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編輯推薦: |
十三经中,它字数最少,仅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它语言最平,都是日常生活的简单描述。但是它引来无数注视的目光,历史上数位君王和五百多位学者为它注解释义,它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还将继续发挥它的导向力量。它就是《孝经》——一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圣经,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父母。一部《孝经》,历经两千年而不衰,除了政治统治需要之外,更是因为它是每一个人的道德准则。践行孝道,是每一个人做人的本分,所以它自然而然,源远流长。
|
內容簡介: |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假托为孔子所作的《孝经》则将孝道贯彻始终的在生活与思想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诠释,本册书就是将《孝经》深入浅出的进行了符合现代阅读习惯于思想观念的解读,具有很大积极意义。
|
關於作者: |
刘春颖,南京特殊职业教育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古典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曾有多部论文著作发表出版
|
目錄:
|
前言
一、天经地义——孝是真纯
1、孔门弟子中的另类——“愚钝者”曾子
2、天经地义民是则之——百善孝为先
二、孝有百用——孝的功能
1、不遗小国之臣——孝治天下
2、不侮于鳏寡——以孝治国
3、不失于臣妾——家和万事兴
4、不恶慢于人——善待他人
5、人之行莫大于孝——以孝修身
三、孝之五等——孝也分身份
1、爱敬事亲,德教百姓——帝王与孝道
2、不骄不危,制节谨度——低调的诸侯
3、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自由是相对的
4、忠顺不失,以事其上——骑士精神
5、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平常人的点滴孝心
四、 “五要”“三戒”—— 最起码的孝行
1、居则致其敬——敬老:有敬才是孝
2、养则致其乐——养老:让父母快乐地生活
3、病则致其忧——亲老:病床前的考验
4、丧则致其哀——送老:有一种哀伤叫化悲痛为力量
5、祭则致其严——尊老:事死如事生
6、戒居上而骄——放低你的姿态
7、戒为下而乱——不要兴风作浪
8、戒在丑而争——不要误会了上进
五、不能承受的罪名——不孝之罪
1、要挟君主要不得——有事好商量
2、非议圣人最无法——寻找失去的信仰
3、非议孝者目无亲——闭上诽谤的嘴巴
4、不孝鸟鸱枭——令人嫌恶的猫头鹰
5、不孝者弃市——可知,可知是要杀头的
6、不孝罪位列十恶——小心,小心你的一举一动
六、生命的意义——孝之始终
1、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孝之始:敬畏生命
2、孝事父母,敬忠事君——孝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3、立身行道,扬名后世——孝之终:让生命之光永恒
4、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无终始:别拿忙碌当借口
七、学会说不——孝之抉择
1、忠孝并举——忠孝一体的完美理想
2、两难选择——自古忠孝难两全
3、谏诤之义——孝顺,而不是盲从
4、悖德之行——怎可不爱父母爱别人
5、君子之仪——谦谦君子的六种特质
八、天地万物感应孝——孝的不同维度
1、女人的智慧——女孝
2、超脱世俗的孝道——佛家之孝
3、不一样的学说一样的孝——诸子论孝
4、天地万物感应孝——若要安好,请行孝
|
內容試閱:
|
一 天经地义——孝是真纯
孝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是子女对父母血亲之爱的感知、尊重与回报。孝道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从殷商时期厚葬祭奠祖先,到周代孝敬老人,再到春秋时期倡导以孝治天下,圣人孔子与贤弟子曾参论学谈孝,一部《孝经》应运而生,并传承两千多年而不衰。
孔门弟子中的另类
——“愚钝者”曾子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而最为有名的是孔门四科十哲。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十哲分别是德行科四人: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两人:宰我、子贡;政事科两人:冉有、子路;文学科两人:子游、子夏。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而且对学生一视同仁,但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再公正的老师心里都会有自己最喜爱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孔子就对这十个弟子极为器重,而这十个人也确实非常像样。比如说德行科中的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出身贫贱,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孔子赞叹这个学生说:“颜回真是难得啊!用一个竹筒吃饭,用一个瓜瓢喝水,住在陋巷里。要是一般人,一定忧烦难受,可颜回却安然处之,没有改变向道好学的乐趣!”可惜颜回早逝。颜回去世时,孔子哭得很伤心,他说:“自从我得了颜回以后,弟子们就更加亲和向学了……他发了怒,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错误,马上改正,决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
再比如言语科的子贡,子贡就是端木赐,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子贡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孔子很器重子贡,有一次,孔子问他说:“和颜回相比,你自认为如何?”子贡谦逊地答道:“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他听到一分,可以了解出十分;我听到一分,只能领悟到二分。”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
十哲中个个都很优秀,可十哲中没有曾子的名字。在孔子看来,弟子曾参是不够聪明的,他曾这样评价他的这个弟子:“参也,鲁。”也就是说曾参原本是个资质愚钝的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资质愚钝的弟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据说齐国想要请他去当卿大夫,他因为要在家孝敬父母,就推辞不去就任。
曾子心系父母,每天都要问候父母穿得暖不暖,睡得舒不舒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结果家中来了客人,母亲一个人在家,不知道怎么接待,急中生智咬破自己的手指。正在砍柴的曾子突然觉得有些心痛,“是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于是急忙赶回家里,才知道原来家里来了客人。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母亲不知道怎么叫他回来,只好咬破手指给他感应。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故事牵强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有人在那么远的距离之外感应得到母亲的手痛?只是想想,大多数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偶尔会莫名其妙地觉得心慌,也会不经意间梦见家人,特别是旅居于外的游子,这种情况可能更多。那么打个电话回家问问,指定是有什么事情的。这就是因为心里惦念,所以能够感应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