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NT$
653.0
《
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增订版)
》
售價:NT$
1010.0
《
于胥斯原 乡族、风水与地方记忆
》
售價:NT$
806.0
《
以经治国与汉代社会
》
售價:NT$
449.0
《
我真正想要什么?:智慧瑜伽答问/正念系列
》
售價:NT$
265.0
《
元朝理财记 从成吉思汗的崛起到元朝的衰亡
》
售價:NT$
449.0
《
欧洲史:一本书历览欧洲数千年兴衰起伏,理解欧洲文明何以铸就今日世界
》
售價:NT$
1520.0
《
趣学CCNA——路由与交换(第2版)
》
售價:NT$
458.0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编写,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杆件在一般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应力应变分析及应力应变关系、轴向拉压及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扭转、弯曲、组合变形、能量法、静不定结构、压杆稳定、动载荷。全书共配有591道题目,其中包括例题128道、思考题168道和习题295道,以及北京理工大学2010~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试题。
|
關於作者: |
韩斌,副教授,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力学”和首届国家级教学团队骨干成员,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教研室主任,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固体本构关系”等课程。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5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获校第四届T-more优秀教师奖,2012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先后参与编写了2套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要从事宏微观断裂力学及功能梯度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二十多篇科研和教学论文。
|
目錄:
|
绪论
1.1外力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
1.2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3杆件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
1.4直杆横截面上内力与载荷集度的微分关系
1.5弯曲时内力图的绘制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应力应变分析及应力应变关系
2.1应力的概念及变形体在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2.2平面应力状态的解析法
2.3平面应力状态的图解法应力圆(莫尔圆)
2.4三向应力状态分析简介
2.5应变的概念及一点处的应变状态
2.6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2.7应力应变关系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轴向拉压及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
3.1轴向拉压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3.2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3.3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与模型
3.4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新材料简介
3.5轴向拉压杆件的失效及强度条件
3.6轴向拉压杆件的分析和强度计算
3.7应力集中及其对构件强度的影响
3.8剪切和挤压的工程实用计算
3.9变形比较法求解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扭转
4.1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4.2圆轴扭转的强度与刚度
4.3非圆截面杆扭转简介
4.4薄壁杆件扭转简介
4.5圆轴的弹塑性扭转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弯曲
5.1弯曲变形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5.2纯弯曲时的应力与弯曲正应力公式
5.3剪切弯曲时的应力与弯曲切应力公式
5.4弯曲强度条件及应用
5.5弯曲中心简介
5.6弯曲变形的描述与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5.7计算弯曲位移的积分法
5.8计算弯曲位移的叠加法
5.9提高弯曲强度和刚度的主要措施
5.10弯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组合变形
6.1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6.2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
6.3斜弯曲
6.4拉(压)弯组合变形与偏心拉压
6.5弯扭组合变形
6.6组合变形的一般情形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能量法
7.1弹性变形固体的外力功、应变能和功能原理
7.2互等定理
7.3变形体的虚位移原理及杆件的虚功方程
7.4单位载荷法
7.5单位载荷法用于求解线弹性结构的位移莫尔定理
7.6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静不定结构
8.1静不定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8.2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
8.3利用对称性与反对称性简化静不定结构的求解
8.4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问题
8.5静不定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压杆稳定
9.1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
9.2理想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9.3压杆的柔度与临界应力
9.4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动载荷
10.1动载荷的基本概念
10.2以恒定加速度平移或做匀速转动构件的强度计算
10.3冲击问题
10.4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思考题
习题
附录A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A.1静矩和形心
A.2惯性矩、极惯性矩与惯性积
A.3平行移轴公式
A.4转轴公式、主惯性轴与主惯性矩
思考题
习题
附录B型钢表
附录C北京理工大学2010~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试题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材料力学”是一门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技术基础课,对许多工科专业来说,是学生接触工程实际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从理论基础课程向工程专业课程过渡的一座桥梁,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对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有直接的影响。这门课程同时运用了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解决的又是工程中真正的实际问题,是直接为各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服务的。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借鉴了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的成功经验,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教研室(我校“工程力学”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为首届国家级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的成果和作者二十多年从事基础课教学的丰富经验编写而成,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教材注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述,力求体系优化、条理清晰、叙述清楚、内容翔实,所选例题、思考题和习题富有新意,题型覆盖面广并难易兼顾,着力培养学生将工程实际问题简化为适当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工程计算的能力。围绕着重视理论基础,掌握研究方法,加强综合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工程意识和激发创新思维等培养目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材料力学具有公式繁多,知识点零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貌似浅显却难以深入掌握等特点,所研究的问题与工程实际及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解题过程中需要对基本定理或原理加以灵活应用,抓住主要矛盾,略去次要因素,并将其抽象为适当的理论模型,对于工科的大学生,这是他们从纯理论的基础课走向工程专业课学习的第一步。本教材较多地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知识体系,结构紧凑,表述简洁,在重视理论分析的同时,特别注重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例题、思考题和习题将书本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例题的编写方面,注意典型性、多样性、新颖性、综合性、实用性与启发性,解题步骤规范,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思考方法。针对学生在阅读例题时往往止步于求出答案,缺乏对例题的深入思考这一弊端,本书在所有例题的后面都附有求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的特别点明本题的解题关键,有的详细点出学生在解题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问题,还有的明确指出初学者常犯的错误及其根源,有的对学生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加深、加宽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有些例题加强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也有促进作用;有些例题还给出了一题多解,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用多角度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作用。每章后面都配有一定数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一方面将有关重要概念的理解引向深入,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每章之后还配有类型多样、难度不等的习题,覆盖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理论结合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并适度增加了综合性练习,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的要求。为方便读者,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本书中的很多例题、思考题和习题是作者参考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和教辅书籍中部分例题、思考题和习题,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重新编撰的,在此,作者向这些教材、教辅书籍的编著者们深表谢意!附录C给出了北京理工大学2010~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试题,相信对有志于报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材料力学”课程的系统复习和提高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全书力争将基本概念阐述得科学、准确,将基本理论阐述得系统、全面,将基本方法阐述得清楚、易懂,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深入理解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掌握综合分析和解决基本实际力学问题的方法,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更好地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本教材由全国力学教学优秀教师韩斌副教授潜心编著,刘海燕副教授仔细校核了所有例题和习题的解答并绘制了部分思考题和习题的插图,全国优秀教师、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水小平教授对全书内容进行了认真审核,并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工程力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初稿经过了四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廖力、秦晓桐、李海龙、白若阳、赵希淑等老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参与了部分工作,书中部分内容取自教师们日常教学中的研讨及期末试题。
首届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梅凤翔教授对书稿进行了详细审阅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宇航学院的相关领导的关心和鼓励,电子工业出版社对本教材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对此,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一套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系统,例题和解题指导富有启发性,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思考题和习题类型丰富、题材新颖,并能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材料力学教材是作者多年的愿望,也深深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的艰难,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强烈的责任心并投入不懈的精力。限于作者的水平,教材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真诚期待广大读者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使本教材能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韩斌 刘海燕 水小平
201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