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李晓峰自选集

書城自編碼: 24957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 者: 李晓峰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42358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1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NT$ 295.0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NT$ 690.0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吴鸿自选集 》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邹跃进自选集 》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孙振华自选集 》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陈默自选集 》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马钦忠自选集 》
+

NT$ 315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刘淳自选集 》
編輯推薦:
《李晓峰自选集》选录的文章深刻诠释了当今中国多样的艺术发展状态,全面展现了当代艺术批评的面貌。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强的艺术批评理论体系,是对当代艺术界重创作、轻批评风气的有力反击,展示了中国艺术批评活动的蓬勃生机。
內容簡介:
《李晓峰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该自选集从策展人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语境下的困惑与缺失《李晓峰自选集》共五个部分,涉及了策展言说、展览评论、现象批评、研讨发言与访谈对话。揭示了当代艺术批评活动的一些特征,论述了对展览策划和组织发展等方面的独特观点。
關於作者:
李晓峰,1963 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淄博。1981 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哲学、美学,就读期间任北大美术社社长,1985 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至今。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当代艺术研究工作室主任,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编著《艺术导论》《基础·基因》《中国雕塑1949—2010》《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书籍三十余部;策划“都市抽象”“都市靓丽”“动静”“态度”“海上一线”“以物之名”“飞翔的空间”“形象的对视”“视觉的维度”等四十多个展览;撰写《浮生涌动》《静水深流》《以物之名》《何谓沉香》《态度何为》《曜日孤峰》等文章一百余篇。
目錄
  策展言说



003 抽象的面孔

006 都市的亮度

008 动静的态度

012 “新世说”的意图

017 如何让空间飞翔

026 “闰月”的隐喻与彰显

029 生已如流,艺当何速

033 何谓“沉香”

035 “物是”的探问

037 “物性”的主张

041 形象的对视

050 视觉的维度——学院“年度展”的开始与持续



展览评论



059 探析“上海青年美术”的概念自足性

066 上海水墨的当代情境

071 “草草画社”的艺术主张与精神隐喻

077 艺术作品的展览和展览作品的场所

080 私人性背后的公共性与公共性背后的私人性

083 “正·在”的叙事

085 陶瓷:游牧的视角与当代的悬疑

097 “山水、花鸟与人物”的背后

——“黄阿忠、孙良、姜建忠国画近作三人联展”评述

101 艺术怎样通向自然

——第五届“意大利国际雕塑双年展”述评

109 艺术如何降落大地

——第五届“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述评

120 艺术与商业的恋战

126 文化热情让财富与艺术交相辉映



现象批评



137 89 上海美术:悄然无声地寻找起点

141 90 上海美术的展示空间

145 上海艺术评论的存在及声音

153 虚拟城市的艺术深度

157 走近画室·走进画室

160 美术馆的“MUSEUM”性和“GALLERY”化

164 作为美术馆的需要与标准

169 用看画的眼睛看世界

171 现实主义的今昔内外

175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当代绘画回眸与补遗

191 关于《批评家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 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研讨发言



203 学院雕塑的发展空间

209 “中国意象油画”问解

213 “中国性”与人性

215 超越画种的“文脉中国”

218 “味象”的写实中国

222 “出发”还是“出走”?

226 “三民”文化发展之我见

231 历史命运中的伟大情怀

233 “阻断”与“通往”的互文

237 临界点上的被选理由

240 苍生有天堂

244 世俗的尘埃与艺术的舍利子



访谈对话



249 谁在影响青年美术

251 欢迎之后的警惕

253 雕塑与上海公共空间

255 在上海顶级地段开设画廊的理由

257 设计中的新折中主义与国际化风潮

261 设计如何关乎民生

265 从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品展谈起

268 访谈录——接受《黄河》杂志主编刘淳采访实录

287 后记
內容試閱
抽象的面孔



在中国当代美术中,上海的抽象艺术是十分突出醒目的。

首先是抽象画家的集中,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在上海从事抽象艺术的人数可能是最多的;其次是时间持续得久,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更是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而活跃的抽象艺术群体。于是,这样的背景下汇聚而成的上美沙龙“都市抽象”展便呈现了1990年代上海艺术的重要风貌。参展作品虽主题不一、语汇多样,却又具有一些共同的、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征:细腻、敏感、严谨、精致……不少作品甚至使人想起曾驰名全国的上海工业品。

的确,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抽象艺术,20世纪初刚刚在西方出现时,也是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肩负有反抗传统束缚的革命性使命。进而,抽象绘画的发展又构成了对社会大众,包括文化界人士的审美习惯、欣赏趣味、视觉偏好的不断挑战。在现代派艺术的不断革命、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潮流中,从塞尚、毕加索,到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再到波洛克、罗斯科等艺术抽象进程,使公众的精神世界逐渐抵达对纯形式的审美认知,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恰恰是与20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成果、现代科技进步以及予以集中呈现的都市文明密切相关的。

虽然,在1980年代的中国,抽象艺术还仅仅是种舶来品,尽管有人查经索据地引证中国传统艺术早就具有了抽象意味,但作为一种西方艺术流派的抽象艺术,却是以新潮、现代的姿态进入中国的。因此,抽象艺术对习惯了具象审美的观众不可思议,并被统统视为难以理解的“现代派”。1983年,当毕加索作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上海美术馆,几乎所有的观众都表现出惊异和好

奇。可以说,抽象艺术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审美样式的新奇,更是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开放人们的审美视野、拓展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人们的审美心智方面,起到不可忽略的冲击。

擅长于感受吸纳新事物又总是十分冷静理性的上海画家对抽象艺术展现出的点线面语汇、数学化、几何化、物理化、材料化的色彩空间做出了非常个人化的精心探研,已不再仅仅将抽象艺术当作是一种时髦、时尚,或挑战公众、取悦公众的手段,也少有当成自我情绪化宣泄的工具;粗糙的表现抽象更多被理智抽象代替,但其中又未失敏锐、精微的心理情感。到1990年代初,上海已具有了一个语言初步成熟、特色十分突出的抽象艺术群体。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个更加发展的社会带来了更为丰富的资讯,更丰富的图像也令人应接不暇。然而,大众的审美意识并未与大众的审美视野同步,过度的视觉刺激在缺乏必要的引导中丧失了选择的兴趣。而抽象艺术也似乎被过早地忽视和冷落了,特别是在不断转变着阵营的前卫艺术家那里。然而这早已被西方现代艺术当成经典,又奉为西方现代艺术基石之一的抽象主义艺术却一直受到了许多上海艺术家的钟爱。早在流派纷呈、风格林立的1980年代,偏爱唯美形式的上海画家中已有从事于抽象画创作的,只是疏于影响,习惯于个体状态的上海抽象艺术活动未能在中国新潮美术中引起足够的注意,上海艺术家的分而不群也往往给人以难成声势的印象,并受到褒贬不一,却也因此被公认为上海艺术的一大特色。

1990年代的上海,迅疾的都市化进程,不仅在中国令人瞩目,在当今世界也非常罕有。高科技、现代化的都市特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上海公众的生活境遇,也使抽象艺术在上海发展获得更大的可能。一方面公众的现代生活视野造成了现代审美意识的提升和新的美学情怀、欣赏趣味的需求;另一方面,1990年代的上海艺术家的艺术背景、文化身份也更为多样,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经历了多次的海内外大展,眼界更为开阔,见识更加宽广,相当一批艺术家还拥有了留学欧美的文凭或海外生涯的履历,有的至今仍频繁于境内外的往返交流;同时,上海艺术家中越来越多的“新移民”也构成了1990年代上海都市艺术的新征候,在“新移民”中还不乏远自西方而来的外籍人士,他们也已成为上海抽象艺术群体中不可忽略的新组成因素。从抽象艺术形式因素、情感因素的更多样表现,到艺术手段、艺术媒体的更丰富运用,已越来越显露出上海1990年代多样文化因素构成的都市化艺术取向。在上海抽象艺术不长的历程里,早期的观念化碰撞、形式化表现,到中期的个性语言锤炼,个人样式探索,再到目前的更广阔视野下的人文精神关怀、文化意识自觉,多种语汇、技法的融合,被净滤、提升,材质抽象、观念抽象、理性抽象、抒情抽象,蕴含有文化判断的抽象,着意于语言符号的抽象,使上海的抽象艺术走向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全新局面。可以预见,上海的抽象艺术在不断完善自身个性化语言建设的过程中,必会获得其在中国艺术之路中独特的文化意义与艺术地位。



本文为1999年6月举办的“都市抽象”策展前言。曾以《都市抽象新生态》《抽象艺术在上海》为题在《江苏画刊》(19999)、《今日上海》(19999)、《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本次选编做了适度调整并改为现题目。



都市的亮度



“都市”一词,如今,主要指涉城市的现代化及程度。那么,在中国,“都市”非但不能算古老,而且年轻得令人惊奇!比如上海,其突如其来的靓丽,常常让“老外”也惊异不已,身逢其时的国人,则更乐于借老外之口惊喜于我们城市的巨变,以及我们现代化步伐的迅猛、快捷……

“惊”字使用其含义有二:一是意外,意外常常会带给人心理上的巨大反应,包括刺激、兴奋、紧张以及不适等;二是反差,“老外”想象中国古老而神秘与国人想象老外时髦而新潮,两厢交汇于开放后迅疾拔起的中国城市,便有了发育早熟的复杂征候。

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历史悠久的中国,都市化、现代化的来临当然显得太迟了些,如大梦方醒,心中充满惶惑与急盼、焦虑与不安,西方百年来的现代化速度已使人类历史惊现奇迹,压缩在中国当代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短暂历程中,闪烁出的光芒当然眩目!

城市当然要亮起来,正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让世界一夜间充满光明,甚至让人类生发出太阳永远不落的梦想。然而,在人类记忆的暗道里,就没有了别样的缅怀吗?城市当然应该亮起来,但,怎样能亮得不生硬、不刺眼、不让人的存在黯然失色?怎样亮得不冰冷得再难寻觅昔日的温情与古老的冲动?!

在日新月异的上海,这诉求国际化大都市的博弈场域里,生长其中的艺术家,既感受着城市的靓丽,也保持着艺术家特有的敏觉,并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在他们的作品上呈现。他们充满感性与智性的作品,或许提示着我们:都市的亮度,应该是对物性的适度连接,对理性的深度诠释,对人性的高度关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