的马路,大家只得停下来,等这群火鸡走过。那一刻,学校附近这一小片土地上,有打着“停”字标志守在路上看护孩子的值班老师,有井井有条送学生上学的一辆辆校车,有小心翼翼缓慢驶过的过路车辆,还有这么一群充满安全感的火鸡。……孩子们有免于暴力的权利,也有免于恐惧的权利,二者都是成人对于孩子的义务。
捶打美国教育
衰而不败的美国教育
美国学校如何对付问题儿童
美国学校的学生接送管理
校园枪击案后的安全和安全感
开着卡车去哈佛
新学年的搞怪开场
及格主义
寻枪
一台垂而不死的答题卡阅读器
初中的一天
美国课本和中国课本里的狮子
一千个蒙娜丽莎
美国小孩怎么写作文
美国暑期作业
蕾切尔的挑战
下篇 重新想象教育
其实教育有没有用或许应该放在测评的问题下来看。你评估一个人,一个学生,究竟是要榨出他皮袍下的IQ来,还是根据多元智能说去了解他的独特禀赋?如果测评体系不去改,那么教学过程本身的改革,又能走出多远?
人本思维是教育的根本
教育应属财政最大的优先
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重新想象教育
大学能不能办小点
学历门能否催生用人“硬指标”的“软着陆”
加快开放学术成果数据库
社会攀比的教育渊源
素质教育的素质赤字
亚裔学生是数学天才还是数学呆子
教育是一生的功课:与财新网的访谈(附录)
內容試閱 :
【书摘一】
教育不是越多越早越好
教师帕特里克?维尔士在《今日美国》论坛版发了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恨数学》。维尔士发现,他任教的高中办了一所暑期补习学校,报名补习数学的学生最多。很多小孩希望通过暑期补习学校,学会平时上课没明白过来的数学题。这个现象让他思考:学校课程是否太超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不然,学校就可以学好,为什么要来补习?
近几年,美国从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重视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认为这方面的教育,能直接换算成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1997年到2007年间,加州八年级学生选修代数的比例,从16%提高到了31%。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过早引入代数教学,会起到反效果。
数理化学科当然重要,但欲速则不达。维尔士认为,过早地去“推”学生,除了基础打不牢、日后学习会有困难之外,更可怕的,是学生信心遭受重创。“他们一旦开始挣扎,就会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最终,我们会失去成千上万本可成为优秀科学家、工程师的人。”
在Blackboard年会上,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校长弗里曼?哈拉博夫斯基(Freeman A.
Hrabowski)多次提到了中国和印度等国在数理化上给美国带来的竞争。他甚至说自己学校的缩写UMBC,让该校学生被人戏称“你一定是中国人”(You
must be
Chinese。但是,作过多番对比之后,他发现,亚洲学生最终以数理化学位毕业的学生比例很低。“这些聪明人都跑去做律师了,”他只能用这个玩笑解释这个现象,并未解释背后的本质原因。就我所知,中国人(尤其是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学习理工科的比例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家长过度逼迫之下,过早耗尽了兴趣,透支了学力,产生了厌学情绪,一旦自己可以选择,便会放弃这些学科。如威尔士所言,除了政客、学区和学校强调数理化之外,家长也陷入了这种STEM学科教学的恐慌,“推”孩子过早进入数学学习,打击学生的信心。我所在的社区,也有一些华人数学补习班,老师自身教学水平很不错,培养了很多学生拿下州里的各种竞赛奖牌。我女儿也去过几次,但我后来让她退出。这个班学生参差不齐,大部分孩子年龄比我女儿大,程度比她高。所以尽管老师水平岁高,但对我女儿个人不适合。这样的学习除了摧毁她的信心,看不出其他效果。学习的技能方法以后都可以解决,摧毁的信心无处找回。
这篇文章发表后,很多读者都来信表示赞同维尔士的文章。有位读者说,维尔士的说法,多年前教育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就曾提出过,认为学生认知存在发展阶段性。不在相应阶段上,你硬推上去,会产生相反效果。同样,到了一定阶段,你不让其上去,学生会觉得现有的学习内容过于简单,一样产生厌倦情绪。比如当天另一篇采访报道里就提到,很多美国学生抱怨学习过于简单:37%的四年级学生、57%的八年级学生、39%的十二年级学生,觉得其数学学习内容“经常”或者“总是”很简单。
任何一门学科,难易适度都是激发学生动力的一大标准。太简单或太难,都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即便是同样一个学生,也可能觉得一些数学内容太简单,一些内容太复杂,比如著名的网络学堂可汉学府(Khan
Academy发起人可汉(Khan,
发现其表妹学单位换算太难,学其它数学内容很容易,但学校并不了解这一细微差别,只是因为她笼统的测评成绩,而让其进入“慢班”学习。可汉而开始私下辅导,小有成就之后,事业越做越大,最终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可汉学院。可汉学院现在有大量的教学录像,可让不同学区、学校或家长,把原本死铁板一块的数学内容,切分成小的单元,让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过关,真正实现了我们说了几千年的因材施教。
换言之,教育成败不靠
“货足量大”地拼数量多寡,也不靠“不输在起跑线”上地拼时间早晚,关键是根据个人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过去只是一个指导思想,缺乏真正实施的具体举措。随着技术手段的应用,反馈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容易,因材施教渐渐可以成为现实。指望通过整齐划一的暑期补习班,解决平时常规教学中的问题,是不现实的,等于把解决问题的所有锤子,全部变成榔头,而非根据任务之所需,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工具。但愿学校、老师、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努力发现出因材施教的办法。找到这个方法,过程并不简单,但非常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